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聊一下孩子的社交问题吧。如何处理社交问题,解决社交矛盾,这项能力的掌握,在我看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比学习知识还要重要的。 一、 我先给大家展示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 李雷是一个四岁的孩子。 有一天,李雷把他的吸铁石给韩梅梅玩,但后来他想要拿回来。可韩梅梅不肯还他,李雷就想抢回来。韩梅梅不同意,打了李雷一下,李雷更生气了,两个人开始打架。李雷气的满脸通红,开始尖叫,韩梅梅被吓住了,于是,李雷拿回来他的吸铁石。 怎么样?这个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游乐场里,幼儿园里,经常能看见为了玩具争抢甚至大打出手的场面。 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李雷的妈妈,你会怎么和李雷聊这件事? 会不会是如下这样呢: 妈妈:“老师告诉我你又和小朋友抢玩具了,你为什么那么做?” 李雷:“因为轮到我玩了。” 妈妈:“你们应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抢可不好。” 李雷:“可吸铁石是我的。” 妈妈:“你要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你不想分享,那就不要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去。韩梅梅很生气,不想和你再做朋友了。” 李雷:“但是妈妈,她不愿意把吸铁石还给我。” 妈妈:“你不能随便抢东西,如果她对你这么做,你会愿意吗?” 李雷:“不愿意。” 妈妈:“明天你跟她说对不起。” 二、 看完上述这段对话,你是什么感觉? 是认为妈妈这个处理的挺好,还是认为妈妈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本对我启发很大的书,叫做《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的作者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莫娜.B.舒尔。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来自这本书的,而书里给出了更好的处理方式,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妈妈:“老师告诉我你又和小朋友抢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妈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 李雷:“韩梅梅拿了我的吸铁石,不肯还给我。” 妈妈:“你当时为什么一定要拿回来?” (妈妈要了解更多的信息) 李雷:“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妈妈:“你那样抢玩具,你觉得韩梅梅会有什么感觉?” (妈妈帮助孩子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 李雷:“很生气,但我不在乎,因为吸铁石是我的。” 妈妈:“你抢吸铁石的时候,韩梅梅做什么了?” (妈妈帮助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李雷:“他打我。”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 (妈妈帮助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 李雷:“生气。” 妈妈:“你生气,你的朋友也生气,并且他打了你。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而韩梅梅也不会打你的方法拿会玩具吗?” 李雷:“我可以请他给我。”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妈妈也指导孩子思考正面的解决办法会产生的后果)。 李雷:“她会说不。” 妈妈:“她可能说不。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吗?” (继续把重点放在孩子的问题上,妈妈鼓励他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 李雷:“我可以让她玩我的玩具汽车。” 妈妈:“好主意。你想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再仔细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案,你发现其中的不同了吗? 第一种方案是大部分家长习惯的模式,其实一直都是妈妈在给孩子建议,“你应该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应该学会分享”,“你应该去说道歉”…… 而第二种方案,并没有给出成年人认为正确的建议,而是站在一个更加中立的角度去了解事实,并且,巧妙地把关注的重点,从李雷抢玩具这个问题,转变成了一个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何拿回他的玩具。 这个沟通方法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让孩子主动思考他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感受,他的行为后果以及让孩子思考有没有别的办法。 这个方法我在小胖四岁多的时候用过,真的非常管用。比如有一回在一个沙池里,两个大姐姐在玩沙子,他想跟人家玩,结果姐姐们不跟他玩,被拒绝之后的他闷闷不乐的回来,我就会问他: “你看姐姐们在玩什么游戏,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入他们吗?” 他就看那两个小姑娘在往一个很大的推车里装沙子,再把沙子倒进一个汽车轮胎里。两个小姑娘很吃力也没倒进去(太重了)。 他就跑过去跟人家说:“我可以帮你们倒沙子,别看我年纪小,但是我力气大。” 最后他们三个就玩到一起了,那两个小姐姐往推车里铲沙子,他往轮胎坑里倒沙子。 多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慢慢的,他就会发展出来一种习惯,遇到社交问题,会首先想自己还能做什么,实在解决不了,才去求助成年人。 像现在的小胖,经过一年多这样的历练,现在已经比较熟练了。 前几天放学,他和同学去公园玩,我也在。他在公园里捡了一根很粗很长的树枝,这个树枝能够到很高的树叶,他的同学也很想要。 他说:“我先借给你玩一会吧。” 那个小孩在玩的时候小胖就去找别的树枝,过了一会他又拿了一根长长的树枝回来,跟他同学说:“把我的还给我吧,我给你又找到一个,这样咱们都有的玩。” 回家之后我问他:“为什么又去找一根?” 他说:“那个小朋友如果没有可以玩的树枝,可能就不愿意把我的树枝还给我。这样两个人都玩的不开心。” 这样的处事方式,在莫娜的书里,叫做“我能解决问题”思维。 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家长要像前文方案二那样刻意的去帮助孩子培养这种思维方式。用这种方法,家长可以进一步意识到孩子的看法可能跟成年人的不一样;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帮助孩子通过思考得出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要比马上采取行动阻止孩子的行为,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一个方案要更有帮助。 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家长的引导就会逐渐见效果,甚至,只要多问孩子一句“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孩子就会自动切换到“我能解决问题”的思维里。而这种思维,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有巨大帮助的。
1 o- U6 R2 B& |9 S9 q% |7 |; g8 U% V- o. ^8 E- z# g8 ]) q$ p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