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4382|回复: 1

[健康知识] 什么叫大量喝酒?医学上的暴饮,国内酒场上“都不够滋润嘴唇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5-2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
    争议:张恩华生前有没有大量喝酒?
    著名足球运动员张恩华在48岁生日宴后第二天猝死令人痛惜,而事件本身也引发广泛关注。
    现在,事件焦点似乎集中在张恩华生前在他自己的生日宴上有没有大量饮酒,以及是否因大量饮酒致死的问题上。
    目前,坊间流传的有两个说法:
    一个是来自体育自媒体“西北望看台”的消息,称:
    据悉,张恩华在这次饭局中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当时意识清醒,走路也没有问题。结束饭局后有去朋友处继续。在结束酒局回家后,家人发现张恩华出现了休克的情况,而后拨打120。急救车到来后,对张恩华进行了心肺复苏等急救程序。到医院后又进行了全力抢救,但最终无力回天。
    意思是说,张恩华不仅在生日宴上“喝了不少酒”,完了还赶了第二个酒局。
    即在当晚喝了两场酒,并且在回家后(不久)就出现了“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一个是沪上媒体《东方体育日报》关于“张恩华因在庆生宴当晚饮酒过量导致突发心梗去世,此说法为谣传”的报道。
    而此所谓辟谣,引用的也提供了直接证据的“官方”信息,而是“张恩华的工作伙伴王超”的个人“看来”:
    据张恩华的工作伙伴王超透露,当晚,张恩华并没有喝太多酒,晚上22点多便结束聚餐回家了。第二天下午2点多,发现张指导有异样,随后拨打120,但救护车到来时,人已经走了,法医诊断是心脏骤停猝死。
    就是说,在王超看来,张恩华“并没有喝太多酒”,也不是喝完酒回家后不久就出现“状况”,而是在第二天下午突发心跳骤停而猝死。
    比较以上两个说法,有些信息仍难辨真伪。
    但是,相对而言,“王超”所说“第二天下午2点多,发现张指导有异样,随后拨打120,但救护车到来时,人已经走了,法医诊断是心脏骤停猝死”的说法更符合医学逻辑。
    “王超”作为一个医学外行不可能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编出符合医学逻辑的这段话。
    至少,这个说法比网上传言张恩华死于大面积心梗的说法更可信。
    因为,我们知道,心梗是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尽管,在没有冠心病史,没有获得过冠心病诊断的人也有可能发生急性心梗。
    但是,急性心梗更多发生在有冠心病的人。
    关键是,张恩华作为一个优秀的前职业足球运动员,退役后仍在从事与职业足球运动相关的工作,日常不乏剧烈运动。
    而且,据说,张恩华还是健身房的常客,经常做剧烈健身运动。
    这样,基本就可以除外张恩华原本存在隐匿冠心病的可能。
    因为,在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如果患有冠心病,根本不可能藏得住(不表现症状)。
    比如,为了“挖”出那些隐匿的冠心病,医学上就使用“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来增加冠心病诊断的灵敏性。
    “运动负荷试验”的原理就是在让疑似冠心病患者逐级增加运动强度,直到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或者达到次最大可耐受运动强度来看到底有没有冠心病。
    因此,像张恩华这样日常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基本上就可以表明他不会有冠心病。
    没有冠心病也就不会有急性心梗,遑论“大面积”。
    而心跳骤停则不同。
    我们知道心脏是一个电气化肌肉泵,即使没有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只要存在心电异常这类功能性心脏问题,只要驱动心肌节律性收缩舒张的电信号产生或传导出现异常,也可以随时发生心律失常,有时候“突然断电”就会发生心跳骤停,得到及时有效心肺复苏,几分钟内就转化成心源性猝死。
    再者,心脏即使完全健康,某些因素作用下也可以导致心跳骤停。
    比如,“热死”——热射病死亡,“冻死”——过度低体温死亡,本质上都是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
    另外,血液电解质紊乱,某些毒素(化学物质)也可以导致没有心脏病的健康人发生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
    而酒精,尤其是大量饮酒(虽然少量饮酒也有可能,但几率低一些)正是已知的可以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的“毒素”物质之一。
    这一点早已经过大量证据证实,毋庸置疑。
    重要的是,酒精诱导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不一定仅发生在喝酒后,即使酒精已经完全从体内清除掉的第二天仍有可能。
    因此,尽管心跳骤停可以完全没有任何诱因;但,假设张恩华在生日宴当晚确实有大量喝酒,那么,诱发诱导心跳骤停的可能性就更大。
    现在的情形时,即使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张恩华的死就是由大量饮酒导致的;但,同样没有证据证明,张恩华的死与大量饮酒无关。
    而“王超”有关张恩华生日宴当晚没有大量喝酒的辟谣大概率并不成立。
    主要的原因在于,“王超”并不了解什么是“大量饮酒”。
    甚至,在“王超”看来,说张恩华生前有大量喝酒就是一种污名化言论。
    什么是大量饮酒?
