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办公室,被同事5岁的女儿团子圈粉了。 同事们看团子可爱,就过去逗她:“你觉得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团子眼珠一转说:“妈妈和爸爸都是圆,都占大部分。” 听完,我们一时没懂,都看着团子,团子就开始用手比划:“我是说,我的喜欢有这么大,是个大圆,爸爸、妈妈、弟弟都在里面,都是很大的小圆......” 我们都愣了一下:“怎么听着,那么像数学课上学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呢。” 团子妈笑了,说:“每次团子问她爸更喜欢自己还是弟弟时,她爸就给她‘画圆’,还唠叨个没完。” 这让我想起了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如果一个孩子话多、不认生、表达能力好,平时他身边一定有家长经常跟他说话。 父母爱说话,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表达能力,还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商和心理健康。 孩子的大脑发育有3个黄金时期,分别是:0-3岁,3-7岁,7-10岁。 对处于这些黄金时期的孩子来说,父母与孩子的聊天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商、情商。 聪明的孩子,是父母聊出来的 表姐家两个男孩,原本都爱说爱笑,但因为工作太忙,老大就送到奶奶家照顾。 1年后,4岁的老大被接回来时,竟变得“愣愣的”。不仅话少,而且用词都特别简单。 朋友了解后才发现,奶奶腿脚不好,很少带孩子下楼玩,平时又很少说话,经常播放动画片给孩子看。 原以为,动画片也在不断说话,同样有助于孩子学语言,却没想到,时间久了,孩子的表达能力竟然落后了。 实际上,孩子学东西,靠的是反馈。 经常对着电视的孩子,他们说完任何话,电视都没有反应,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也就没办法在头脑中把新词和实际生活的表现结合起来。孩子不会用,也就不敢用。 科学家还发现:电视每开1个小时,孩子从父母那里听到的词汇量就减少500-1000个。 可直接塑造孩子大脑的,正是父母的语言。 美国社会学家耗时2年半,跟踪42个家庭,选取1-3岁的孩子,记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聊天对话。 研究发现,脑力劳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孩子平均每小时能听到487句话; 而在福利院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少有家长和他们聊天,每天只能听到178句话。 到孩子们4岁前,在父母说话频次不同的家庭,孩子听到的词汇量差异,竟然高达3000万。 听到单词最多的孩子,智商有117,听到单词最少的孩子,智商是79。等到孩子们10岁时,研究人员回访时又发现,词汇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偏高。 这也证实了,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多少,影响着孩子的表达能力,也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商。 很多父母都知道,好学校是资源,学区房是资源,却很少意识到,父母的语言,也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是免费的。 父母积极的语言越多,孩子的心理越健康 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还讲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一次,她刚上电梯,就有男孩和她打招呼:“奶奶,您还没按去哪层呢!”她冲孩子笑笑说:“谢谢你,奶奶知道了。” 李玫瑾教授说,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孩子至少有2个家长在带。除了妈妈,肯定还有爸爸、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参与。 孩子参与的日常对话多,思维就更灵活,也更容易想得开。 朋友和丈夫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途中遇到点急事,等他们赶到幼儿园时,园中空无一人,只有孩子和老师在游戏室里聊天。 孩子看见爸爸、妈妈来了,颠儿颠儿地扑进妈妈怀里,委屈地说:“妈妈,你终于来了。” 朋友鼻子一酸,就在想要说“对不起”的瞬间,丈夫拦住了她,转头对孩子说:“哎呀呀,孩子,你看你多幸运呀,这么大的游戏室,就属于你自己啦!” 孩子一愣,竟然笑了:“对呀!爸爸,我告诉你,刚才老师还带我做游戏了......”一转身,孩子变得欢蹦乱跳。 一句简单的话,就让孩子学会了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把脆弱瞬间变成了乐观。 