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4|回复: 1

[育儿心经] 人类幼崽告状指南,每个老母的必修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7-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有个整天跟你“告状”的孩子,是种什么体验?
    往事不堪回首呗!
    我记得,米粒四五岁的时候,是他“告状”的峰值,一天能有五六次。
    小到别人“瞥”了他一眼,大到被其他人插队,都能到我这说道说道。
    “妈妈,他看我一眼。”“妈妈,今天老师没让说话,XXX就说话。”“妈妈,那个叔叔怎么插队啊!”……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状”是什么时候,但你知道一定会到来。
    其实吧,米粒这么爱“告状”,也不能完全怪他,我有一定的责任。我跟他说过,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儿(尤其是被欺负了),一定要跟老师和父母说。
    我估计他就记住后半句了,什么事儿,都得跟老师和我(主要是我)唠叨一遍。
    你说我听着吧,全都是鸡毛蒜皮、屎尿屁的事儿,你说我不听吧,我还不放心,万一真被欺负了怎么办?
    我跟闺蜜吐槽,结果她说,你知足吧,米粒就是跟你“告状”。我家那个,平均一天跟老师告状三四次,大部分的“状”还跟自己没关系,不是这个同学没坐好,就是那个小朋友没洗手。
    你说他这么爱告状,其他小朋友不得排挤他啊,时间长了,难保老师不会有厌烦情绪,再说了,什么都依赖大人,这以后可怎么独立啊?
    一听闺蜜抱怨,我就乐了(瞬间心态平衡)。果然人类幼崽折磨起父母,都一个样。
    怎么那么多“状”要告?
    大家应该都发现了,自打孩子进到幼儿园,“告状”就成了主旋律。
    我看过英国的一项研究,幼儿园3-5岁的孩子,平均每人每天要告状一次,告状比较频繁的孩子,一天可以告上五六次。
    主要内容呢,跟米粒也差不多,大部分都是生活日常。说是“告状”,跟“汇报”没啥区别。
    有时候看着孩子一本正经地“告状”,真挺想笑的。(想起了米粒屎尿屁的汇报)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三五岁的孩子,可不会成年人的“弯弯道”。
    我们大人懂得权衡利弊,孩子可不懂。他们的判断标准非常单一:不符合我的行为准则,就是错的、坏的、该制止的。
    至于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不在别人的能力范围之内,完全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闺蜜说,她儿子操心的程度都快赶上老师了,幼儿园哪个同学涂色画出了格子,要是没有补救一下,他能念叨到下课。谁要是忘带了工具,那更不得了,除非老师给补上或者让小朋友轮流用,不然他能絮叨一整天。
    让老师又好笑又头疼。
    闺蜜跟儿子解释过很多次,如果其他小朋友没有影响到你,也没伤害你,可以不用告诉老师的。
    但她儿子听不进去,我能做到,其他小朋友为什么做不到?
    闺蜜只能说,你也有做不到的时候,但是其他小朋友没有告诉老师啊。
    结果孩子一句话怼回来,他们可以说啊!
    闺蜜猝。
    你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这么认死理:要么不告状,要么告到底。
    讲真,他们一天能少告一状,我们就很感恩了。
    为什么要告状?
    跟米粒相爱相杀久了,我总结出了规律,他“告状”次数虽然多,目的也就那么几个。
    第一,他想得到大人的关注。
    有次,米粒爸在厨房炒菜,我在旁边收洗碗机,米粒抱个玩具跑过来,站在旁边看。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想看怎么做饭。
    我可太了解他了,小吃货从来只关心好吃的有多少,啥时候好奇过怎么来的。看做饭是假,“添乱”才是真。
    我直接让他去客厅玩,别在厨房转悠了。
    结果没过一会儿,他又回来了。
    我问他怎么又回来了,是玩具不好玩?还是动画片不好看?
    米粒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我有事情跟你报告。”
    接着,跟我详细“汇报”了,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怎么做小动作、不听老师上课的。
    我说我知道了,你去玩吧。
    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悄悄跑过来:“妈妈,今天我们算数,我都对了,老师夸我来着。”
    我这才恍然大明白,这小子来回折腾三次,其实就是想让我多关注他,表扬他。我能怎么办呢?除了夸他,就只能夸他了。
    第二,他想试探大人的底线。
    有时候我真觉得,米粒对付我的那些“招儿”是天赋技能,太自然,太无痕了。我稍不注意,就能进了他的“套”,上了他的“当”。
    因为我和米粒爸都是近1000度的高度近视,对米粒的眼睛特别重视。
    三岁以前坚决不让他看电子产品,三到六岁也控制得很严格。
    这小家伙看其他小朋友能看一两个小时,自己不能,就跟我告状:“妈妈,贝贝看一个小时动画片了,你不是说小孩看太久眼睛会疼吗?”