    此前,我就多次说过,在以高度白酒作为主要酒精饮品的中国酒场(社交性饮酒)文化中,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谓“适量饮酒”。
    凡是上酒桌的人,他们意识中认为的“少量饮酒”或“适量饮酒”在医学语境下都是大量饮酒,甚至暴饮。
    关于喝酒的量度问题,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
    适量饮酒是指适合饮酒的人,男性每天喝酒不超过2标准杯,女性不超过1标准杯;
    “适度”饮酒则是从喝酒长期效应来说,以通常不会造成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即不容易喝出酒瘾的角度说,男性在任意一天喝酒不超过4标准杯,每周不超过14标准杯;女性任一天喝酒不超过3标准杯,每周不超过7杯,叫“适度”饮酒 ;
    (长期)大量饮酒,是指长期超过上述适度饮酒水平;
    暴饮,是从单次饮酒来说,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导致在约2个小时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BAC)水平达到80mg/100ml,即醉驾最低标准的水平。
    这在女性,大致相当于在2小时内喝4标准杯;男性大约相当于喝5标准杯。
    “标准杯”,1标准杯指含14克纯酒精的任何含酒精饮料(酒)。
    人们最为熟知的含1个标准杯酒精的酒是1易拉罐(355ml)的“普通啤酒”。
    “普通啤酒”的意思并不是指一般啤酒,而是特指经典的含5%酒精浓度的啤酒,是相对于淡啤或轻啤的一个酒精浓度概念。
    这样,我们以易拉罐装的“普通啤酒”为1标准杯标准,男性每天喝超过2易拉罐,女性超过1易拉罐,就超出了适量饮酒的水平;
    每周,男性超过14易拉罐,女性超过7易拉罐,就属于长期大量喝酒;
    而男性单次超过5易拉罐,女性超过4易拉罐,就属于暴饮。
    这就叫暴饮?搞笑了吧,都不够滋润嘴唇的
    说到这里,经过长期酒精考验的“战士”们或许忍不住跳起来:
    每次喝5易拉罐普通啤酒就叫暴饮了?
    搞笑了吧,你。
    这都不够滋润嘴唇的呢。
    是的。
    医学上的暴饮,在国内酒场上的确“都不够滋润嘴唇的”。
    在国内,但凡上酒桌,几乎就等于暴饮。
    这也就难怪,“王超”认为说张恩华大量饮酒是在扣不光彩的帽子了。
    1瓶红酒,3两50度白酒,5易拉罐普通啤酒,都属于暴饮
    我们将抽象的标准杯换算成人们常喝的不同种类的酒,来看看什么叫暴饮。
    只需要在一场酒局上喝一瓶750毫升装的12度红酒,3两50度白酒(或2.7两53度茅台),5易拉罐普通啤酒,都够上暴饮的水平。
    酒桌上的你,你们,有哪一次没有暴饮吗?!
    张恩华,作为当晚生日宴会上“众星捧月”的寿星佬,没有喝到1瓶红酒吗?
    不会吧。
    因此,不管张恩华之死与喝酒有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王超”关于张恩华当晚没有大量喝酒的说法实际上是以谣辟谣。
    $ `6 A! K3 A. \3 w- F6 f" X' x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5-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6-2 20:23 , Processed in 0.283695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