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爱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件有年龄门槛的事。荧幕里,中年女性要么是婆媳剧、鸡娃剧里出现的媳妇与母亲,要么就是依循《一地鸡毛》式叙事的中年妇女——“哪里想到几年后,这位安静的富有诗意的姑娘会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会夜里偷水的家庭妇女呢?”(作家刘震云语);中年男性的生活里则只有酒局、脱发与一场场危机。美好的爱情故事往往发生在三十岁前,两位主角当然是异性恋,也当然胶原蛋白充足、无婚史、无孩。而到了四十岁,故事就会礼貌地戛然而止,别往后看了,再看就是爱情故事的反义词——家庭故事了。 大众文化对中年爱情想象的长期缺失,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近来从几部电视影视作品都受到了很大关注和热议——它们都描绘了与主流想象不一样的中年爱情。尽管在艺术标准上不一定绝佳,却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中年必无爱的刻板印象。《小敏家》女主角是四十多岁的离异女性,她和男朋友想要的是只谈恋爱不结婚的舒适关系;《俗女养成记》里爱情从不是主线,但四十岁的陈嘉玲回台南后也开始了和青梅竹马的恋爱;《爱情神话》描绘了带着女儿过单身生活、有钱有闲老公失踪、出轨离婚后热衷探戈的三个中年女性与一个离异中年男性的爱情故事。 人到中年,亲密关系是否总是充满算计?我们心里的美好中年爱情是怎样的?当《爱情神话》被批评是悬空的布尔乔亚幻想,《小敏家》也被质疑不鸡娃、爱诗歌的女主角是没有现实压力的非典型中年女性,我们如何看待现今银幕上流行的中年爱情叙事?它是文化产业制造的又一个遮蔽现实矛盾的幻梦,还是人们对年龄焦虑的集体性反思、对生活更多元的想象?这期编辑部聊天室,我们一起谈谈中年人的爱情。 中年爱情必定充满算计吗?“先爱再说”只能发生在巴黎吗? 潘文捷:真是神奇。2005年的《anego》里,32岁的“大姐头”还因为未婚而倍感社会压力,到2016年的《我选择了不结婚》39岁的橘宫美已经可以(前期面临诸多社会偏见,但整体上还是)轻松上阵,开心恋爱,想办法征服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啦!《我选择了不结婚》是我印象很深的中年爱情故事,藤木直人老师的熟女恋爱法则一套接着一套,听起来很有道理也很愉快,实操大概不容易。我想那是因为他讲授的都是“术”层面的内容,而真正的“道”则在于这个年龄的女性已经心智成熟,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和对对方的期待。 不难发现,很多电视剧写到中年女性的爱情一定会把主角描绘成事业成功的大美人,似乎一定要在其他地方尽善尽美,观众才能原谅她在婚恋上的“不够圆满”,实在是遗憾。不过,硬要辩护的话,也可能是因为摆脱了物质上的需求,过滤掉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才能给爱情“提纯”吧。我还看过“1818黄金眼”的兄弟节目“相亲才会赢”,里面的中年男女恋爱现实到可怕——女方要求男方身体好,有钱,第一次见面就要驱车考察对方所有不动产;男方要求女方好看,没家庭拖累,最好还能拼个娃——整个过程充满自私和算计,或许现实就是如此不堪又令人心碎。 《我选择了不结婚》(图片来源:豆瓣) 姜妍:我没看过文捷提到的这些作品和节目,不知道里面具体的状况,但或许能从身边朋友们的一些故事里稍微理解一部分她提到的“现实”层面。我有一位好友中年离异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前阵子和另一位年纪相仿状况差不多的男士建立起恋爱关系,听上去有点像《小敏家》的设置。两个人都有孩子,都暂时没打算再度走进婚姻状态。我这位朋友在寻觅新的男朋友时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两个人都要去做体检并且交换查看报告;另一个是各自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向对方展示上一年度的缴税情况。这位朋友并不是很现实的人,经济独立也并不会在一段关系里去想要依附对方。如果知道她在过去婚姻里面的一些经历,就非常能理解为什么她要提出这两个要求。我不敢妄议中年人的爱情,只是想或许在生命经历变得更多了以后,思考的方式也会产生一些变化,可能多了一点理性,可能知道过去生活里什么状况是自己不想要的,所以要提前规避掉。 