    这样的情况, 我只能含糊地说,贝贝只是偶尔看这么久,不然他肯定会眼睛疼的。
    米粒立刻乘胜追击,那我也偶尔看,我不看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总行吧。妈妈你给我计时。
    看,这满分的逻辑,谁能挡得住。我完败!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如他愿,原则问题,我寸步不让。(好歹踏踏实实学过科学育儿观啊)
    所以,他在我这碰的壁也不少,碰多了,也就知道我底线在哪儿了。
    第三,他想维护规则。
    幼儿园老师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
    他们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突然米粒跑到老师跟前,指着一个小朋友说,他把教室里的玩具拿出来扔沙坑里了,老师说过不准把玩具带出来的。
    老师一听,立刻把那个小朋友叫过来了解情况,小朋友老实承认了。
    米粒就拉着小朋友走到沙坑,帮着把玩具捡回来,老师顺势表扬了他俩。
    事后,我问米粒为什么这么做,不怕小朋友以后不跟他玩了吗?
    人家说,老师都说不许了,他还做,就是做错了。再说,我不是帮他找回来了吗?为什么不跟我玩?
    我一听,有理有据,没毛病,反倒显得我小心眼了。
    第四,他想寻求大人的帮助。
    讲真,米粒告状这么久,真正意义上跟我求助的“状”,非常少。
    我一直跟他说,被欺负了一定要跟爸爸妈妈和老师说,结果人家就不说,全靠我自己发现。
    他上中班的时候,有阵子一回家就闹脾气,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问他什么都不说。我费了老半天劲问他,才跟我说有个小朋友总欺负他。不是排队时推他,就是抢他正在玩的玩具。
    我一听直叹气,平时跟我这扯闲篇,关键时候掉链子。
    但也不能视而不见,尽管孩子没直接说,好歹留了“线索”,让我发现了。这时候不帮他,以后碰到更大的伤害,他就更不会求助了。
    我一面安抚米粒,一面跟幼儿园老师沟通,虽然事情解决的方向跟我想的不太一样。但起码,在我的干涉下,米粒知道靠自己解决不了的, 一定要跟爸妈和老师求助,不至于自己干熬着。
    要不要教孩子告状?
    说实话,基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性,很多妈妈都拿不准,到底要不要教孩子告状?教吧,怕孩子讨人嫌,不教吧,又怕孩子不会求助。
    如果你问我,我得说,一定要教,孩子安危最重要。
    不过,要有个大前提:不触及原则、没啥伤害的小状能不告就不告;触及底线、有人受到伤害的大状,一定要告。
    但这个原则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太抽象,因为他分不清哪些需要说,哪些不用说。
    所以,那时候我给米粒定了几条“告状指南”,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再跟我汇报。别说,真帮我“筛”出去不少鸡毛蒜皮的小状。(剩下的也不少)
    告状指南
    有人受伤吗?
    有东西损坏吗?
    自己能解决吗?
    是被欺负了吗?
    大人明确说不行了吗?
    不过,“筛”出去只是第一步,我们接下来的应对,才是重头戏。
    据我个人的经验,一定要先共情。
    甭管孩子告状的目的是什么,只要不是恶意的,先共情总没错。尤其是对米粒这种敏感的孩子,情绪上的接纳,比实际解决问题更有用。你敷衍一点儿,他都能察觉到。
    接下来,就要给孩子一个处理结果。
    我们得判断一下孩子告状的目的。他要是为了维护规则,我们可以“对事不对人”,肯定他对规则的坚持;要是寻求认可,就看情况夸一夸。
    真遇到事儿了,我们就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但是,这还不是最后一步。因为我们教孩子告状,不是让他什么事都依赖大人,而是教他在能力范围之内,自己尝试去解决。
    我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也是米粒上了幼儿园之后才发觉,我对他的判断还是太表面化,总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
    他这么小,怎么可能做到呢?除非我替他去完成。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节律,只要没超出他的能力范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就算慢一点儿,也比我们帮着摆平强。
    所以,孩子告状之后,我们不妨问问他们:你觉得对方为什么这么做?现在应该怎么办?要是别人不听你的,你要怎么做?
    一开始,孩子被问这么多问题,肯定会懵。他没有一点儿想法,什么都说不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也不用焦虑,凡事都有第一次,带着孩子一起想办法,给点儿引导。同样的事有过一两回经验,他就知道怎么应对这种事儿了。
    孩子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他每天都在成长。今天哭着跟你告状,不代表永远如此。
    想想他们更小的时候,跟别人说句话都不敢,可是才一两年的功夫,就敢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争辩了。
    我们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看,他们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的。我们不用给孩子“你对”或是“别人对”这样二选一的判断,也不用太过揣摩孩子的心思。
    成长本身就是在挫折中不断徘徊,在一次次直面中学会坚强。
    我们能做的,就是照亮他们前进的路,不让他们迷失方向,失去勇气。
    这个过程会很累,但一切都值得。共勉

    - O9 Z* {" v6 Y6 X) K
    ' ?: e! `2 D+ A: ^# K7 G: `# I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7-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3-29 23:15 , Processed in 0.317295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