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 01天 6月7日 也就是下周一 2021年全国高考正式开考 一千多万高考生将执笔为刃 在考场上一较高下 与此同时 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 每年高考前后 都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这些高考诈骗套路你都了解吗 一起来康康…… 01 网售“高考答案”? 2021年5月,安徽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 今年3月,犯罪嫌疑人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高考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试卷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诈骗安徽、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骗取钱财10余万元。 目前,黄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02 高科技作弊器材 近几年,作弊器材五花八门,从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频隐形耳机,再到调频手表与“枪手”遥相呼应…… 随着6月高考季的来临,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兜售作弊器材,宣称只花千元就能轻松考过,诱导考生作弊。 提醒 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相关部门提醒考生,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违法犯罪,切勿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自毁前程,追悔莫及。 03 高考枪手? 2019年12月,在某国家教育考试中,两名助考团伙人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替考被发现后,两名助考团伙人员竟行贿监考老师对警方隐瞒实情。 近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判决结果: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提醒 对于参加高考替考的“枪手”学生,一律按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一定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04 招生内部指标? 2020年5月30日,受害人陈某某在某网站上认识一名叫陆某超的男子,该男子称能帮助受害人的孩子录取到更好的学校。 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某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言。之后,陈某某陆续向陆某超支付7.8万元,结果不但没有录取,反而人财两空。10月8日,民警将嫌疑人陆某超抓获。 提醒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 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 花钱“打点”、“保留名额”等都是骗子们的话术,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等等的,一律不要相信。 05 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骗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等,公开叫价。 实际上,教育部门是进行网上录取,不会私下打电话。 提醒 考生及家长应该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谣言。 06 警惕“山寨版”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20年高考结束后,有广西家长反映,原本打算在微信中搜索广西招生考试院的公众号,但输入关键字后搜到的却是一个由个人注册的“山寨号”。 记者向广西招生考试院核实后得知,名为“广西招生考试网”的微信公众号并非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开设,系被个人抢注名称。 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大量山寨公众号。如:“河南招生考试”“山东招考官网”“山东招考办公室”等均为个人或辅导机构注册。调查发现,这些山寨、高仿微信公众号的背后,已形成了一套产业链,他们通过发布虚假招生政策等博取关注,再售卖虚假答案、高额培训课程等牟取暴利。 提醒 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询核实。 总而言之 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 但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 凡是涉及钱财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避免上当 如果不幸被骗 一定要保留好证据 及时报警 预祝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 旗开得胜 金榜题名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