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而父母的做法,决定了孩子是知错就改,还是错上加错。 孩子犯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做了以下3件事,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 在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先问清原委,而不是上来就劈头盖脸骂一顿。 之前网上一个视频引起热议,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把妈妈刚装好的饭盒打翻了,妈妈一出来,小女孩就怯生生的说道:“妈妈,不要骂我。” 妈妈果然没有骂她,而是俯下身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说:“妈妈想问问你,你是不是不小心的呀。” 后面妈妈查监控才发现,小女孩是想帮妈妈把饭盒装到袋子里,却不小心打翻的。 视频下方评论区也是一片家长的反思声,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并不是就是全部的真相。 有些时候,孩子的表面行为可能是错的,像是荸荠,拨开黑紫色的外衣,才能露出洁白无瑕的内心,这时候如果我们可以耐心地追寻事情的原委,就会发现孩子也是出于一片赤子之心,只不过因为行为限制,才好心办了坏事。 事后道歉固然可以弥补亲子关系,但若从未给予伤害,才会让孩子沐浴在幸福之中。 不分场合的指责 毁掉一个孩子的方式就是毁掉他的自尊。 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不要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或者在孩子的小伙伴面前大肆指责,你以为你彰显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感和气度,但你损伤的是孩子敏感而脆弱的自尊。 在一部电视剧里,开家长会的时候,母亲因为女孩成绩退步而喋喋不休地进行辱骂,当着女儿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用极其难听的话数落:“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女儿,你脑子比猪都不如,我这是造了什么孽……” 女孩被数落得抬不起头来,感觉四面投射来的目光都快让她整个人燃烧了起来,她恨不得立刻消失在原地,羞怒交加之下,她对着母亲说道:“您别说了,不然我就从这里跳下去。” 母亲轻蔑一笑,不屑的说道:“威胁我,好啊,你有胆子就跳。”没想到女孩直接站起来,跑出教室,纵身一跃而下。 很多人觉得,我当着大家的面管教孩子,是给他进行挫折教育,但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欺负孩子,却唯独父母不能。 他不是脆弱,而是从父母的行为中感受不到爱了,就认为自己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或者是孤独失落,或者是狠心报复,孩子都很有可能走上极端,或者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再和父母交流。 不要用暴力对待孩子 曾有人开玩笑说:“孩子犯了错,打一顿就好了,如果还不改,那就一天三顿地打。” 的确,棍棒教育的效果立竿见影,一般孩子出于对疼痛的恐惧,会立刻认错,并连连保证不再犯错,可这样真的有效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教育专家尹建莉说:“暴力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孩子的顺从和听话都是虚假的,那什么是真实的呢?是对父母的害怕,以及学会小心犯错不被父母发现,甚至学会撒谎来逃避责罚。 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面临父母打骂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意识想逃可又无处可去,只能紧紧闭上眼睛,握紧双拳,祈祷接下来的疼痛能轻一点,闭眼之前映入眼帘的是父母狰狞的嘴脸。 这样,你还想让你的孩子重复你小时候的阴影,让一代一代都在这种阴影下度过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些你认为的歧途,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历险,所以,让孩子自由地试错吧,告别错的,才能拥有更好地未来。
% u# s$ H+ J- N2 O" y# t# U& e+ W( h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