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714|回复: 1

家长孩子苦作业太久,教育部“作业十条”能强力减负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5-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
    家庭的教育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对于孩子品性的教育,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这应该成为家长们的“自觉”,而不应该成为“被动”或者“硬要求”。
    文/俞杨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
    十条举措,强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日前,教育部官网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
    “作业十条”发布后引发社会热议,家长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学校能落实吗?能先解散家长群吗?为什么越减负越累?
    针对作业老大难问题,中国新闻周刊邀请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聊聊家长最关心的那些事。
    “学习负担更多是校外培训强加的”
    中国新闻周刊: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其他年级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平均不超过90分钟……将作业时间量化,如何避免导致僵化?
    梁挺福:那就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
    首先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掌握一个布置作业的定量。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各科作业,保证自己按时完成作业。
    其实这对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能够培养起孩子的时间观念,尽量避免“磨洋工”的出现。
    中国新闻周刊: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随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继进入中高考,这些作业会不会成为新的负担?
    梁挺福:会不会成为新的负担,最终要看学校的落实情况。如果学校能够做到合理安排科学探究和艺术欣赏项目作业,并不会成为新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与传统考试科目出入很大,部分老师、家长和同学可能暂时无法理解,从而消极应对,只为了应付交差,这和最初设立这些项目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并且,如果双方配合不好,确实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新的负担。
    当然了,合理配置不同类型作业的初衷是好的,希望中小学生在课内学习之余,能更多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眼界与视角,能够从中找到学习生活的乐趣。
    科学探究也好、体育锻炼也罢,抑或是艺术欣赏、社会劳动实践等作业,对于课内的学习都是相得益彰的。在多种类型的作业过程中,学生会收获很多,比如探究的能力、学习的乐趣、强壮的身体。这些作业,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自信,最终收获成长和成绩。
    中国新闻周刊:严禁校外培训作业被提出,作业从校园内外溢到校外培训班,主要原因在哪里?
    梁挺福: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杜绝“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问题的出现。
    之所以作业从校园内外溢到校外培训班,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目前学生身上的学习负担,其实更多的是过多、过度的校外培训强加的,甚至是对校外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校内的学习。
    其二,很多家长的认知中,学习的主要目的仍是升学,没有好的成绩升学就会处于劣势。校内减负,势必会促使很多家长将目光投向校外培训。
    因此,在校内减负的同时,必须要强调校外的减负,否则只是“沾头不顾尾”。
    “取消跟手机相关的作业利大于弊”
    中国新闻周刊:解散家长群,取消跟手机相关的作业,家长们“当务之急”的呼声合理吗?
    梁挺福:有其合理之处。
    家长群的定位,本应是建立起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好地实现家校共建。但是在现实中,它已经成为家长被动承担更多教育教学责任的“帮凶”。一个班级甚至有几个群,使得本应该再简单不过的家校沟通,变得更加复杂。
    解散家长群,取消跟手机相关的作业,旨在希望老师能够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正常渠道。毕竟接受校内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不应该由家长代为转达、监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小阶段的学生,是可以正常理解老师的作业、要求,甚至是叮嘱等内容的,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信任。
    至于取消跟手机相关的作业,利大于弊。首先,能用手机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确实是少数,还有大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忙等原因,下班后未必还有精力进行辅导;其次,考虑到留守儿童家庭,这些孩子家里可能只有老人,不会使用电子产品,更无法在手机上指导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中国新闻周刊: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是否也应给予家长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比如检查作业完成与否,有能力教又想教……
    梁挺福:完全可以的。孩子的教育,其实不只是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也很关键。家庭的教育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对于孩子品性的教育,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这应该成为家长们的“自觉”,而不应该成为“被动”或者“硬要求”。
    相信很多时间充足的家长会去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辅导作业。即使没有硬性要求,家长们也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
    不强加,尊重家长的想法与意愿,相信这是大多数家长能接受的。
    中国新闻周刊:在作业这个环节,孩子、家长、学校应分别承担什么角色?
    梁挺福:在作业这个环节,主要还是孩子和老师的沟通,家长和学校起到辅助作用。老师上课讲授的知识,孩子通过作业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才能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学校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三个角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家长不能理解为可以不管孩子了”
    中国新闻周刊:针对作业负担,此前教育部和各省市都出台过相关规定,此次“作业10条”的意义是什么?
    梁挺福:此次的“作业十条”,不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范围,而是把作业的量明确具体地划分出来,下一步需完善一些实施细则,那么为孩子减负的初衷才有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不少家长觉得,规定是一回事,学校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梁挺福:不允许家长代劳学生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是很好的,但是家长不能理解为自己就可以不管孩子了。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学校应该是共同发挥作用的,家长不能简单地将学校要求家长的事情(比如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当做是来自学校的负担。孩子的教育中,该家长承担的部分还是要承担。
    就作业而言,批改作业是学校老师的工作,的确是不可以转交给家长去完成的。
    但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关注,比如关注一下孩子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的情况怎么样?学习的短板在哪里?便于及时和老师沟通反馈,共同为孩子的学习“保驾护航”。
    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合理范围内),不能简单理解为“学校强加给家长的负担”。
    中国新闻周刊:出台了若干规定,但是老师、家长、孩子都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梁挺福:没有理清楚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家长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这个问题也与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度焦虑有关系。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关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
    家庭教育,应该侧重关注孩子的人格、身心健康,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世。
    但是,一旦将本应该属于学校教育的内容强加给家长,或者是将本应该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强加给学校,抑或是将本应属于校内教育的内容交给“校外培训”,势必会让家长、学校、学生都“不堪重负”。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1-28 13:27 , Processed in 0.307702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