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和《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从三千余年的道学史来看,“易学”与“道学”息息相关,皆源自大道,并互为依存,本是同根,故能相通。 定律1:祸福相倚 根据《易经》的发展规律,“泰卦”之后,紧接着就是“否卦”。两者卦象有什么深意?“泰”即“和谐安定”之意,是好的寓意,而“否”表示“否定”或者“坏”的意思,所以“泰”与“否”,正好相反。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处在顺境中,要懂得居安思危,因为有可能接下来就会是“否”,意味着走下坡路,会遇事不顺。 反观《道德经》中的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它讲的是一个老者失马复得,人们纷纷前来道贺,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好事。后来他的儿子从马背上摔下来,人们纷纷前来安慰,但是他也不认为这是坏事。所以并不感到悲伤。几天之后,官府前来征兵,他的儿子因摔伤而没有被征走。这则故事很好得诠释了老子的观点。由此可见,福和祸没有绝对的界限,为祸福而快乐或悲伤都是不明智的。 对于灾难和幸福都需“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任何幸福的背后都潜伏着灾祸,但是灾祸并不是永远存在。福祸相倚,风水轮流转,看开了,心中自然豁达。反之,固执一念,本来是善的东西也会变成妖。 定律2:损余补足 《易经》的损卦后面,就紧跟着益卦。阐释了损益的哲理,先损后益,先益后损,损而益之,益而损之。其实这些都是天地造化的调整和均衡能力。 在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对这个进行了更好的解释,并将其高度概括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揭示了人道与天道正好是相反的。天道是让多余的去补充没有的,而人道是让不足的去补充有余的。那么所导致的结果就会是:有余的更加有余,不足的更加不足。 历朝历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财富、权力迅速急剧集中在少数贵族手里,让百姓没有任何机会,这种不公的社会现象,会产生极大的怨气,也会成为社会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马云很有钱,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这些钱并不是我的,只是社会暂时交给我管理而已。如果你把这些钱都当成自己的,那你就完蛋,倒霉就开始来了。”所以说平衡之道,为万物才能共生。 定律3:过犹不及 《易经》中的乾卦,最能表达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一开始是潜龙勿用,到利见大人,终日乾乾,到达巅峰飞龙在天,最后发展过头,则演变成亢龙有悔。 这与《道德经》中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味着最好的处事方式是保持“中道”。为何要守中?因为“中”才是最佳状态。做人做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一个人勤奋是好的,但劳累过度,就会损伤身体,过犹不及。为人处世,话说过头了,则给自己招惹是非,所以贵在守中。 《易经》和《道德经》的智慧,很多人虽没特意去研究理论,但在实践中,已经灵活运用,并悟懂了很多人生哲理。
8 R! V( a; C8 c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