日本积极心理学家久世浩司研究发现,最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悲观思维的,就是对父母的悲观言行。 当父母先改掉悲观的口头禅,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孩子会更容易克服困难,养成乐观性格。 父母会说话,孩子更会表达 我问朋友:“你小时候喜欢跟爸妈聊天吗?” 她皱着眉头说:“我的妈呀,我最怕跟我爸聊天,无论聊什么,他都能给你落在好好学习上。” 一句话把我逗笑了,这不就是无数亲子聊天的缩影吗? 俗话说,聊天是门艺术,好的聊天技术,不仅能增加亲子感情,还能调动孩子的大脑思维,养出聪明宝宝。 1、少用封闭式提问,多提开放性问题 对父母来说,最难的可能就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聊天。 叶一茜为此就很苦恼。她曾经在微博上晒出和女儿森碟的聊天截图,配文说:和森碟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其实,只要把“封闭式提问”变成“开放式提问”,母女就可以聊起来了。 具体怎么聊呢?可以多借用5w模式,也就是who(询问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y(为什么)、how(怎么办),问一些敞开式问题,激发孩子的表达欲。 孩子:妈妈,我太喜欢《小猪佩奇》里的乔治了。 妈妈:我也喜欢乔治,我觉得他很可爱,你呢,喜欢他什么呢? 孩子:我喜欢看他跳泥坑。 妈妈:哈哈,他好像还跟谁参加了跳泥坑比赛是吗? 孩子:妈妈,是乔治爸爸,他还有一双跳泥坑的大靴子呢。 …... 还可以借用一些常用句式: “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你看完......有什么感觉?” “如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他说得很棒,一定别忘记表扬,告诉孩子,妈妈真为你骄傲。 如果孩子说错了,我们也可以耐心引导,但千万不要粗暴地打断孩子。 哪怕我们不加任何点评,只要我们始终把孩子当做对话中的主角,鼓励孩子去发散,孩子也会越来越勇敢地表达。 2、寻找生活中的小事,做话题拓展 前段时间,我和女儿看绘本《美丽女孩儿》。 看之前,我先问女儿:“你觉得美丽的女孩应该是怎么样的呀?” 女儿说:“像艾莎公主那样的。” “那你猜,别人眼中的美丽女孩,和你眼中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女儿主动翻开了这本书,我们发现里面有下河摸鱼的女孩、踢足球的女孩、认真做实验的女孩,还有坐在轮椅上打篮球的女孩…… 女儿说:“妈妈,这和我想的有点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 “她们不是公主,但她们都很勇敢,我觉得也很美。还有......” 女儿绘声绘色地讲了20分钟,我为她竖起大拇指:“你说的没错,美丽女孩有很多种,不单单指外表,乐观、勇敢、大胆,一样可爱。” 和孩子聊天,其实就是从日常小事延展开,在拓展孩子思维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 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做类似的拓展。 看《西游记》,看到启明星请孙悟空做官,可以告诉孩子,“启明星”现在叫“金星”,是一颗行星;孩子说阳光温暖,也可以趁机聊聊温度高低、聊光合作用...... 所谓聊天,就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不管父母知识储备如何,只要愿意,都能或多或少延伸出有意思的故事来。 3、给孩子讲故事时,鼓励孩子多“打岔” 很多父母虽然很愿意讲故事,但是很讨厌孩子“打岔”。 “我女儿总是打断我,说一些书里的情节。” “我孩子看见书里见过的汽车、房子,就用比划在哪见过......” 这时,父母就容易着急。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的作者,建议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鼓励孩子去发散,如果孩子自己没有想到,父母也可以帮着孩子“打岔”。 “如果金发女孩坐在熊宝宝的椅子上会发生什么?” “如果熊宝宝一家发现了女孩,会对她说什么?” “如果是你,会不会去坐那把椅子呢?” 我们不用在意讲故事本身的完整性。如果孩子能想象出一个新的故事,那孩子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培养优秀的孩子,其实和父母的经济地位、身份职位关系并不大,只要父母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多沟通、多引导,孩子就有机会收获幸福的未来。 良性的亲子沟通和互动,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都有着不动声色的巨大力量。 想让孩子聪明、健康,就让我们从好好和孩子聊天开始吧~ ( ]* L' V0 p3 o% [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