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2727|回复: 1

[其他] 陈先发《黑池坝笔记》:在“枯”的无限可能性中,一种美学传统完成复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2-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陈先发说,枯,作为一个伟大的美学主题,是中国文化最为灵动和特异的一脉,如今真的快死掉了。在这个沉溺于视觉与感官之乐的世代,加上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猛烈重塑,养成“临枯之心”“亲枯之眼”的土壤已经干涸、板结。
    撰文 | 赵俊
    《黑池坝笔记(二集)》,作者:陈先发,版本:安徽教育出版社 2021年6月
    数年前去合肥,诗人叶丹曾带我去黑池坝参观。和很多城市的河流相比,它并没有显现出它的独一性。但是,《黑池坝笔记》的出现,匡补了它作为文学地理的缺失。《黑池坝笔记(二集)》则延续着前著的精进,推进着这种可能性。陈先发曾经在回答他写作的涉猎时说过,“地理与轮回的双重教育”。正因为笔记的出现,让黑池坝具有了文学意义上的地理学。
    01
    “隐身术之歌”
    陈先发的诗歌写作,始终贯穿着一种相对恒定的美学原则——当然,这肯定是建立在对早年自我的不断否定之中。而当他写出《前世》《街边的训诫》《偏头疼》《鱼篓令》等一批作品之后,他的美学风格已经形成了一种恒定的模式。他不再执迷于早年对于西方文本的迷恋,他在传统美学中找到了自己的“隐身术之歌”。当然,这也不是一种单纯地寻找传统之路的写作,而是在现代性的框架下形成的一种对于传统美学的自省式深挖。
    当然,他整体美学风格的完成还是在《九章》出现之后。评论家霍俊明说,从文本内部来看,陈先发的《九章》也体现了复合和综合文本的显著特征,是融合的风物学、词语考古学和共时性意义上诗歌精神的共振与互文。就《九章》而言,生成性与逻辑性、偶然性与命定性、个体性与普世性是同时进行的。
    《九章》的特殊之处正在于其每一组诗的相互关联的连环构成,这种形制的诗歌,在汉语诗歌里是一种异质化的实验。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这是一种苦行僧式的自觉写作。这种诗学实践,可能已经让他丧失了一批潜在的读者——对很多人而言,陈先发先前的短诗虽然也有晦涩之处,但它们就像一个个单体动物,在细读之中容易找出它的经脉。而《九章》的复杂性,在于其莫比乌斯环一样的结构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阅读冒犯,这更像是为诗人、评论家而非普通读者写作的一个系列作品。
    “强大的诗歌是难读的,其可记诵性源自艰难的愉悦,而艰难到一定程度的愉悦就是一种痛苦。”哈罗德·布鲁姆在《文章家与先知》中如是说。这时候,《黑池坝笔记》系列的推出,无疑是在给《九章》松绑,它语言的迷人一直为读者所青睐,而其难读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黑池坝笔记》,作者:陈先发,版本: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4年9月
    02
    “一座语言的无梁殿”
    在《黑池坝笔记(二集)》当中,所烛照的是陈先发的诗歌美学经验。杰出诗人的随笔集,都为大家所热爱。近年来,布罗茨基的《小于一》《悲伤与理智》,扎加耶夫斯基的《两座城市》,赫贝特的《海上迷宫》、沃尔科特的《黄昏的诉说》都为读者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在这些随笔里,诗人们化身为一个讲述者,而不再扮演诗歌里的先知。
    虽然该作品所讨论的,兼及现象学、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知识,但整体还是以诗歌、诗学为主的。甚至,在讨论以上知识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外延。在讨论黑池坝的定义时,陈先发使用了这样的话:“三月暮晚/水浊舟孤/鹭鸟青白/影稀墨淡/虚实交加/呼吸绵长/黑池坝是什么?/一座语言的无梁殿”。
    这座语言的无梁殿是一个启示录。在《黑池坝笔记》系列之中,我们开始感受到一种“枯”的姿态。在中国的审美中,“枯”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禅宗文化的引领下,日本还将此延伸,发展出独具一格的“枯山水”。苏轼在《评韩柳诗》中说:“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晚年的苏轼认为,“枯澹”是“绚烂之极”后的返璞归真,是“在巧若拙”,是大美简言,是平淡而有至味。
    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枯的文化却成为了一种暗能量。它像被法国人珍藏在湖底的好红酒,被项目和湖水挟持,不能变幻出它历久弥新的芬芳。陈先发说,枯,作为一个伟大的美学主题,是中国文化最为灵动和特异的一脉,如今真的快死掉了。在这个沉溺于视觉与感官之乐的世代,加上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猛烈重塑,养成“临枯之心”“亲枯之眼”的土壤已经干涸、板结。
