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居民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是9.3克,远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成年人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克的标准。”5月24日,在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实践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张兵指出,虽然从2000年开始,我国居民盐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距离推荐摄入量仍然有一定差距。 作为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调味料,盐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钠在人体中具有很多生理作用。但摄入过量,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多项研究明确指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营养学会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再次强调了我国膳食因素中高钠摄入的危害:高钠饮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因素,占比17%。 为了提倡减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都提出了“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的目标。但减盐并不简单,可以说这是一项“综合工程”,从国家政策、到食品工业、到餐馆食堂,再到老百姓自己的餐桌,都需要建立减盐的意识并付诸实践。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指出,针对中国食品的美味、健康、方便、安全这方面的需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一条就是适当的把盐、糖、油要降下来,不但降下来,风味一定还要更好,这对食品科技的水平是个考验。也要求食品工业领域寻找到减盐并能保持食物风味的方法。 在政策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食品营养处处长徐娇则表示,完善营养标准体系是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与国民营养计划实施的重要步骤。各地区要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在辖区全面推广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食堂建设工作,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未来将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合力推进重点工作;启动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各地探索建设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学校建设和营养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体系。制定《食品工业减油、减盐、减糖应用指南》《以家庭为基础的肥胖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指导》等,以标准科学指导合理膳食和“三减”落地实施。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可能的减少食盐摄入量,这是减盐工作中重要的一步。张兵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盐的来源除了调味品食盐外,还有酱类和其他调味品。虽然人们的健康生活理念有所提高,但吃咸菜等传统食盐方式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为此,要加强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盐意识。 此外,张兵还建议,要建立常规性的食盐和钠的消费量监测体系;开展餐饮预包装食品减盐技术和策略的研究;推进餐馆、食堂、食品工业减盐政策;创建减盐的良好支持性环境等,以达到科学减盐的目的。
: c2 H2 r S% r5 u9 ]& f2 N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