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2241|回复: 1

[育儿心经] 千万不要跟你的孩子做“朋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7-2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日常生活中,
    父母尊重孩子,
    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固然很好。
    但是,并非每时每刻我们都要跟孩子做“朋友”,
    譬如,在以下情况下——
    01
    涉及家庭重要决策,
    不要一味跟孩子做“朋友”
    暑假前,
    一个亲戚收到她10岁女儿的短信:
    “妈妈:同学都在讨论夏令营的事,我也想参加,
    可是我自己定不了参加哪个……
    妈妈,您帮我看一下吧!”
    妈妈很爽快地回复:
    你怎么选,妈妈都尊重你的决定!
    你们猜,最后孩子选了什么夏令营?
    答案是,她一个都没选。
    事后,我从小女孩那里了解到:
    让她犹豫和纠结的点在于,
    不论去哪个夏令营都要花不少钱。
    家里有这么多钱吗?
    爸爸妈妈那么辛苦,
    我怎么还能轻易给他们增加负担呢?
    最终,她默默放弃了妈妈给的这次“选择权”。
    如此懂事的举动,让人心疼极了。
    其实,这个小家庭的经济条件尚可。
    我的这位亲戚,也不是那种没法交流的严苛家长。
    恰恰相反,她看起来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
    问题就出在这里。
    “妈妈,您帮我看一下吧”,孩子这样写。
    言下之意:
    “妈妈,还是你来帮我做这个决定吧。
    看着你们操劳的背影,
    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资格敲定这一大笔钱的花销。”
    这个时候,
    孩子其实不需要父母给的那些“民主”和朋友式的平等。
    孩子尚小,
    事关金钱、家庭事务或者安全问题的决定,
    必须要由父母主要做决定。
    当我们把权力给了孩子,
    等于也悄无声息地把责任推给了孩子。
    而一个孩子,扛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我身边就认识一些父母,
    给孩子报价钱不菲的培训班时,
    会十分民主地询问孩子:
    “你喜欢不喜欢?喜欢就给你报。”
    可惜,孩子们一时的“喜欢”消散得太快,
    且他们根本不具备衡量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一旦孩子的表现“配不上”父母支付的那笔学费,
    等待这个小家庭的,就是一场混乱和争斗。
    所以,该由家长做主和承担的时候,
    必须要果断支棱起来。
    不然,孩子明明有爸妈,
    却硬生生活成孤立无援的模样。
    02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不要急着跟孩子做“朋友”
    李玫瑾在《圆桌派》上曾说过:
    “父母要有意识,
    孩子小的时候,
    该说就要说,
    该立规矩就要立规矩,
    而且越小说越好,
    否则长大了,
    他就不是地下打滚那么简单了。”
    今年初,
    四川成都某公园,
    就出了这么一则新闻:
    一位大爷放的一只风筝很拉风,
    惹公园里很多人驻足观看。
    那风筝是他耗费半年功夫亲手制作的,
    还曾得过奖。
    当大爷准备收回风筝时,
    特意嘱咐身边的家长,
    看好自己的小孩。
    然而,在漂亮的大风筝落地瞬间,
    周围一群孩子就生扑上来,
    用小手去摸、抓、扯风筝。
    短短若干秒后,风筝就废了。
    全程,家长们都袖手旁观,
    好似完全没听到大爷在边上的哀求。
    不出意外,
    这一幕曝光到网上后,
    所有网友都出离愤怒。
    公园里那些父母,
    在孩子面前多半是体贴的“好父母”,
    看起来很乐于满足孩子。
    只是他们忘了,
    孩子未来要想顺利走向社会,
    就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规范和底线,
    比如:
    保持个人卫生,
    有礼貌讲礼仪,
    遵守交通规则,
    不随意破坏他人的财产,
    不影响公共秩序,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等等。
    孩子小时候,父母不能尽到约束、引导孩子的责任,
    迟早有一天,会吃到残酷现实的苦果。
    下面这位,
    是曾给孩子下跪求孩子读书、引发全网热议的妈妈:
    这位,
    是任劳任怨给孩子拎包,
    不小心带错路就被孩子拳打脚踢的妈妈:
    卢梭说: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
    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
    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当父母一直扮演一个和颜悦色的“好父母”,
    不停地对孩子说“是”,
    那么孩子身边可能就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发号施令、关键时刻能够喊停的人。
    如何避免养出一个无法无天、最终沦落到社会被“教训”的孩子?
