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43|回复: 1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普通家庭还能为孩子实现教育平等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8-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作为父母,如果让你从独立性、勤奋、责任感、想象力、对他人的宽容和尊重、节俭、决心和毅力、宗教信仰、无私和服从这些选项中,选择三个你认为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需要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你会选择哪三个?
    世界价值观调查研究表明,90%的中国家长认为“勤奋”是孩子最重要最需要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
    双减政策一出来,马上有家长提议禁止教师给自己孩子补课。可见在中国家长眼里,花更多的时间“勤奋”学习对学生而言有多么重要。
    然而,“勤奋”真的是孩子获得优异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吗?
    哈佛大学2020新生调研结果表明:有80.4%的学生每周学习时间在30小时以下,日均不到5小时,这些学霸的学习数据表明: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并非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必要条件——因为高效利用时间比勤奋更加重要。
    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这里的“术”可以理解为原则、本质,“道”理解为方法手段。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弄清楚教育的本质,一味追求教育手段,很难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是三个孩子的爸爸,在成为父亲后,由于深感当爹的压力,他开始探索如何让国内的小孩,随时随地获得全世界优质的创新资源,为此创办了少年商学院。8年后,他将学院的整套素质教育经验与自己的育儿经验相结合,编写为《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一书。
    本书中通过研究世界名校录取标准,分析国内外学霸的共同特点,结合自己8年教学经验,深度剖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国家推崇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在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时代让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让孩子们获得教育公平。
    1.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完整健全人格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
    也许你会认为这些话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国家的考试机制,从中考开始人才分流,只有50%的学生能够上高中,而高考又会筛掉更多的学生。大家挤破头就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谁愿意进行素质教育?减负从二十年前提起,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什么时候真正落实了?
    我们一直以为,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但作者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一书中说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对立的。人们之所以将其对立,是因为不少人把素质教育定义为不重视成绩或不用考试的“快乐教育”。
    作者整理了2017-2020这4年全国各地公布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表单,分析相关报道及他们自己留下的网络痕迹,并对其进行采访,发现他们中没有几个是夜夜苦读的“书呆子”,更多的是兴趣广泛、善于提问、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这些学霸中78%以上有两项以上深爱的兴趣。有的人喜欢弹吉他,有的人喜欢打游戏,有的人喜欢看电影等等。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提到: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追求更加专注的爱好和专长,因为将爱好深度培养成专才的过程,会为孩子们开发更加强大的心智技能,这些技能拓展到更多的学习中,让孩子们即使面对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也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最高效的方法去学习。
    如果我们还在采用逼孩子学习的方式,禁止孩子将时间精力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孩子虽然勤奋,学习效率却会很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从小补课,却一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与此相反,哈佛新生调研表明:比起父母的期望,哈佛大学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源于自身。79%的受访者的压力来源是自我期望,受到来自外界压力的学生只占11%。
    这意味着,内在驱动力远比外力更有效。
    双减政策下,由于不能补课,许多家长担心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会导致普通孩子与富人家孩子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担忧,作者在本书中提出:如果说有所谓的“起跑线”,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从2013年开始,作者调查那些不上补习班的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让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这也是我们每个普通父母都能做到的为孩子实现教育平等的最佳办法。
    2.让世界成为我们课堂的方法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少年商学院的多项课程与实践案例,为我们讲解了培养孩子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法:
    01.阅读
    双减政策后,小学生回家没有作业,家长们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又不能进行学科补习,有什么办法呢?
