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166|回复: 1

国际学校学生也要参加中考?没有轻松求学路,家长很心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11-2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最近,海口哈罗国际院校的家长爆料,校方向家长们发送了一封邮件,称学校遇到了牌照问题,处于临界升学的9年级学生,将集体面临必须参加中考的现实。
    这则消息让一众家长忧心忡忡。如果按照校方的说法,学生将一边面对中考压力,同时还要兼顾国际课程,时间紧迫,压力巨大。
    海口哈罗是当地出名的国际院校,家长花重金把孩子送到这里,让他们接受偏西方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期望孩子未来可以冲击国际知名院校,而有的家长,只是简单地想帮孩子“躲过中考”。
    昨天,世青国际学校也回复了家长关于参加中考的相关问题,对于有北京市学籍的初中毕业生都必须参加中考,但中考并不是作为升学的唯一路径,只是阶段性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校方也劝慰家长不要追求高分,踏实备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升学问题上,会更多地考虑国际院校,包括公办学校设立的国际部,民办国际院校等。
    但这次的牌照争议事件,也为家长们敲响警钟。在孩子未来规划上,家长需要更多地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新政的变化,慎重择校。
    01
    面对双重考学压力的国际学校孩子
    教育部对于国际学校的要求,近年来呈现逐步缩紧和规范的趋势。
    2019年末,教育部就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选用境外教材。而自今年的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第二十九条,也正式确认了教材使用的禁止范围。
    由于使用国外教育体系,往常不同国际学校会设置特色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这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教材选择。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公办以及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使用,国际/双语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有责任纳入义务教育的内容及大纲,但是否会跟公立学校内的教材和安排完全一致,具体根据施行区域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在教材上的新要求,其实也反映了“将中考纳入本土国际院校升学体系”的趋势。那么,假如未来这类院校逐渐失去了“国际化”办学特色,国内的“国际学校择校热”现象也许会有所降温。
    毕竟,面对双重考学压力的学子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选择了。
    一般来说,1-9年的国际院校主要有两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民办国际化学校。像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所受的影响不大。
    这项政策主要在民办国际化学校针对性发力,新京报记者联系了多所该类院校,据了解发现,目前大部分学校使用的都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在此基础上,校方可能会适当地根据教学特色增设教辅资料或自编教材。
    而原本使用IB课程(国际文凭组织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体系)的民办学校,也收到了IBO组织的官方通知,经授权的国际文凭世界学校必须遵照所有使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办学。
    也就是说,未来在中国开设IB课程的学校都将在IB的框架下使用国内教材。
    02
    家长和孩子何去何从?
    提到国际院校,很多人大概会想到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里,富贵神秘的艾利斯顿商学院:
    学费高昂,自由时间充裕,富家子弟在这里轻松享乐。
    他们在这里找到了逃离公办考学焦虑的栖息地,毕业后还能直通海外名校,前途无忧。
    而事实上,待在这里的学生们,各方各面都没办法躺平。
    比如具备办学实力的公立学校国际班,往往偏向接收优质生源,以冲击海外top30名校为最终目标。这类院校年年都很抢手,是很多学子削尖了脑袋想进入的。而校方也正逐步摸索扩张,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国际学校家长圈的数据,2020年仅北京地区,19所公办校国际部的招生合计人数,从2018年的1490人,上升至2120人,三年增幅42%。
    在收费方面,公办校国际部每学年的收费平均在15万元以下,而民办国际学校每学年的收费超过15万的学校占比超过一半。
    除了必要的学费固定支出,有知乎用户称在国际部就读期间,还需要1-2万的生活费用于“面子式”的集体活动。
    而在课业压力方面,国际课程体系设置的繁复程度,我们可以从知乎某同学的就读体验中窥见一斑:
    和高考一决胜负式的考核方式不同,未来想要步入名牌国际大学的学生们,需要在高中阶段做好各环节的展示,以在申请文书中有足够的素材体现竞争力。
    如果加入中考的硬性要求,想必国际院校的学子们要花费双倍的努力做好兼顾。这也难怪付出心力的家长们会忍不住吐槽:
    “花了大价钱,还是没躲过中考!”
    也有的家长表示,可以考虑早点送孩子出国读书。但是随之而来的心理风险,也不得不考虑清楚。
    首先,孩子并非在国外出生和成长,在语言上会面临一段时间的被迫融合;其次,孩子没有接受中国文化教育,会缺少自我身份的认同,在自我认知上会有混乱感。
    而研究证明,在童年频繁的搬家会破坏孩子的心理稳定。有的家长会说,有大人陪同,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事实上,中国妈妈陪年纪很小的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不是罕见的事情,这类孩子通常被称作是“空降儿童”。在没有完善的本国文化认知的情况下,去接触新的文化,这和有没有家长陪同关系不大,孩子一样会受到心理上的冲击。
    非洲、拉丁裔的孩子在移民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文化不适应,他们会外显化这种“不舒服”,产生粗暴的打架行为。而东方的孩子更加内敛,遇到文化冲突和不认同的情况时,往往会沉默、忧郁,这在学术上称为无声的痛苦(silent suffering)。
    03
    义务教育阶段本土化课程的必要性
    所以说,本土的义务教育的非常有必要的。正如刚才所探讨的,在文化和身份认同上,它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而从课程的内容质量上看,国家教育局统一设计的课程,是结合本国国情,经过几十年的反复修订实验得出的,并且一直在不断的优化中。可以说,这样的课程体系,更加稳定可靠。
    在自然学科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比如数学、物理、化学这类课程,中国的课程体系具有扎实深入的优势。
    另外,义务教育的广泛课程设置,也是基于本土孩子的思维习惯来编排的,对于想过渡到国际院校体系的学生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而有申请国外名校抱负的学子们, 也能够用多元化的背景和特色丰富自己的经历,让审考官看到两种思维方式的兼具与融合。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校长唐盛昌的办学理念就是:
    “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育元素,坚持中国的根。国际上的评价方式可以借鉴,但一定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现实情况基础上的。”
    的确,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选择。而勤奋可以培养,坚持却未必。无论学子们最终想要攀登学术的高峰,还是要增长见识,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中习得终身成长的能力。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1-2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5-4 11:49 , Processed in 0.23384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