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快期末考试了,她有一天跟我说:爸爸,要是我都能拿A,能不能带我去滑雪? 我说:不管你考得好不好,只要你努力用心了,爸爸就会带你去滑雪。你的成绩是为了自己考的,不是为了滑雪,明白吗? ——凯叔 作者 | 李核桃 昨天晚上11点,我有事跟妹妹视频,无意中发现外甥还在学习。 他平常可是9点之前写完作业就不碰书了呀!怎么突然这么刻苦了? 妹妹说:「他想要辆平衡车,我告诉他:只要你期末能考100分,我就给你买。他这才来劲。」 外甥专心学习的样子的确令人欣慰,可我却隐隐担忧: 如果没有妈妈的承诺,他还愿意主动学习吗? 如果没有赢得平衡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禁想起教育专家尹建莉的话:「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 这种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而把心思放在如何得到奖品上。 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考出好成绩,这种方法不值得提倡。 物质奖励一时有效,但会消解孩子的长远兴趣 曾经我也是一个热衷于物质奖励的妈妈,慢慢发现这种手段一开始有效,后面就不行了。 疫情期间不上学,我让女儿每天背一首古诗,流利背诵下来就奖一块巧克力。 前两天女儿都能开开心心完成背诵,得到一块巧克力。 但到了第三天,她就不稀罕巧克力了,也不太愿意费心去背了。 我将巧克力换成她喜爱的软糖,她看在软糖的份上又背了三天,后来软糖也打动不了她了。 我不得不继续升级奖品:果冻、薯片、奇趣蛋、小玩具…… 不到一个月,已经没有什么奖品能吸引她了,天天挖空心思想奖品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戈森定律告诉我们: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 什么意思呢? 再喜欢的东西,得到的次数多了,也会失去兴趣。 孩子第一次被奖励巧克力,她很开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当她对巧克力的欲望得到满足后,她就不稀罕了,也不再有第一次被奖励时的愉悦感。 此时再用巧克力去诱惑她已经起不到刺激作用,奖品失效。 所以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长远看来却未必佳,甚至还会有副作用。 心理学家雷帕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群喜欢画画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分成两个小组。 对第一组孩子说:你们好好画,我给你们发奖品。 对第二组孩子说:我很喜欢你们的画,你们好好画。 一开始,两组孩子都开开心心地画画。第一组孩子如约得到了奖品,第二组孩子得到口头鼓励。 但一段时间后,第一组孩子变得懈怠、磨蹭,只有8.6%的孩子还能坚持每天画画,没有奖品就不想画。 第二组孩子画画的积极性明显更高,愿意主动画画的孩子达16.7%。 原本爱画画的孩子,因为物质奖品的引入,反而将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转移到奖品上,变得功利起来。 庸俗的奖励,只能带来庸俗的动机。 一个孩子如果为了奖品去努力,他得到奖品之后就不再努力了。 他原本感兴趣的事也会因为奖品而发生转移,连最初的兴趣也会丢失。 被过度奖励的孩子,反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说:「孩子下次进入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的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 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即使一时的刺激能让孩子做出预期的努力,但下一次呢?没有哪个孩子敢保证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 一旦考砸了,后果更严重。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期末考试前爸爸承诺孩子:只要你能考进前十名,就给你买苹果手机。 后来孩子考了第八名,开开心心拿到奖励。 与此同时,他当初拼命学习的动力就消失了,整个暑假就懈怠了,新学期的「开学考」只考了二十多名。 「你明明有第八名的实力,怎么退步这么多?」老师和家长不理解,都批评他。 一批评孩子,孩子就烦,一烦他就不想学习了,发展到后来甚至逃避考试、不愿意上学。 无计可施的爸爸只好拿出杀手锏:「只要你去上学,你要买什么都行。」 孩子却说:「只要我不去上学,我什么都不要都行。」 孩子为什么厌学? 因为从前他学习的动力,是一台手机、一辆平衡车、一块巧克力。 这种物质上的欲望让他产生了动力。一旦物质欲望消失,动力也就消失了。 由此可见,被物质奖励激发出来的学习动力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是不稳定的。而学习需要的是长久的努力,持续的动力。 物质奖励显然难以产生持续的动力。 更怕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努力过了,但仍未达到奖励标准,父母取消奖励,这种危害更直接。 朋友曾给儿子约定:如果你能考前十名,我给你买某牌子的运动鞋。 儿子特别兴奋,特别积极地备考,结果只考了12名,朋友就取消了奖励。 儿子就哭了:「我白努力了……」 后来的考试,朋友又用名牌运动鞋激儿子考好成绩,儿子就不配合了:「反正不管怎么努力我都达不到。」 他以前最好的成绩是19名,这次12名是他努力了很久的结果,就差两个名额就达到奖励标准了,可曾经「功亏一篑」的挫败感让他不想再去努力。 物质奖励的初衷是刺激孩子好好学习,结果却培养出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持续学习的能力 樊登老师说过:「当父母总是用交换的手法来鼓励孩子的时候,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做所有这一切对的事都没有意义、没有快乐,也没有幸福感,反而还会把非常重要的东西忽略了。 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求知。」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孩子,而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让他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习得,其实有更好的激励方法。 去年寒假,在一辆从西安开往桂林的高铁上,一位10岁女孩在专心学习。 女孩说:「因为坐车时间比较长,不学习的话有点浪费,浪费有点可惜。我觉得把碎片时间归拢起来学习还是比较有效的。」 她随身携带的除了作业,还有很多课外书,准备在旅途过程中的零碎时间看。 女孩的爸爸说:「我跟她平常就说,爸爸可以接受你不是班里最好的,但是不能接受你是班里最不努力的。你只要努力我们都高兴。」 父母不看重结果,但看重过程,就收获了一个主动自觉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就算一次、两次没考好,谁又忍心怪她呢! 事实上,这个女孩平常成绩也不错,未来可期。 所以,如果非要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就鼓励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 对过程的鼓励比某一次不确定的结果更有效。 比如那个火爆全网的江苏宿迁爸爸:儿子考了7分,他买一千多块钱的烟花为儿子庆祝。 虽然7分仍然很差,但儿子从前考0分呢。 爸爸不看这次考试结果多糟,而是看到了孩子进步的过程,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奖励策略让儿子倍受鼓舞,下次考试就考到57分,进步神速。 育儿博主王人平说过:「每个人的天赋和优势、智能不同,成长节律和秩序也有差异,相比做一件事最终完成的结果和成绩,做事的过程和态度更重要。」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看他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他是否愿意为此付出持续的努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有远见的父母会懂得,比起物质奖励的短暂性、偶然性,孩子努力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鼓励更能激发他持续学习的动力。 持续的努力比顶尖的成绩更重要。 毕竟,奖励不是目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奖品也不该是结果,结果该是培养出主动自觉的孩子。 ' `1 o' M0 \0 d |% _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