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星期五,书评君的福利派来啦! 郁热沉闷的南方小镇,安静的聋哑人约翰·辛格成了众人倾诉的对象:贫家少女、黑人医生、狂热工人、咖啡馆老板……每个人都从哑巴那里获得了慰藉,可他的孤独,却没有谁能够消解。 本周推荐给大家的正是来自卡森·麦卡勒斯的旷世杰作《心是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在23岁时写下了这本位列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的长篇处女作,如同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那句“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一样,《心是孤独的猎手》也有一个伟大的开头:“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在一起。” 《心是孤独的猎手》 本周福利 《心是孤独的猎手》 前方预警,福利来袭 卡森·麦卡勒斯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十七岁时,本来打算去纽约学习钢琴的她改变主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夜校学习文学创作。二十三岁那年,麦卡勒斯发表了《心是孤独的猎手》,轰动美国文坛。麦卡勒斯一生备受病痛折磨,因十五岁时患风湿被误诊、误治,她经历了三次中风,并在二十九岁时瘫痪。无论生活还是作品,孤独、孤立和疏离始终是麦卡勒斯的主题。 热爱音乐的少女米克、沉默困惑的咖啡店主、脾气暴躁的狂热工人,以及苦闷绝望的黑人医生……还有其中一位哑巴辛格,以及他唯一的朋友,另一位哑巴安东尼·帕罗斯,他们的故事构成了《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全部。 辛格与米克。 辛格是个银雕工匠,瘦高个。单从眼睛里就能看出来,这个人很是聪明、机敏,无论何时他都把自己捯饬得干干净净,穿着素净又得体,眼神冷淡又温和,就跟猫一样。辛格总是跟安东尼·帕罗斯——安东尼·帕罗斯是一个体态痴肥、行事恍惚的希腊佬——谈天:他用双手快速摆出一连串的哑语文字,脸上满是期盼,灰绿色的眼睛闪闪发亮。 米克是个瘦高个子、浅金色头发的孩子,一个年纪十二岁左右的女孩。她喜欢唱歌,热爱音乐,十分渴望能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比夫是纽约咖啡馆的店主,他或者站在收银台后面,面无表情地守着场子,手肘撑在吧台上,用大拇指摁压自己长鼻子的鼻头,或者弯腰倚靠在吧台上,仔细读晚报。 布朗特总是讲某些令人感觉不快的政治话题,他的个子很矮,宽宽的肩膀像是体操平衡木一般。蓄着一小撮乱糟糟的八字胡,像是为了参加化装舞会而专程贴上去的。胡须下方,他的下嘴唇鼓鼓的,似乎像是被黄蜂蜇了一口。脑袋很大,可脖子却是既柔软又纤细。科普兰则是一个高个子黑人医生,他那对厚嘴唇看起来几乎是紫色的,那头灰白的头发,紧紧贴在头皮上,仿佛一顶羊毛毡帽,戴着银色眼镜框的眼镜。他痛心黑人群体的麻木与懒惰,希望黑人能享有跟白人一样的权利,提倡黑人种族优生优育。当他们将彼此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布朗特与辛格。 作为该书的译者,文泽尔提到,《心是孤独的猎手》整本书译成中文接近三十万字,连同书名,“孤独”这个词总共只出现过十七次,大部分都是作为心理描写,或者形容某项具体事物比如“黑人音乐”时才出现。 但事实上,麦卡勒斯一生都在写孤独,她以独特的手法写尽美国南方小镇的那种沉闷与漫长的气氛。被烈日灼伤的街道、逼仄的贫民区、午夜的咖啡馆,在麦卡勒斯的故事里,没有一处地方不是孤独的,生活在这些场景中的人们,带着各自的绝望徘徊、挣扎,孤独像影子一样无法摆脱。 在文泽尔看来,麦卡勒斯式孤独与卡佛或者布考斯基的做派截然不同,既不简洁也不肮脏,仿佛某种无形压制所带来的难以挽回后果。作为麦卡勒斯式孤独的标志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雏形《哑巴》是自1937年起开始创作的,该书首次出版于1940年。这之后,麦卡勒斯还创作了《伤心咖啡馆之歌》《婚礼的成员》《没有指针的钟》《金色眼睛的映像》等。
# I2 A0 U, f2 J. f4 I,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