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741|回复: 1

[其他] 伟大作家的“花园情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10-2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契诃夫,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一位出色的园艺师。伊利亚·爱伦堡曾这样写道:“他(契诃夫)是一个狂热的园艺师,他播种花籽儿,移栽花苗,嫁接花木。他在尼斯旅游的时候,曾经担心自家花园里的百合花是否被人踩坏。他在家书中恳求家人好好浇灌新栽的果木。雅尔塔的别墅里,由他栽种的茶花开花的时候,他给在莫斯科的妻子发去电报报喜。他邮购树种,为幼苗寻找瓦罐,精心照料刚刚栽种的树苗。园艺并不单纯是他的一种嗜好,就如同很多人嗜好垂钓或打猎,他从苗木的生长中,强烈地感受到了对于生命的肯定。”事实上,喜欢花园的大作家远不止契诃夫一位,还包括狄更斯、哈代、伍尔夫等人。《契诃夫的玫瑰》与《作家的花园》向人们展示了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对园艺的热爱及花园与其创作之间的联系。
    契诃夫的“生态美学”思想
    契诃夫喜欢将花园意象呈现于自己的小说与剧作中:《海鸥》中的妮娜与特里波列夫在花园里重逢,突然理解并念出此前表演时失败过的一段独白,当品尝过人生悲剧后,她才明白舞台与生活的悲剧并无区别;《三姊妹》中的三姊妹与军官在花园里告别,也触景生情想起莫斯科;《樱桃园》中的花园是加耶夫与郞涅夫斯卡雅兄妹继承的遗产,也是他们度过欢乐童年的地方,但当兄妹两人因为过于奢侈而欠下债务,不得不将祖宅与樱桃园一起卖给商人后,花园就成了旧制度没落的象征。
    这些都被记录在《契诃夫的玫瑰》一书中,它以传记、历史图片和高清摄影,描绘了一代小说巨匠在文学之林与自然花园之间的来去自如。
    1892年,契诃夫举家搬到位于莫斯科南部约75公里的梅利霍沃。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他写出了42部作品,包括《万尼亚舅舅》《第六病室》《黑修士》《海鸥》《套中人》等经典之作。
    契诃夫的妹妹玛丽雅曾回忆一家人与梅利霍沃庄园的初见: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建在一片荒芜林地上,破败景象令家人顿感失望,唯有契诃夫兴高采烈,让大家聚在一起拍了一张照片。
    只有了解契诃夫多年来背负的沉重压力,才能理解他此刻的欣喜。他从小家境困难,早早担起养家重任,父亲又暴躁专制。16岁那年,父亲破产,与家人前往莫斯科谋生,只留契诃夫一人在家乡继续读中学,只能靠兼职做家教养活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与家人的庄园,是他年轻时的理想。在成为大作家之后,他终于拥有了改变境遇的能力,虽然只能暂时做“房奴”。他花费1.3万卢布购得梅利霍沃的地产,其中4000卢布为首付,9000卢布为贷款。他与家人一道整修和新建房屋、耕种土地、开辟果园、开挖池塘,使之焕然一新。从此,契诃夫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与拥有大窗户的书房、森林、草地和花园为伴。
    正如书中所写,契诃夫亲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花园时,就“像斟酌词句一样把握水分、土壤和阳光的互动与平衡”。同时,他也在文学中培植着关乎人类未来的良知的土壤。早在100多年前,他就提出“生态美学”思想,无论文学还是人生,他所追求的都是生态与人性的“双救赎”。
    梅利霍沃的写作小屋由一间书房和一间小卧室组成,外墙漆成浅蓝色,楼梯和门则是红色。小屋周围是浆果丛和小玫瑰花园,有一条小路通向苹果园。
    契诃夫曾在《林妖》的第一幕中写道:“当我走在那些被我从伐木的斧头下救出的农村的森林,或者当我听到由我亲手栽种的树林发出美妙的音响的时候,我便意识到,气候似乎也受到我的支配了,而如果一千年之后人们将幸福,那么在这幸福中也有我一份微小的贡献。当我栽下一棵白桦树,然后看到它怎样地慢慢变绿,怎样地在风中摆动,我的心就充满着自豪,因为我意识到,我是在帮助上帝创造世界。”
    这种“帮助上帝创造世界”的思维,基于契诃夫的悲天悯人情怀。从小的家境际遇并没有让契诃夫的内心充满仇恨与狭隘,反而对苦难有着清醒的认知与超脱,进而终生抗拒任何形式的暴力和专制,将“美”放在第一位。
