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464|回复: 0

[八卦讨论] 不妨将患者评价视为改善医患关系的机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25 09: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1-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大蟀锅 发表在 辣眼时评

      据媒体报道,近期有医生发现,在部分有评价功能的互联网平台上,一部分患者在就医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对医院和医生进行了“打分和评价”。而这些评价往往偏向主观,因此,有医生认为,这样的评价有些激烈,难以接受。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于自己购买的商品、服务甚至是自己看过的电影发表“评价”,原本是天然的正当权利。但是具体到医患关系上,因为医院诊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患者的这些“评价”更容易让医生觉得委屈。

      但是,如果认为这些评价“激化矛盾”,可能有些过虑。细究过往出现的诸多医患纠纷,双方往往都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沟通不够,最终酿成冲突。譬如说,医生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未必能够充分地和每一位患者进行完全沟通;而患者则因为排队时间久、就医流程长以及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容易对医生产生不信任。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小的误解。

      由此可见,要“缓和”医患矛盾,不能靠堵住任何一方的口来实现。恰恰相反,医患矛盾的解决,是要有透明沟通的补充机制,让患者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医生了解患者的担忧,让患者懂得医者的辛苦。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部分消费者言语过激的情况,导致一些医生主观上产生了“委屈”心理,或者说,看到自己供职的医院因为一些“消费体验”的瑕疵而被吐槽,也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要解决这种问题,固然有赖于平台建立健康的言论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但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些能够被公开表达的委屈,恰恰是矛盾关系的“排解”和“释放”。

      比如,好大夫在线等等带有评价功能的互联网医疗社区,都是因为扮演了这样一个医患沟通的桥梁角色,才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因此,不应把部分平台上极个别患者的“吐槽”,理解为是“挑拨医患关系”,只要平台能够正确引导讨论和评价,不越过法律和职业的底线,这样的评价平台恰好能够促进医患双方的理解。

      或许有人会认为,医疗是相对专业的领域,但是任何一个专业的领域都需要多角度的评价标准。以电影为例,电影从业者往往倾向于认定自己的作品评分更高,或许也会对豆瓣电影、猫眼电影甚至是专业影评人的评分嗤之以鼻。但是,IMDB等大众电影评分网站的存在,恰恰保障了观众的声音能够传递到电影从业者的耳中,作为电影创作者,不应该把大众的评分视为“洪水猛兽”,更不应该认为是“激化创作者与观众的矛盾”。

      因此,有一些患者因为就医体验不好而有所吐槽,这不应当被视为“不专业的恶意批评”,如果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真实的就医体验也很重要,人人都希望得到友善的对待、耐心的讲解,这是人之常情。一个健康的生态里,应该既有基于专业水平的权威认证,也应该允许普通人基于自己的真实体验表达感受,这才是行业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矛盾问题的必经之路。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医患矛盾问题归结为“评价问题”,而应该正视这些评价之所以出现的深层原因。而对于部分平台来说,则应当履行好引导职责,加强对评价内容的管理,尽最大可能起到沟通医患关系的桥梁作用,而不是激化医患矛盾。

      这就要求,要为双方设置同等的发声条件,让每个主体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应当设置合理的发言规范,引导双方在健康的合理范围内讨论。对于一些真实的评价和反映问题的评价,要予以积极鼓励,但对于一些明显过激、偏颇,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言论,则要加以管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尽到平台责任,引导双方消弭分歧,而非扩大分歧。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2-22 12:11 , Processed in 0.191736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