    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位小学校长认为:小学阶段,除了课后阅读,家庭作业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关系。他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不需要写作业,但一定要阅读,必要的话,和家长或监护人一起阅读。
    半年后,学生们的成绩稳定,家长们也对这一做法好评如潮,因为“孩子现在有时间去追求作业之外的其他东西,在家里的参与感也更强了”。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带孩子阅读要注意一下三点:
    一、陪伴
    本书强调,所谓的亲子阅读,不是指我们读给孩子听,或者孩子读给我们听,而是需要互动的。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看同一个主题的书籍,然后进行讨论或者辩论,头脑风暴,甚至表演。
    二、广泛阅读,混合阅读。
    我们不要等到孩子能够读懂了,才让孩子去读,书本来就不是要让孩子完全读懂的。对孩子来说,培养阅读爱好,比完整的阅读更重要。只有孩子多看不同领域的书籍,让自己的内心与之产生碰撞,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一旦孩子找到了兴趣,就很容易进入深度阅读,进而主动学习。
    三、多读经典
    自从开始带孩子亲子阅读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经典作品与一般书籍之间的差距。以前看过几套儿童读物,里面大量出现语句不通,逻辑有问题的情况,我赶紧将它们束之高阁。
    想给孩子看些经典书籍,打开视野,又不知道哪些书适合。
    针对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书籍,作者给了我们两个建议:
    一是“哈佛经典文丛”
    这套书涵盖了历史、传记、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大学科领域,展现了中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最优秀成果和代表作品。自1901年问世至今,始终广受赞誉。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胡适称赞其为“奇书”。
    只要每天花15分钟阅读,4年后就可以将这套书看完。孩子便有机会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智慧。
    二是“儿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作者建议我们在为孩子选书时,可以重点关注“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爱德华终身成就奖”“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和“国际安徒生奖”等。这些获奖作品既有思想深度又贴合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大家耳熟能详的《哈利·波特》就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查理芒格曾说过:我见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一个都没有。
    培养阅读爱好是对孩子最低成本的教育投资。
    02. 关注时事,培养批判性思维
    《礼记·中庸》说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在讲批判性思维。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网上出现了各种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恶意信息。
    譬如,网上有一张图是钟南山院士的建议,这张图是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的截图,但图的标题被修图软件改成“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还有图片和视频被张冠李戴。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步,带着孩子一起分析这张图片信息的真实性:
    区分事实和观点
    区分事实和观点,是提高媒介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追根溯源
    分析这张图片是原始素材还是经过了加工的素材?如果是经过了加工的素材,他的可信度有多大?
    选择权威媒体
    如果这是一条真实的消息,如此重要就不会只有自媒体传播,专业的媒体一定会跟进报道。引导孩子查看权威媒体,并让孩子学会交叉验证。
    不做轻信传谣之人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孩子也不例外。除了学会辨别信息,我们还要告诉孩子,不能确定真实性的信息不转发,不传播,不做谣言的推手。
    03.注重实践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孩子们做过的各项社会实践,有改造北极博物馆,小小CEO,拯救书店等等,看起来似乎离普通小孩很远,其实实践的根本在于: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到他感兴趣的事情,引导他接触社会、动手实践,将自己的兴趣与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孩子喜欢汽车,你可能带孩子去过4s店,你有没有让孩子下车到车间找一位师傅学习交流一下或者观摩一下汽车维修的原理呢?如果孩子年龄再大一点,索性找个周末,让孩子给师傅当一次助手,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的经历,会培养孩子与人合作,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社会实践最重要的价值。
    以上两项可以说是通过生活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自我价值实现之路,但孩子必须学会的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找到有关正直、善良、责任感这些品格最正确的代际传承之路。
    3.利用社会新闻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教育孩子要为人善良,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好人没好报”的负面新闻,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为我们讲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在复杂的社会里保持善良,避免心生恐惧。
    首先,家长不惊慌,孩子才不怕。
    从容地关心孩子对事件的了解,用“你知道有位哥哥因为扶起摔倒的老人被告索赔吗?”此类句式破题。
    其次,只讨论事实,不加正向修饰,也不传达偏见。
    不必刻意引导孩子的“正能量”,也不必用“社会上藏着很多坏人”这种话表达主观看法,这会让年幼的孩子对世界产生错误的判断,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更好的做法是只向孩子传递客观事实。
    最后,与孩子讨论解决办法
    与孩子一起讨论,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做才能既帮助老人,又不会被老人讹上?对于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扩散思维,分析一下这件事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自己以后如果遇到困难了,该怎样有效地向大家求助?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教育、学习渗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当我们用心陪伴孩子,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一起观察、探索这个世界,不仅孩子能够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而且我们也将收获完全不同的心流体验。
    这时,我们会发现教育不止是与孩子面对面,更是与孩子肩并肩,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2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2-27 16:45 , Processed in 0.332937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