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一份求助,来自一位5岁多孩子的妈妈。 她说:“孩子越大越难管了,很多事情和她说好了,不能做。她倒是不像小时候那样发脾气了,但会偷偷做。” 最近发现孩子会偷偷看电视,说了好几次都说不听;她只能对孩子说,再发现一次偷看电视,再也不带她去游乐场了。 那位妈妈问我,怎么叛逆来的那么早啊?我这样恐吓她对吗? 1 孩子的三个叛逆期 谈到“叛逆”,我们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青春期叛逆;但其实,孩子是有三次叛逆期的。 2-3岁:第一次叛逆期,也通常是我们说的可怕的两岁、恐怖的三岁,称为“宝宝叛逆期”。 6-8岁:第二次叛逆期,也被称为“儿童叛逆期”。 12-18岁:第三次叛逆期,也就是我们通常熟知的“青春期叛逆期”。 谈到叛逆,基本上没有家长不头疼的,但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叛逆期”吗? 叛逆期不仅必要,也是孩子完善自我人格的必经之路。每一次的“叛逆”都是孩子一次独立长大的阶段。 在孩子内心,大人世界就是绝对的权威,当他开始试探、对抗、挑战成人世界,恰恰就是成长的开始。 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在整合“自己”和“社会”的位置,心理学上称为“同一性”,英文称为“identity”,也就是“自我”的建立。 通俗来说,一个2岁半的孩子,面对父母说喝水的要求说不时,他开始体会到“内在自我”的欲望和能力。 而父母怎么回应他的这个“不”,又帮助他形成了自己的“公众自我”。 如果父母引导得当,那么这个孩子既能保护好自己内在的需求; 也能很好地理解社会外界的期望和评价,从而达到和谐的整合,这就是“同一性”。 “同一性”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可以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讨好他人,还能在这个社会大规则下舒服地生活。 一直过于听话的孩子,其实“内在自我”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也就容易出现没有想法,容易盲从。 你们看,这么一说,是不是叛逆期还挺关键和重要的? 但不管你们家孩子现在是处于哪个叛逆期,父母都是会很头痛的。那具体可以怎么应对呢? 2 见招拆招,应对叛逆 不管孩子多大了,“恐吓教育”永远是下下策。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尽量少用。 “恐吓教育”就像是“狼来了”的故事,一开始肯定有用的,但几次以后就会失效,而最糟糕的是,孩子和我们的联结信任也就切断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偷偷摸摸”做的情况。 越是叛逆的孩子越需要春风化雨,爱其实才是解决叛逆最好的良方。 但我们往往总是高估了教育的手段,低估了爱的力量。 1、看到“叛逆”背后的需求 “叛逆”是我们给孩子的标签,但每个孩子行为背后都有更加深层次的需求。 宝宝期:父母提醒孩子喝水吃饭,一系列为他好的事情,总说不! —— 那是孩子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宣言; 儿童期:暑假越不让看电视越要看电视! ——那是孩子需要帮助,学习合理计划生活的能力; 青春期:回家就关进自己屋子不和父母说话! ——那是孩子在建立自我界限的试探。 我们父母的教育总是着急去修正孩子行为,而孩子的行为就是冰山上的一角,冰山下的那些底层动机和需求,才是核心。 真正高级的育儿方式就是,关注和解决冰山下的问题,而不要关注冰山上的那一角。 冰山下的问题解决了,冰山上的那一角,自然而然就不存在了。 2、站在孩子一边解决问题 明白了需求后,要真正解决核心问题,有个大原则就是,我们需要站在孩子那边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是做反的,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不惜打骂羞辱恐吓,最终我们是“站在了问题那边,把孩子打败了”。 扪心自问一下: 你有没有特别烦你妈妈总是管你吃管你睡,哪怕你自己都当妈了? 你有没有明明知道熬夜追剧不好,但就是上头忍不住? 你有没有面对爸妈追问工资职业发展而疲惫不堪,每次回娘家总是刷手机而不聊天? 这些和前面提到的孩子问题,本质没有差别。 我们,哪怕当了父母,曾经也都是孩子,而且一部分人至今仍然是孩子。 别一遇到孩子问题,就先上纲上线,而是先想想自己曾经的经历。 最差的教育,就是把孩子推开。 不要总是纠缠在一件事上唠叨; 不要否定打压孩子这个人; 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 更加不要日常不花时间陪伴孩子,见面只会数落。 越和孩子走得近,孩子越能听得进。 3、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看到了需求,和孩子站在一边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定义”问题。 前面提到过,叛逆的本质是孩子“长大”了,所以我们需要相信“长大/正在长大”的孩子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但是他们也许还无法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帮助他们看到问题,看到问题背后可能导致的结果。 天气热了,我们如果不及时喝足够的水就会导致身体缺水。 缺水的身体会有很多不良结果,比如便秘,比如脱水中暑。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提醒自己及时喝水呢? —— 强调结果,让孩子做主,而不是做孩子的“保姆” 关于暑假的安排,妈妈这只有三个原则,遵守了这三个原则后,其他的时间安排你自己做主,看电视也可以的,但要注意“20-20-20”法则。 ——规则之内给予最大自由,而我们怎么定义最关键原则,就是我们自己要思考的。 所有孩子的“叛逆”,归根到底,都是没有被赋予“成长”的权利。 3 调整养育角色 叛逆本身,其实是孩子在提醒我们,要调整养育角色了。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叫“退出”呢? 我把亲子关系定义为这样三个阶段,领航、并航、护航。 “父母领航”的阶段,我们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吃喝拉撒睡,无微不至,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初来乍到”跟着谁向前飞。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需要往后退,进入到“并航”阶段。 之所以叫“并航”,因为我们并不是撒手不管了; 而是在孩子接下来遇到的每一件事,帮助孩子自己做到,给予孩子试错跌倒的机会。 如果真的“摔了”,及时拉一把,告诉孩子,“没关系,妈妈在旁边”。 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多让孩子自己独立做到,多听孩子怎么想的,而不要着急把我们认为对的告诉他们。 而到了第三阶段“护航”,那就是孩子自己往前冲,选择自己的航行轨道。 而我们父母要做的,其实就是永远把家里的大门打开着,永远把自己温暖的怀抱准备好。 这就是我所定义的“护航”,孩子你自己往前冲,受伤了,没事,回来妈妈抱一抱。 抱好了,不痛了,你继续往前冲。 可见,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一直是动态变化的。 而很多时候孩子已经有了想自己飞的渴望,而父母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位置调整。 这种角色需求的不匹配,就出现了很多类似“叛逆”的亲子矛盾。 所以,别总是先定性孩子的问题,也许是时候审视一下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从“领航”到“并航”再到“护航”的转型,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联结,同时不断给予孩子赋能,反复告诉他们: “我看到!你做到了!你可以的!” 这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亲子关系,也是解决很多孩子问题的基础。 我们总以为:事情的边界就是由事情本身决定的,所以孩子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本身的问题。 其实并非如此,事情的边界是由我们对它的主观认知决定的。 “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主观感知和主观逻辑模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育儿知识,它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我们所认为的问题,但一定可以塑造我们的主观感知和主观逻辑模型。 底层思维改变了,很多问题,其实也就迎刃而解了。
$ [) W" b" k" u& F P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