另外关于这个话题会想到《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这本小说,从文学的角度我自己很喜欢这本小说。小说家在写作时也为自己设定了各种“关卡”,一对经济条件OK的中年夫妇,谁都没有出轨,并没有巨大的外部事件闯入这段婚姻,爱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内部变化?我记得台湾作家张大春当时感叹说,如果是十八岁以前,又基于对作者的喜爱,看了这本书会吓得一身冷汗,会认为是自己这辈子看过最恐怖的一部小说。 叶青:最近蛮喜欢的一个中年爱情故事发生在我边看边骂的《艾米丽在巴黎》第二季中,让我们都诚实一点,没人看这部剧是觉得女主角的狗血三角恋有意思,剧里任意一个配角的故事都更加鲜活有趣。艾米丽的上司希薇(饰演者Philippine Leroy-Beaulieu在法剧《百分之十》中的表现也十分精彩)在工作中与年轻的荷兰摄影师埃里克结识,两人迅速擦出火花,但在偶然遇到前情人兼客户时,希薇并未诚实道出他们的关系,她给出的借口是“不想把工作和私人生活混为一谈”。本以为剧情会就此陷入俗套:希薇开始因为年龄差距感到不自信,怀疑埃里克和自己在一起是不是为了获得工作机会……谢天谢地,编剧把所有的烂俗套路都留给了女主角。法国女性的随性洒脱,敢爱敢恨,在已经迈入中年的希薇身上仍未消逝。希薇迅速地把这些思虑抛在脑后,大方出席埃里克友人的婚礼,当服务生误将他们二人误认作母子时,她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与埃里克潇洒热吻。希薇的爱情故事当然是浪漫化的(这可是巴黎!),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她依然能忠实地面对爱情和欲望,不计较得失,不纠结是否会有结果,先爱再说。 徐鲁青:我理解的中年更多是一种心态,文捷提到充满算计的相亲过程,实际上这在很多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上已经发生了(经过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总能收获冲击)。条件对等、互相交换的市场逻辑延伸到亲密关系里,这确实让人感到难过。但我想更多时候当事人是能意识到这些的,先爱再说当然美好,只是身不由己。就像姜妍提到自己的朋友,大多数中年人承担父母和孩子的双重责任,在社会期待里最应该强大的形象,实际上却肩负最多的压力,变得“现实”或许是人们自我保全的方式之一。可能正因为这样,人们只好把“先爱再说”的故事设置在巴黎这个符号地点,而不是现实生活复杂丛生的地方。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广告(图片来源:图虫)美好中年爱情如音乐家演奏,期待懂幽默能犯错的中年故事 潘文捷:最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出现后一些中年人的反应。“我今天遇到一个crush”小组有一篇贴子出圈了,大意是说女生和crush聊书,顺便去他家书房,先是被书房之大震惊,继而翻看一本博尔赫斯,读到自己最喜欢的诗“我该用什么留住你,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黄昏……”,这时候背后传来声音:“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女生为这一瞬感慨万千,两人熄灯拥抱就地接吻。 本来我也觉得这是令人心动的瞬间,可是被很多人尤其是到了一定年纪的、阅历丰富的网友讨论之后,故事整个大变味。有的人看出了男生家有钱,有的人从中看出女生没有文化会被骗,“鹅鹅鹅”对上了“曲项向天歌”也会喜极而泣。我也看到一些声音在反思是不是人到中年少了很多纯粹的心动,比如可以理性分析这里面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成分,究竟是诚恳交心,还是爱说教的男人又上线了,究竟是佳偶天成还是对方为了把妹向下兼容。中年人可能会把上头的因素拆解祛魅,认为自己参透了爱情的把戏,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那种“大人”式的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甚至打压讥讽,让我看了之后感觉自己永远都不会死,因为大概这辈子都无法成年吧。好的中年爱情在我看来,或许已经学会了关爱的方式,也不会沾沾自喜觉得不用付出真心就可以糊弄过去。