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23094|回复: 1

[育儿心经] 孩子经常输不起,时不时玻璃心,到底缺了什么变得如此脆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1-3-17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
    前段时间,我朋友所在的小区,三名10岁的女孩一起离家出走。当天晚上,几乎出动了大半个小区的大人们,都在找那三个小女孩。
    直到晚上11点半,才找到第一名小女孩,然后从她口中得知另外两名孩子的下落,至此,三个女孩才平安回家。
    我问朋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离家出走啊?朋友说,就是三个女孩的阶段性考试成绩不好,那天课堂上又在说话,就被老师教育了几句。
    我当时听完非常震惊。
    现在很多新闻报道,也总是时不时会爆出不少孩子压力过大,心理健康问题趋于低龄化,甚至还会做出极端行为。
    这一切都让我们无法回避来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首先,我并不认为就是现在的孩子更脆弱,人小的时候肯定是相对抗压能力差一点的,毕竟这和阅历和能力是相关的。
    而且我相信,以前孩子也会有这些脆弱极端表现,只不过现在的互联网让这些个案更容易被大家关注到。
    今天这篇并不是要比较,哪个年代孩子更脆弱。只是想分析一下,当代大环境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问题,我们一起引以为戒。
    1
    80父母压力大
    如果说孩子有压力,最大的来源之一肯定是父母。之前和一位社会学教授聊天,他分享了一个看法,让我耳目一新。
    他说,80后父母的确是更加焦虑的一代,这是有历史原因造成的。每一代的状态都是需要结合国家时运的。
    比如拿房子来说,60后/70后大部分都是单位分房或者动迁获得房子。但到了80后,很多人拼命一辈子可能才是勉强可以完成首付。
    这并不能说明60后/70后就更有能力,但因为大势让他们似乎更容易获得某些“成功”。
    而人都是有“损失厌恶”的,80后往上看发现,上一代人都有的东西,他们没有。于是潜意识就会更努力,想要维持住“现状”。
    我当时听完醍醐灌顶,当我们都在说做个“普通人”就好,但其实我们定义的“普通”可能就是意味着北上广一套房,但这本身就不“普通”了。
    哪怕任何一个已经算是挺成功的80后,因为从小到大的状态,会让我们这一代就是身处焦虑,更加焦虑。
    而正因为自己的“不容易”,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把这份害怕和担忧投射给孩子,于是,我们的孩子也就被父母的焦虑内卷了。
    而这个内卷一旦启动,周围的孩子也都这样,自然就是越来越内卷。
    这也是为什么,陈默老师会把现在的孩子比喻为生在“第三个笼子”里。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比喻,也是我一直提醒自己的,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反复提。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一个食物会进来,这个老鼠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
    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踩一下,电击一下,踩一下,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
    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我们现在的家庭环境养成的孩子就是这只老鼠,食物是物质生活,电击就是我们唯成功论的压力。
    2
    警惕慢性压力的累积
    要改变这个状态,家长的改变最关键。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能那么容易改变自己的。
    那么,最好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定期清理他们的慢性压力。
    慢性压力是相较于急性压力而言的,急性压力在压力解除后,身体就会恢复,比如期末考试前会有压力,但考完了,压力也就消失了。
    但现在很多孩子是每天无时无刻地处于一种持续的压力状态,期末考试是结束了,可能还有钢琴考级、PET考试准备、练习硬笔书法,等等等等。
    科学研究表明,反复的压力会对大脑产生巨大的伤害,影响掌管学习和记忆的海马体,大量释放皮质醇。
    而长期高水平皮质醇对于情绪障碍、思维敏捷性、海马体萎缩都有关。
    慢性压力的危害不在于压力的大小,而在于持续性,这会具有麻痹效果,让成人以为并不存在而忽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平时看似乖巧,性格稳定,也不大哭大闹,但却因为老师或者父母的一句话,而想自杀。
    很多大人会诧异,而这恰恰就说明这个孩子是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了,那句话并不足以让孩子放弃生命,但那句话是一切的导火索。
    3
    排解慢性压力的两大良方
    作为一名成人,都无法很好定义自己的压力状态,更不要说孩子了。
    关于孩子的心理疏导,我倾向于“把事情做在前头”,预防大于治疗。排解慢性压力有两大良方,很简单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推荐给大家。
    1、运动
    虽然我不愿意拿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年比,但有个事实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少了很多“疯”的机会。
    我们当年父母打骂也好,给我们压力很大也好,毕竟放学后石库门里疯跑、疯玩的那段时光,每天都还是有保证的。
    有研究证实,运动可以“烧掉”炎症,还可以增加重要区域(如海马体)的神经发生——新脑细胞的产生。它还可以改善情绪、认知和身体健康。
    现在大部分孩子从上了幼儿园开始就无法保证每天的玩耍时间了,基本上都是从幼儿园到下一个补习班再到家的状态。
    而很多幼儿园或者学校为了防止孩子打闹发生危险,甚至课间都必须坐在教室里,孩子释放慢性压力的途径一减再减。
    如果大环境暂时无法改变,我觉得父母就必须创造。
    从来没有什么“不得不”,尤其是如果这件事对于孩子的大脑甚至生命都会造成影响,我们总能有选择的。
    而且这个选择,也许只是少上一个补习班而已。
    2、联结
    和家人、朋友、社区保持联结,是对抗慢性压力另一个有效的办法。
    多聚会,多走亲访友,带着孩子去看一场比赛,参观博物馆。
    这些和真实世界的互动,人和人的互动,会激活大脑奖励系统,从而产生对生活的积极意义。
    人生在世,我们记住的永远都是那些和情绪相关的记忆。
    而通过真实交互产生的愉悦记忆,也许就是最黑暗时刻的光亮,让孩子觉得“人间值得”。
    今天的这些分享,希望我们都能认识到,压力也许就是“新常态”,但是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找到和压力共舞的方法。
    这一代的孩子也许并没有更加脆弱,但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肯定比上一代更加懂得心理健康,这就足够了。

    ) R$ a% }4 K+ F2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3-1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1-22 20:53 , Processed in 0.312924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