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当然有感情!只不过他的感情难获得,你更愿意怀疑他这个人是不是没感情。 更精确的说法是,回避不愿付出。 典型的场景:吵架了回避逃了,焦虑追上去问“你考虑一下我的感受会死吗?你到底爱不爱我,你这个人是不是没有感情?” 人判断别人爱不爱自己的依据,就是看他的付出程度,但每个人付出的点不一样,有的人看实际行动不关心打嘴仗时说的话,有的人天真一点爱听甜言蜜语,有的人认为对方总是让着自己就是付出,如果对方的行为刚好打在了你的需求点上,你才会觉得他对你是有感情的。 而我行我素的人,就被认为是自私、不会爱、没有爱、没有感情。 我在这里想为我这样的回避解释(狡辩)一下,不爱听的可以不听,不要杠我哈(杠就是你对),想了解的就继续往下看。 我平常都被对象说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他发个脾气我也要给他一顿分析上价值什么的,可以说是反矫情达人第一名,因为我确实觉得他某些“你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这样的语言非常矫情,没有必要。 有事说事,效率更高,再者,长久的感情稳定是适配度和人格品质决定的,我今天就不在意你的感受了咋了,财政大权都握我手里了,你是能离咋地? 我作为老回避一直对自己的感情观坚信不疑,谁对我指手画脚我就翻脸无情道: 怎么了?我这样怎么不好了?你凭什么说我不好,我从小就是这么坚强的长大的,我觉得这样就是最好最适合我的相处方式,你能处就处,不处滚蛋,别逼逼赖赖的! 别人一听,气得冒烟,说我是没有感情的怪物。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说,我不是怪物,我有感情,也有爱,是你不理解我。 回避的这种固定思维是经年累月形成的。 我从小生活在父母亲的打击式教育之下,情感需求从没有被重视,很多时候他们的否定、辱骂和沉重的负面情绪,都让当时作为一个孩子的我难以承受,我小时候常觉得自己无能无用,是父母的拖油瓶,偷偷躲在被窝哭着想“希望我不要再醒来了”,我不想一直体会这种感受,那会让我更想死。 后来我试着麻木起来,被骂也不犟嘴,有心事也不说给他们听,他们的情绪和一些丧气话我全当放屁,他们的情感需求也与我无关,极力压抑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渴望,然后我觉得好受了很多。 只要我无所谓,那么他们就伤不到我了。 典型的:只要我没有道德,你就不能道德绑架我;只要我没有感情,你就不能让我受感情的伤。 在这个过程里,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是,精神上贫瘠的养育,物质上力所能及的给予,而我表达爱的方式是成为顺从听话的孩子,你们看,我们不需要满足彼此的精神需求,也不需要互相理解,依然不能否认我们互相爱着对方。 包括现在我对父母的付出也少之又少,半个啃老族,但我来不认为我对父母没有感情,相反,我对父母感情很深,我做好了付出一切承担他们后半生的准备,在这个大前提下,我想尽量让自己舒适一点。 我用从小到大那种使自己麻木起来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尽量回避跟父母亲之间的矛盾,这种方式我觉得太好用了,虽然有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封闭的隐患,但是对控制自我情绪来说,很管用,任何人想让我改变这种方式,成为一个无私的敞开自己的人,我觉得他们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段时间内,我甚至把这种处事方式安利给身边好朋友,让他们变得随意一点,冷漠一点,因为这是我认为最好的处事方式,充满高级的成熟感,似乎“没有感情”就是处理所有感情问题的魔法棒,我用魔法打败了魔法。 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感到失落,我知道自己有感情,也渴望亲密关系,甚至寄希望于出现那么一个人治愈我,可我就是没办法把这些东西说出口,一到了节骨眼上,就爆发出一种述情障碍,你不喜欢这样的我就算了,我也不想跟不懂的人解释。 相比起理智的谋生,回避的情感被很大程度压抑,每付出一分都会计较回报。 我并不是不想付出,而是不理解,无法察觉和回应别人哪怕非常明显的情感需求,有时对方只想要我道个歉我也做不到,我会计较为什么要我先低头,害怕我这次低了头以后是不是都要先低头。 