有点像成熟的音乐家在演奏,知道不可能完美无缺,但依然继续下去,即便洞悉门道,也允许自己只是沉浸于音乐瞬间。 黄月:这几年印象比较深的一部英剧是马丁·弗里曼的《养育者》,今年第三季即将上映。剧中的一双夫妻要全职工作、偿还贷款,还要养育两娃、照顾父母。是看老爹和孩子如何让人血压连升,也是看中年人的爱情如何撑着艾丽和保罗生活下去。 真正的中年大概就是这样被上一代和下一代夹在中间的年纪,爱情之线缠绕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学校医院之间,浪漫爱的成分已磨褪了一些,年迈体衰之感还未生出。大多数夹层间的中年被要求坚韧、担当,爱既是这样生活里的发力也是受力,既是付出也是支撑。这样的爱情之线绵长,也有其磨损、脆弱、“节外生枝”的部分,生长出的便是《婚外情事》和《婚姻生活》《婚姻故事》这类故事,中年人在婚姻之外发现爱或其他可能,是意外是因果也是人之常情。 董子琪:我还挺喜欢过去央视播的《浪漫的事》,故事发生在北京,讲一个妈妈和三个女儿她们的婚恋生活,三个女儿都处于三四十岁的年龄段,妈妈应该六十多了。剧里面也涉及到许多婚恋问题,像是大姐家,俩人都是知识分子看起来举案齐眉,实际上关系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二姐家夫妻亲亲热热,但男人(何冰演小市民简直太牛了)不靠谱,经济状况成天七上八下,让人吃不消;三姐家俩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大理想跟小家门不太相容,夫妻都去追逐远大前程了,亲密关系反而很难继续。倒是老妈在丧偶之后还有追求者,也能在傲慢与偏见的误会中携手共进。我觉得这部剧展现的中老年女性生活特别值得琢磨,不属于通常国内电视剧那种哭鼻子抹泪的伦理剧,反而显得苦中有乐,北京风味很足,特别时髦。 《浪漫的事》中的母女们(图片来源:豆瓣) 像文捷说的,日剧确实有很多探讨中年恋爱的,我看过天海佑希的《不结婚》和阿部宽的《不能结婚的男人》,小泉今日子的《倒数第二次恋爱》是我最喜欢的,喜欢看不是因为处理了多么严肃的社会学问题,其实是因为喜欢看中年人漫长的聊天,我发现这些中年感情剧的对话尤其是吐槽都写得挺好的,不轻不重,特别日常,还有幽默感。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都已经走过下坡路或者崩溃过,所以说起笑话来就特别适宜吗?幽默自嘲在国内的剧集里是比较罕见的,讽刺更是很少,好像凡是涉及到感情的,就不能开玩笑了,而中年是多么富有智慧又容易捉襟见肘的年纪啊,国产剧能将这些转化为喜剧而并非嘚啵嘚的说教就好了,不要一眼望过去全是无聊教条的爸妈、成熟稳重不犯错的人生。中年也是可以继续成长继续犯错的,期待更多能放松神经的真正成熟的中年故事。 “如果中年爱情也要被批是影视剧幻梦,我们岂不是太没有追求了?” 陈佳靖:我不太爱看爱情剧,倒是看了很多职业剧,里面多少会涉及中年人的爱情。比如之前很受欢迎的韩剧《机智医生生活》,里面五个医生主角虽然看起来都很年轻,但在剧中的年龄设定也有40岁上下。如果从婚恋状态看,他们都算不上完满,其中有一位已经离异,有一位不仅离异而且独自带娃,还有人一直保持单身,有人在后期经历了相当折磨人的异地恋等等,但最终他们都找到了理想的归宿。 有人会质疑,几位主角的感情之所以能够完美收尾,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的人设就已经非常完美。几个人无一例外医术高明,人品过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秉持着真诚善良的本性,性格即使有缺点也无伤大雅,反而成为彼此调侃的乐趣,这样的一群人自然会被他人喜欢,相处起来也会格外舒心。但抛开这些理想的前提,这群中年人的感情还是能够打动我,让我觉得信服。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没有和对象一见钟情,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相处多年才确定了感情;在面对爱情时虽然也会像年轻人那样面红心跳,但在做重要的选择时其实相当谨慎,更追求“心安”的状态而非单纯的“激情”。因此,当我最后看到谁和谁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任何突兀(哪怕他们没有太多亲热的互动),因为感情一直在此前每一天的时光中酝酿、积累,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也是我认为中年人理想的爱情故事——在谈情说爱之前,先学会用心生活,做好自己,不再把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但仍然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想象,并且愿意给自己更多时间去体会,去选择。