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湘西某小学组织爱心捐款,因未完成6元捐款“任务”,十几名学生被要求站成一排,老师拍视频发至家长群“请家长支持”。深感愤怒的家长将视频发至社交平台,瞬间引发热议。目前,当地教育局已对涉事老师行政记过处分,该校校长也被就地免职。 爱心捐款,本该自发自愿,即便学生因忘记或其他原因未参与,老师也不应以此为由为难乃至惩罚学生。然而,涉事老师不仅要求学生罚站,还录视频“公开示众”,行为已然十分不妥;被家长质疑后不仅不道歉,还辩称不是“罚站”是“提醒家长”“德式教育”。可是,将爱心捐款变成“人人6元”的“强制任务”,这是哪门子的德育?不顾学生幼小心灵、人格尊严,以变相体罚“绑架”家长,又哪有师德可言?当地教育局及时处理、态度鲜明,也希望这一反面案例能被广泛引以为戒。 话说回来,这已不是“罚站拍照”之类羞辱式惩戒第一次引发争议。今年3月,几名学生因未按要求完成作业被罚站讲台,数学老师将之拍照并传至家长群。虽然相较于“催捐”,因“未按要求完成作业被罚”稍显正义,但“公开示众”的方式仍让家长质疑“做法不妥”。 究竟是家长“太玻璃心”,还是老师欠妥?事实上,老师进行一定的“教育惩戒”并无不可,家长也都支持理解,但前提是“确有必要”,原则是“方法适度”。今年3月起正式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首次定义了“教育惩戒”概念,以及进行各类惩戒的情形,其中也包括“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 进一步看,非必要罚站和同时拍照转发这样的方式之所以被某些老师频频采用,可能还在于手段的“简单性”与结果的“有效性”。无论是“捐款”还是“作业”事项,手指一动、简单一发,可能是比私下逐个问明情况、动员劝说等省时省力许多,也更容易让人“长记性”。然而,教书育人该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老师眼里只有一项项教学目标,只是将学生当成实现目标的“工具人”,为此甚至为难孩子、伤害孩子,那无异于本末倒置。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严重的职业“懒惰”。尽管这样的行为是少数,但影响极其恶劣,极大败坏教师群体的形象。 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一位教育家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以学生为本,言行有度,才能让万千幼苗健康成长。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