我更相信等价交换,这是公平的原则,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同时也不喜欢别人占我的便宜。我对你怎样你就对我怎样好了,我也没有要求过你这样那样。 后来见的人多了,我慢慢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我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而且别人会很难理解我的感情。 别人对感情的理解是相濡以沫,而我对关系的认知,是独立的守护。 我强调界限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关系是非常舒服的,比如说当个朋友,但是想进一步就会很痛苦。你的付出如果超过了我理解的范围,或者能够回报的程度,我会觉得奇怪,有时候甚至会冷嘲热讽。 举个例子,我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她有了新伴侣,我们的相处就少了,有一次她跟我说最近忙着恋爱,接下来会多花点时间陪我玩。结果我数落了她很久重色轻友,不要自以为多关心我,我根本不需要,还挖苦她上一段感情结果也不咋地,现在是不是为了留住男人才这样云云。 我俩不欢而散以后我很后悔,我其实很需要她,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我竟然说了那么多伤害她的话,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刻薄,而且明白了—— 我很害怕对一个人产生依赖感,因为潜意识中认为所有人都是独立的,随时会离开我去匹配别人,所以我必须要保持更高的独立性,用一些拒绝、推开、隔离亲密等手法保证自己可以随时抽身。回避的逻辑是:既然别人一定会抛弃我,那么我就先抛弃别人。 回避其实是压抑感情久了,久到自以为自己的情感需求很低,以为自己谁也不需要,其实压抑太久之后需求反而更高,我比自己想象的更在意那位朋友,可我把事情搞的更糟了。 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醒悟,别人理解不了我的这种恐惧感,一切心理活动都只发生在我的世界中,我很固执的认为自己从来没有错。 如果说要独立的活着,这样是没有错,可是要想得到真正的亲密关系,自私本就是错。 我眼中独立的守护是:我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让他跨越我的界限,只要在我需要的时候满足我就好了,但如果有人要伤害他,我会毫不犹豫的冲出自己的安全区,去保护他。 然而他可能想要的是跟我的世界相融合。 我们的分别追求着不同的恋爱方式,他认为亲密是爱,我认为守护才是爱,我们彼此都感受不到对方的温度,爱就慢慢消失了。 关键的守护,是无法体现在日常的付出当中,所以回避会被误以为不爱。 确实啊,感情没拿出来的时候,爱就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是把感情拿出来反复强调、反复行动,爱好像就落实在了实处。 很多人说,爱就是细心呵护,爱是他哄我开心,爱是送礼物,爱是退一步理解我的不容易……有了这些证据好像就证明是爱,但是没有这些证据的时候,就真的没爱吗? 我朋友的老公也是回避,他从不表达自己的感情,一吵架就断联,在婆媳关系上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处理,他对老婆的爱就是把赚来的所有钱都给她,我们没法说这样的人没有感情,平心而论,回避型的人需要去改变自己,把爱表达成对方能接受的样子。 我在感情里也碰了很多次壁,现在跟父母亲的关系也逐渐平缓,但坦白讲我仍然是一个忠实的守护派,喜欢抽离无用的情感专注的解决问题的本源,我没法变成一个世俗眼中感情充沛的人,我压抑的情感需要一点点释放,庆幸的是我的伴侣率先接纳了这样的我。 相爱的人,可以透过表象,接纳对方真实的一面,他知道我心里是喜欢他的,对此坚定不移,总是会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到现在也是,开心和生气都会跟我讲,有时候还会追着我吵架,可以说,是他一步步改变了我。 我相信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能get到回避的感情,和回避在一起多少需要一些勇气的,你要比他更坚定,比他更耐心才行。
- Q+ G+ s9 r @% H1 B4 P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