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饮食因素增加癌症发病风险: 吃太胖、吃太咸、嚼槟榔、吃霉变的食物、吃太多加工肉类、喝酒、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均位列全球第一,不幸地成为了“癌症大国”。[1]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男性248万,女性209万),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的23.7%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996万,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男性182万,女性118万),是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的30.1% 癌症虽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的。[2] 所以,今天就把 IARC 列出的致癌物特别是 1 类致癌物(意思就是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性)中跟饮食相关的因素拿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到底是哪些饮食因素增加了我们患上癌症的风险。 其实好多相关内容之前都已经说过,看过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今天的汇总再复习复习~ 01 吃太咸 + 02 吃太多加工肉类 长期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增加炎症和患上胃癌、食道癌风险。[3] IARC 早已经将中式咸鱼和加工肉类(经过腌制、发酵、烟熏或其他工艺制成的肉类)同列为1 类致癌物。 腌制的鱼肉和加工肉类中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超标,而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会亚硝酸盐发生反应,分解出N-亚硝基化合物。其中被称为「亚硝胺」的化合物正是致癌的直接元凶。[4,5] 吃多少盐才合适? 2019年国务院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严格了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 这5克盐,指的可不只是使用的食盐,还包括了从酱油、蚝油等调味品中摄入的盐。 大家日常做饭时,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外出就餐时,也可以跟餐厅的人员沟通一下,要求厨师少放一点盐。 加工肉类尽量少吃 2020年《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在对近 50 万名受试者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加工肉类每增加20克/天,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8%。[6] 所以,加工肉类偶尔吃一下解解馋是可以的,但长期大量地吃就不推荐了。 实在想吃肉,建议多吃新鲜的白肉,如鱼虾等海产品、禽肉。毕竟,红肉还是2A 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致癌)呢。 03 不分餐,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 高盐饮食还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IARC早已明确的 1 类致癌物,非常明确的胃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细胞出现变异和增殖,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球一半的人,截止2017年,中国有近6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就是口口传播,而我国家庭式多人共餐的模式给幽门螺杆菌传染提供了便利条件。 分餐,确实有用 通常认为分餐饮食对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只是严格来说缺乏随机对照试验。 我个人是鼓励分餐的,而且从一些流行学证据来说,分餐确实有用。 一项对广州的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有使用公筷或分餐习惯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只有2.9%,而不分餐的人感染率高达24.3%。[7] 对那些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的调查也发现,治疗结束两年后,没有采用分餐的患者复发率大概是5.3%,分餐的人只有0.45%。差别很显著,不过这项研究样本量并不是很大。[8,9] 还是建议大家养成分餐的习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 \5 j2 n! S* ?; U$ X: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