    因为病情恶化,契诃夫后来不得不离开梅利霍沃,前往更温暖的南方生活。他的选择是紧邻黑海的雅尔塔,并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他在雅尔塔建造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花园,建造了一座样式精巧的别墅,并在花园里种了苹果、梨、杏和桃等多种果树,当然少不了的是玫瑰花丛。
    玫瑰是西方文学中极常见的意象,艳丽花朵代表美好与爱情,多刺又代表爱情的苦楚。契诃夫也经常使用这一意象,在小说《吻》中,玫瑰香气反复纠缠着自卑腼腆的里亚博维奇,象征着美好与诱惑,但同时也像麻醉剂,让里亚博维奇无法自拔;在《文学教师》里的婚礼上,玛纽莎得到了“婚后也仍旧跟眼前一样是一朵玫瑰花”的祝福,但现实是她在庸常生活中迅速枯萎,爱情也随之逝去。
    因为肺结核,契诃夫44岁就离开人世。家人仍在打理他的花园,就如书中所言:“只要契诃夫的花园还在,这一伟大而高尚的灵魂就永驻人间。”
    花园是作家的“避难所”
    契诃夫并非唯一一位爱花园的作家。在《作家的花园——花园如何成为作家的灵感源泉》一书中,描述了众多作家与花园的紧密联系。查尔斯·狄更斯喜欢深红色的香叶天竺葵,托马斯·哈代是个狂热的种树者,罗尔德·达尔创作《詹姆斯与大仙桃》的灵感源自他花园里的果树,毕翠克丝·波特笔下的彼得兔、水鸭杰迈玛和小老鼠塞缪尔的活动场所就在她居住的丘顶农场……当然,还少不了沃尔特·司各特的童话城堡,鲁伯特·布鲁克在剑桥河边的田园生活,以及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罗德梅尔的花园“蒙克屋”。
    正是在花园边的写作小屋里,伍尔夫创作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但也是在这里,这位命途多舛的天才女作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书中写道,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来说,花园不仅仅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更是创作本身。《一间自己的房间》中那句“女人要写小说,必须先有钱,还要有自己的一间屋”,就被引申为女性独立要从经济不依附于人开始。
    不过,虽然花园被视为作家的“避难所”,可作家这个职业往往无法拥有花园,尤其是未成名之前。同时,作家由于天性使然,流动频率明显比普通人更高,连定居都很难做到,何况建造和打理花园?书中写道:“许多留存至今的花园都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劫难。许多作家早期创作环境艰苦,通常居无定所,所以那些被作家长期居住甚至原样留存至今的花园屋宇,便更显珍贵。”
    诗人雪莱的博斯库姆别墅如今已经变成医疗中心,格雷厄姆创作《柳林风声》的灵感来源地、他儿时居住的泰晤士河畔的住宅,现在改建成一所学校。
    詹姆斯·巴里曾经回忆,自己在邓弗里斯居住时时常玩耍的一座大房子与花园,堪称“中了魔法的土地”,他将之视为《彼得·潘》的灵感源泉。但在2009年时,它险些被拆毁,所幸在最后时刻得到保护。
    许多人都曾为保留作家的花园付出巨大努力。简·奥斯汀曾在查顿庄园的一间小屋里创作了《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她在《理智与情感》中写过查顿庄园的动人:“弯弯曲曲的灌木林现在开始变得美丽起来,远远地就吸引了目光”。如今,查顿小屋已被改建为简·奥斯汀故居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1940年成立的简·奥斯汀协会出钱又出力。
    契诃夫在梅利霍沃的花园也曾一度荒废,所幸得到保护,如今被辟为博物馆。在《契诃夫的玫瑰》一书结尾,作者顾春芳依托现实中的花园,这样描述想象中属于契诃夫的天堂:“人为幸福而生,犹如鸟儿为天空而飞翔。契诃夫的花园和文学记录着他对这个世界全部的爱。而此刻,他或许依然躬耕在自己的花园里。松鼠在参天的槭树和冷杉间跳跃,蜂群在盛开的百合、萱草、芍药花丛中忙碌。在永不凋零的樱花的海洋中,有着他心爱的海鸥小屋和玫瑰花园,一如人间的样子。”

    7 c  r3 R7 g( Q1 N' r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0-2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5-8 21:32 , Processed in 0.252448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