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本期主持|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绘本 《黑睡莲》 作者:[法]米歇尔·普西原著;[法]弗雷德里克·杜瓦尔改编;[法]迪迪埃·卡塞格兰绘 译者:章含秋 版本:青马文化丨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1年4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肖舒妍 《黑睡莲》首先是一部悬疑小说,之后又经改编成为一部图像小说。小说以生活在吉维尼——一个因莫奈和睡莲闻名的法国小镇——的三位女性为主角,“第一位恶毒,第二位爱说谎,第三位自私自利”,“第三位最有天分,第二位最是狡猾,第一位最为坚决”,她们只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逃离这个著名的小镇。而故事的高潮从一桩杀人案开始,以一桩杀人案结束,最终只有一位女性得以逃离。 作为悬疑小说,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也并非以悬疑取胜。让读者掩卷之后久久不能放下的,不是推理过程,而是三位女性的人生命运。但也正因如此,小说开头为了制造悬念而为三位女性贴上的标签、制造的人设显得太过死板僵硬,在情节展开之后她们的性格展现也不够鲜活。 作为图像小说的《黑睡莲》显然更为成功。原作者米歇尔·普西曾认为这部小说不可能被改编为图像。一方面,它以吉维尼这个著名小镇为背景,又以莫奈的《睡莲》为重要线索,怎样的图像能让印象派大师莫奈创造的美好幻境不至被打破呢?另一方面,巨细靡遗的图像,怎样在丰富推理细节的同时,又保持一定的悬念?但在我看来,画家迪迪埃·卡塞格兰做到了。《黑睡莲》的画作首先是美的,画风居于朦胧浪漫的法国印象派和幽默夸张的美式漫画风之间,前者体现在大幅大幅的风景之中,而后者出现在人物特写。而悬疑的细节,没有丢失,也没有泄密,而是巧妙隐藏在画作之间,等待细心的读者探索发现。 至少在《黑睡莲》中,悬疑和图像的结合,起到了1+1>2的效果。 社科 《重建中国社会学》 编者:周晓虹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年5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罗东 在今日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我们都知道其中有一门学科叫社会学,并且即便不是学习或研究社会学,可能也知道它好像是一门研究社会或现实经验的学科。这个笼统的印象虽然没有指出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主要特征,却也说不上错。这些印象或许来源于遍及高校的社会学系、社会学院,以及一些以社会学家为主讲人的网络通识课程。然而,社会学在中国有此规模前,还有一段与改革开放差不多同步的重建历史。再往前,在上世纪50年代,社会学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取消。这是一门命运多舛的学科。 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这个风云际会的现代世界,“现代性”是其核心命题,而它在中国的历史包括严复、康有为等人的译介,李景汉、吴景超等人的早期社会调查,以及被取消和恢复重建。被取消前的历史,读者在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2004)、陆远《传承与断裂》(2019)等作品中可找到描述,而重建方面的作品有则有之,质量参差不齐。重建涉及众多在世者的参与(费孝通、王康、陆学艺和苏国勋等先生已逝世),他们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论取向有别,甚至还存在“门派”之争,可能也难以找到某种方式集于一书。 由周晓虹主编的《重建中国社会学》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现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之路,可以说是一种突破。讲述者多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社会学,也多是从哲学、历史、生物等学科转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习社会学的研究者。除此外,亦有林南、叶启正等海外社会学家。入选者共计40位。他们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每个人的口述史都有其风格,不过讲述的内容大致都包括了三个部分。其一是早期经历,这部分具体又有父辈甚至曾祖辈的故事、本人中小学的求学经历;其二是进入高校求学的经历,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转入社会学;其三是随后所做的社会学研究,如问题意识的来源、所采用的方法等。第一部分是讲述者在成为一个社会学家前的家庭故事、学校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诸多重要侧面。称其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未尝不可。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除了展现他们的研究,更有一些坊间的学术八卦,比如沈原在推动期刊《社会学研究》改版过程中曾被老一辈学者批评,被认为刊登的论文越来越看不懂。而当年持这些批评意见的学者并不少。在这背后反映的社会学在学科化、专业化过程中不同理念的冲突。 尽管《重建中国社会学》的副标题是“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口述内容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1979年前。无论是研究社会学的学科史,还是了解一门学科,抑或了解读书人在上个世纪的个人史,《重建中国社会学》作为一种文献都可提供参考。当然,遗憾也是有的。不知这其中的邀请和沟通过程,也不知是否有研究领域方面的平衡考虑,有的讲述质量就比较一般,而讲述者也并未包括孙立平、郑也夫和郭于华等同时期的社会学家。 非虚构 《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 作者:[英]皮尔斯·保罗·里德 译者:胡萌琦 版本:见识城邦丨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3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何也 “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到底是什么样的绝境,会让幸存者立下如此的“恐怖协议”?距今近五十年前,一架租用的从乌拉圭飞往智利的517号“仙童号”飞机遭遇风暴,在安第斯山脉坠毁。因为这场事故,机上45位乘客中,21位当场丧生,剩下的幸存者中,有8位在逃生中遭遇雪崩丧生,只有16位最终走出雪域。 然而,当这些乌拉圭青年整整经历了72天成功走出安第斯山脉的故事登上世界各地的报纸,人们得知幸存者吃了遇难者的尸体时,他们遇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西班牙一家报纸甚至将“食人族归来”作为报道的标题,该书的作者皮尔斯·保罗·里德第一反应是“有点儿恶心”。但在见到幸存者之后,里德意识到应该将真相公之于众。 里德在书中描述了关于“食物”的可怕“细节”,这些对事件的真实还原令幸存者感到不适,他们不希望自己被描写成“野兽”,他们担心这本书按照这样出版,自己会在街头被人用石头砸死。但最终,该书的出版大获成功,还被拍成了电影,没有一位读者谴责幸存者当时的做法。显然,该书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冒险,渗透在书中的真实和绝望,让这个生存故事变得更加可读。对于当下身处于疫情之中的人们来说,这本书更加具有现实关照的意义。 ' s8 f7 t1 M3 a. s" @: P) \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