如果连这也要被批评为影视剧制造的幻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岂不是太没有追求了? 职场剧《机智医生生活》 林子人:最近《爱情神话》被批脱离现实,在我看来有一方面是时代变化下不同世代的生命经验迥异造成的。导演邵艺辉在豆瓣上写了一篇评论回应为什么自己选择讲述这样一群上海人的故事:“之所以选取一群70后,不是还在奋斗的年轻群体,也是因为我想让这个情感故事更集中在人物本身,集中在内部原因不是外部原因上。他们的生活状态、会关心的、爱谈论的东西决定了身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文艺素养不能太专业也不会压根没有。”时代的变化表现在,得到祖荫庇佑的大城市本地人(更笼统而言是在房价飙升前已经上车的中年人)和努力奋斗想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年轻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前景不明、经济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谈感情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得近乎不合时宜的事。因此在房价高企、恋爱充满算计、婚姻等同于资产合并的当下,电影中人物之间的那种松弛、幽默和洒脱当然是罕见的。 另一方面是人们可能忽略了上海在中国是一座多么特殊的城市。《爱情神话》可能是一个只在上海才成立的故事,换作中国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无法想象这种“腔调”存在于普通人身上,比如夹杂着英文单词的沪语(我仍记得有次在一家小馆子吃饭,听到身后一桌中年外企员工用这种说话方式谈天说地时心中涌起的奇妙感觉);比如用保温杯装着咖啡当下午茶、一眼就能看出正品Jimmy Choo的修鞋匠;比如欧洲派头十足、懂吃会玩的时髦老克勒。财经作家孙骁骥认为,欧风美雨浸润逾百年,上海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是“整个中国最容易接受这套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最具有购买潜力的城市”。这种精神在在整个国家重新拥抱市场经济和商业精神后死灰复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上海的城市性格乃至刻板印象。想想看吧,在热红酒这一源自欧洲的冬季风物风靡多年,如今你甚至可以在上海的街边摊用十多块一杯的价格买到的当下,我们还能轻易断言什么是“中产趣味”,什么是市井小民的真实生活吗? 《爱情神话》中老白和老乌逛临期食品店 我看到有网友评论说觉得没有在电影里看到“爱情”,其实挺惊讶的。虽然《爱情神话》里描述的爱情没有那种惯常爱情故事里轰轰烈烈或激情似火的场景,但一些暧昧期的“推拉”被刻画得真实动人:温存一夜后李小姐不告而别,老白想问又不敢问,反复斟酌着在朋友圈里发了一首诗试探对方的反应,看到李小姐点赞了又借着话剧的由头攀谈起感情。这样的细节哪里只是中年爱情故事呀,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谈恋爱的时候不也做过类似的事吗!特别打动我的一点是某种纯粹感——所谓纯粹的恋爱,是不惧怕受伤、不惧怕付出的。虽然有种种人到中年才有的顾虑、犹豫和不得已,但在陷入爱情的时候,“希望你好”依然是发自内心的反应。在电影里,“对你好”是体现在种种静水深流的日常里的,比如老白和李小姐在微信里的一来一往;比如格洛丽亚在知道老白喜欢的是别人后用大胆的言行掩饰住自己的失落,退回到安全的社交距离;比如老白替还没下班的李小姐去接放学的女儿,带她去咖啡馆写作业;又比如老白在知道李小姐离婚后没了房子,和女儿俩挤在母亲的小屋里常常争吵不休后,盘算着等自己家里的意大利人退租后把她们接过来住。但恰恰是这些日常细节,让我觉得中年人的爱情也是很有看头的啊。
2 Z9 ?2 Z" Q% R7 h! _- ~; n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