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4621|回复: 1

[育儿心经] 11岁哥哥牵着妹妹跳楼,只因以为不会死,欠孩子的“死亡教育”该补上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4-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昨天CC学校要求孩子们画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
    (忽略CC的灵魂画风以及灵魂书写)
    接CC放学的路上,听到好多小豆丁天真地发问:
    妈妈,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为什么要扫墓?是给死去的人扫墓吗?
    人为什么会死?
    当孩子问及死亡时,我们总习惯性地编造各种美好谎言来掩饰,比如:
    变成天使飞走了;
    去很远的地方了;
    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TA睡着了,要睡很久很久。
    一直以来,在我国传统教育的概念里,谈之色变的除了“性”,大概就是“死”了。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知道,等孩子长大自然就会明白了。
    真的是这样吗?现在的孩子见识越来越广,心理成熟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在各种获取信息的渠道中,其实孩子早已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死亡”。
    近些年,孩子自杀、自残的现象趋于低龄化:
    河南平顶山一个13岁孩子在1小时内相继跳楼2次,消防员前脚刚刚阻止,后脚孩子就又再次跳楼。
    河北邯郸市一位11岁哥哥牵着妹妹的手,从家中4楼楼顶跳下,两个人均受重伤。女孩儿说:“哥哥说在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死,便拉着我的手从楼上跳了下去。”
    因为死亡教育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
    儿童精神病学临床教授说“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讨论相关的话题。帮孩子在接触死亡前了解死亡,更有助于逐步奠定心理基础。”
    当孩子提出疑问的时候,如果用天使、星星、睡觉等等答案来回答,虽然可以堵住“孩子的嘴”,封住“孩子的好奇”,但如此“美化”死亡的回答,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误解。所以这些几种含糊不清的搪塞说法,都是不可取的!
    “死了就是睡着了”。
    这是我们小时候听到最多的一个说法,也是不知道如何解释时,安慰孩子的一个常用说辞。
    但是你知道吗?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之后,孩子真的会认为睡着=死亡,从而害怕睡觉,害怕一睡不醒。
    “死了就是再也看不见了。”
    读到白雪公主的母亲去世了,孩子问你:“什么是去世?”如果你简单地回答,就是再也看不见妈妈了。这也就相当于传达给孩子:看不见就是死了。
    对于还不明白看不见不等于消失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以为消失不见=死亡。这么解释不但会让孩子会错意,还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严重的分离焦虑,毕竟生活中“看不见”妈妈的机会太多了……
    死亡就是去了天堂/变成星星。
    原来死了可以变成天使就可以飞了、死了可以变成星星眨呀眨…….这会让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一件美好的事。
    这些美好的东西会让孩子所向往,当孩子说出:“妈妈,我也想变成天使,我可不可以快点死啊!”你说可怕不可怕!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死亡教育。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发生,而我们关于死亡教育仍处于空白期。孩子的好奇心极强,越是未知的、神秘的、不知后果的事,他们越愿意“以身试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对全市8个区,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做过一项调查,显示24.39%的孩子曾有过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占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做过自杀计划,1.71%的孩子自杀未遂。
    台湾教育专家张淑美说:孩子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影响一生。与其让孩子在探索中被动“认识”死亡,甚至在孩子出事后沉浸在悲痛中,不如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就进行死亡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1、尊重生命 正视死亡
    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晴雨表,他们只是看着我们,就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很多孩子连死亡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会抵触、就会怕呢?因为我们日常对死亡的态度,他们尽收眼底:
    孩子会从你的表情、语气、言辞中捕捉到:如果说到死,大人都不开心,不能谈论它,他一定是坏事,一定是可怕的、不好的、所有人都不喜欢的。
    所谓“莫名的恐惧”,皆是从大人那里接受到的暗示。所以,我们自己先不要把死亡妖魔化。时机到了,不需要逃避、闪躲,我们只需要简单、清晰、不情绪化地解释给他听——什么是死亡。
    2、告诉孩子 什么是死亡
    死亡教育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们本身就可以接纳生命是有始有终的,那么和孩子谈论的时候,就会更加坦然。
    匈牙利心理学玛利亚·耐基,研究了数百名3-12岁儿童后,将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分为三个阶段:
    0-4岁懵懂期
    4岁之前,孩子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死亡,如果孩子问到了,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粗浅的解释。国外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越能理解和接受死亡。一个可能的因素就是,受教育高的父母,会在适当的机会,通过清楚的解释生物学,来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生活中每一个时机都是合适的,通过孩子看到季节更替、花草凋零、身边的小宠物死亡、亲人离世或新闻里的悲惨事件……这些都是跟孩子探讨死亡的最好机会。比如植物:
    比如动物:
    尽量保持简单的、简洁、科学的方式,使用准确的术语,描述生命自然发展的周期。平时也可以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生物馆,从科学的角度,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一场自然规律。
    5-9岁感受期
    5岁之后,孩子基本已经了解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他们开始关心人死后,去了哪里?变成什么?最好的解释就是提供具象的描述,最好将死亡解释为功能的变化:
    那只蜘蛛死了,它就不能再走了,不能再织网了。
    人去世后,就会停止呼吸,他的眼睛看不到、他也不能说话、也不会有任何感觉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困了睡觉,这样解释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另外,这也是孩子们对“死亡”最懵懂,最可能跃跃欲试的一个阶段。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都为了丁点小事选择轻生?
    有些孩子以为跳楼、自杀不过是游戏,不会真的死,有些孩子只是想吓吓父母而已,不知道这样做真正的后果。
    还有孩子认为死是一种解脱,死了就不用写作业,挨爸爸妈妈批评……
    正是因为对生命认知、死亡教育的匮乏,才有了对“死”的不在乎和轻视。所以这个阶段,除了解答孩子对死亡的疑惑,还要注重生命教育。
    告诉孩子,死并不是解脱,而是为了眼前这个小难题,失去了所有:你爱的人(爸爸妈妈、朋友同学);你喜欢吃的美食;爱去的游乐场;想去的地方、想成为的人……如果死了,这一切都没有了,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让孩子对死亡有所敬畏。
    9岁以上成熟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充分理解了死亡,且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性的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经历,明白生命不可逆,接受已失去的,不必担心死亡什么时候会来,只需要每一天开心的认真的生活,爱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转移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上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天大的事情也没有必要以死相博。哪怕是犯错、失败、不顺心,于生命的长河而言不过是天上的一颗星、海边的一粒沙,渺小而微不足道。
    3、借助科学或绘本,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如果你不知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时,不妨从“死亡绘本”入手,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彭懿先生曾说,经典图画书可以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
    许多我无法跟CC言说的感受,有时候读一本绘本,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就是如此神奇。就在这个清明节,请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但爱不会消逝。
    1 D) \9 n( A) \, k0 Z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2-22 22:21 , Processed in 0.292247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