    这种对于“枯”的摒弃确实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实践当中。每年人们经过西湖时,总是迷恋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们不会想到,苏轼在经过西湖时,残荷带给他不一样的生命体验。这些对“荣”的迷恋,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曾几何时,泛滥的抒情把持着话语权,节制的语言被关押。在陈先发这里,枯的姿态又重新被提及。对于枯,他甚至是迷恋的。“二四”条目中这样写道:“每年冬末,遍地枯藤,欲迎初雪。隔着散布浮冰的湖面说话,声音沉不到水下去,总有人不甘心,想说清些什么。夜间,破冰之声轻而凛冽。有一种确切的忍受。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辰。”
    《写碑之心》,作者:陈先发,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10月
    03
    “枯”,是一种登临
    在东方经验里枯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对照着西方所常常提及的“晚期风格”。从苏轼的论述中,我们也能感觉到这种倾向。萨义德在《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纵观近现代西方文学与音乐大家的晚年作品,注意到一种特殊风格。一般以为岁月与经验赋予大师一种“和谐与宁静”。或与人生难题和解,或成就圆融的智慧。但在贝多芬、施特劳斯等例子里,晚期风格不仅不见圆融与和解,反而呈现矛盾、孤僻,甚至自我放逐的倾向。这是萨义德所谓逆向反常的创作。在此,时间发生错置:创作者越过生命顶点,感受到时不我予,反而有了特立独行、自甘异化的冲动。晚期风格每每引人侧目,但在晦涩甚至古怪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艺术家放出奇招,仿佛与时间的必然性相抗衡。
    是的,如果我们从经验出发,往往会认为这种“枯”就是一种返璞归真,或者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作为一个现代诗人,陈先发早就越过了他的藩篱,他所理解的枯,不是对传统意义的复制粘贴。他的“枯”有一种更博大的注入,这是一种被全新阐释的“枯”。
    最近,陈先发创作了一组新诗——《枯七首》。其中第一首是这样的:每年冬天,枯荷展开一个死者的风姿/我们分明知道,这也是一个不死者的风姿/渐进式衰变令人着迷/但世上确有单一而永无尽头的生活/枯的表面,即是枯的全部/除此再无别的想象/死不过是日光下旋转硬币的某一面/为什么只有枯,才是一种登临。
    在这里,陈先发将“枯”解读出两个层面,枯的表面即是枯的全部,而“枯”,才是一种登临。这是一种对枯的全新的理解和阐释。第一个层面向我们展示了枯的路径和意义学,第二个层面向我们展现了对“枯”的一种赞颂——登临。
    对于枯的阐释,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镜像。它绝不是阴郁的集合体,而是中国文化中精神化符号的浓缩。从地理学意义上讲,陈先发出生的安徽桐城孔镇已经凋敝,站在黑池坝上,他以枯的姿态在给中国诗歌进行着某种瘦身运动。
    确实,在他所有对枯的阐释中,“看上去,枯是一种困境。但它不是思的困境和诗的困境,对诗而言,枯正是不二的乐土。它充满诱惑恰是因为它仅仅看上去是某种困境,‘仅仅’二字,给了诗人无比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确信。一个诗人最出色的能力在于他对‘枯’有着强劲的浸入能力。”
    在我们的写作中,“枯”已经远离了。而陈先发依然在召唤,他在《黑池坝笔记》系列里向我们展示了枯的姿态,而在写作中,不仅是《枯七首》,他形成个人美学风格后的写作,都是在向“枯”靠拢。比如,他从不追求长句,遵循汉语的语言规律,他的短句子向来迷人。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是“枯”的信徒。而在意象的取材中,他的选择也是一种“枯”的姿态。
    我想,理解了“枯”在陈先发作品中的分量,也就能解读出他美学的中枢神经。他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当代诗歌美学,在枯的无限可能性中,一种传统完成了复活。
    / T, l  c( Z1 i9 U8 {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5-2 19:03 , Processed in 0.239912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