    在某些时刻,
    特别是孩子的行为要损伤到他人、他物的时候,
    父母必须敢于让孩子失望,
    要不怕去扮演那个对孩子说“不”的“坏人”。
    这里不是鼓励父母打骂孩子,
    而是要在孩子即将偏航时,
    随时拉他一把。
    用严肃的态度,和坚定的行为,
    向孩子清晰地说,“不可以”。
    要让孩子知道,
    有些事情做了,别人会难过,会疼,会愤怒。
    让孩子了解,他们的言行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让孩子清楚明白,他们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唯此,这个孩子才能历经必要的失望,
    获得应有的现实感。
    走上社会的那一天,
    他们才不至于自我中心,狂妄自大,眼高手低。
    03
    当孩子陷入迷茫时,不要轻易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
    难免走弯路,
    或者在困顿中迷失方向。
    这时,父母的能量必须要强于孩子,
    做孩子生命里那盏驱散黑暗的指明灯,
    那个陪伴和引领孩子的摆渡人,
    而不只是一个跟孩子并肩的玩伴。
    女排姑娘朱婷被誉为天才级的排球运动员。
    她如今的卓越成绩,就离不开父亲的一路托举。
    出生于河南周口一个乡村,
    朱婷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
    父母都是农民,
    农忙之余靠修理电动三轮车,勉强养着三个孩子。
    后经朱婷班主任提醒:
    “朱婷身高出众,适合搞体育,
    你不妨带她去周口体校试试。”
    父亲朱安亮不惜举债送女儿去周口体校接受训练。
    女儿进了体校没多久,
    父亲在修车过程中不慎腰部被砸伤,
    但这位父亲受伤后的第一反应是,
    忍着剧痛,要求不要让朱婷知道这个事,
    以免训练受影响。
    体校的训练很苦。
    加上年纪小,离家远,
    朱婷初期三天两头给家里打电话:
    “爸,我要回家。”
    两个月后,
    冲动又迷惘的孩子果真从学校跑回了家。
    然而,看到病床上还在修复腰伤,
    没法动弹却还笑脸相迎的父亲,
    朱婷心里有个地方狠狠地被触动。
    面对每次的苦难和病痛,
    父亲毫不慌乱,
    始终保持情绪稳定,
    对未来表现出了强大的掌控感和信心。
    朱婷备战奥运期间,
    母亲面临双目失明。
    为让朱婷安心训练,
    父亲朱安亮两次含泪向女儿编织谎言,
    并驾驶家里那辆“突突突”的农用三轮车,
    风里来雨里去地挣钱养家,
    硬是练出了朱婷的奥运金牌路。
    这样富有力量的父亲,
    给了朱婷极好的安全感和绝佳的示范。
    育儿专家罗玲说:
    “孩子不需要另一个玩伴,
    他需要你是家长。
    而家长的权威来自家长的正能量。
    你能量饱满,有爱有趣,
    孩子自然愿意接近、配合。”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也这样讲:
    “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这个力量不是说肌肉发达,
    而是人格稳定,
    对事情有掌控感,
    行为处事上不至于慌乱。”
    孩子长大后,
    父母当然需要逐步还权力给孩子。
    但是一旦孩子陷入困难、需要支持,
    我们的表现一定是稳定的,有担当的。
    有这样的父母在,
    孩子前进的路才能走得更扎实,更安心。
    04
    当孩子推开我们时,不要上赶着跟孩子做朋友
    随着孩子长大,
    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前后,
    他们一方面期待父母持续关心和照顾自己,
    一方面也不乐意跟父母靠得太近。
    以性教育为例。
    一个比较开明的父亲,
    有一天用朋友式的口吻对自己的女儿说:
    “身体发育给你带来什么困扰吗?
    我看到你有胸了哦,
    走路的时候要抬起头来,
    把美好的一面大方展示出来就好……”
    没等父亲继续往下说,
    女儿就打断了父亲的话,
    不太自在地切换话题:“我还有作业要写。”
    就这样干脆把自己关进房间,不再出来了。
    孩子之所以如此反应,
    皆因为她此时已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父亲突兀地谈如此私密的性教育的话题,
    孩子第一个感受不是喜悦,
    而是被侵犯,进而产生抵触心理。
    塔维斯托克在《了解你的孩子》一书中这样写到:
    “若孩子没有主动想谈论性的问题,
    父母就不要追问细节或太好奇。
    保持尊重的距离,
    但并非完全不感兴趣,
    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并不是说,
    不能跟孩子更加深入地谈论一些话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开放的交流肯定是好事。
    但父母要敏感觉察孩子的反应。
    跟已然长大的孩子交流时,
    宁愿谨慎一些。
    不建议你向孩子分享自己太隐私的生活细节;
    也不建议你打探孩子不愿分享的私生活细节;
    进孩子的房间要敲门;
    不要裸着在孩子面前走来走去,
    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孩子当能“赤诚相见”的老友,
    在他们洗漱冲澡时,
    随意开门闯进去。
    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该抱有如此界限。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包林德针对父母的抚养方式,
    做过专门研究。
    她发现,在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四大抚养方式中,
    权威型拔得头筹。
    权威型家长养育出的孩子表现最好。
    他们独立,友善,善于合作,
    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
    也更易获得他人喜爱。
    所谓权威,就是既爱和陪伴着孩子,
    也会对孩子有要求和期待。
    既会一定程度满足孩子,
    也会通过必要的规范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
    一如我们今天所分享的。
    孩子学骑自行车的那一幕,你还记得吗?
    孩子上路的那一刻,
    父母都需要做好撤出来的心理准备。
    但又不是完全撒手不管,
    还得要扶着送一程。
    还得目光注视着,
    防备可能遇到的问题。
    但始终是带着克制。
    至于跟孩子做朋友,
    是一种美好的亲子交流状态,
    可以去追求,
    去靠近。
    但是,别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孩子的同龄人。
    因为我们的肩上,
    还担着沉甸甸的责任。
    切记切记。
    ) F/ [* O8 j* J! t
    $ h+ [* o* g( W" }3 _* B0 J( v! s( B

    ( R; m+ R; P3 {: i2 O: X% G/ Z
    % x3 B, S' p' ~* z; d3 S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7-2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1 21:44 , Processed in 0.292576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