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73840|回复: 1

“情境教学”之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0-5-2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在国内,情境教学最早发端于语文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数学教学自新课改以来,在课改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召唤下,情境教学一时成了许多一线教师追求的“时尚”.
    许多教师绞尽脑汁地创设各种情境,包括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似乎不创设情境,便显得自己的教学落伍.甚至经常出现为情境而情境的现象,煞费苦心地用情境刻意包装教学,数学教学俨然被这一理念所“绑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数学与现实世界存在紧密联系,在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是有裨益的.然而,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用情境联系生活不是一种时尚.
    单墫教授认为,“数学课的主要任务是教数学、学数学,是解决数学问题,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这并不是数学的主要务”.片面联系生活实际,一味地强调情境创设可谓逐末舍本.
    事实上,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能够创设情境,也不是每节数学课都需要创设情境,更不是每节数学课所创设情境都能起到良好效果.
    对于许多数学课,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课而言,从学科知识本质或联系的角度进行课堂导入,或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来引入,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效益.
    即使是创设情境,也不能为情境而情境,取情境之“形”而忽视内容之“实”.马克思曾言:“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需要明确,情境与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关联性,情境与新知识之间能否建立起有效联系.无论创设怎样的情境,其首要功能是必须抽象或提取出数学问题,并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
    如果仅仅是为了激发兴趣、增强应用而牵强附会的建立联系,则必然导致所创设的情境脱离问题属性,无法直接为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持,不能为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提供有效帮助,这样的情境就成为教学中的“累赘”了.
    针对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生活化的现象,香港科技大学的项武义教授曾发出警告,认为大陆的数学教学有“去数学化”的倾向,数学教学只讲“教育学”“心理学”规律,而忽视对数学实质的揭示.
    因此针对我国数学教学曾长期忽视应用的现象,数学新课改适当强调联系实际是对的,但也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无论如何,数学教学始终应立足学科特点,凸显学科本质,在教学中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以思维发展为主线,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即使有时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也首先应考虑情境的数学认知价值以及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谨防出现剑走偏锋、片面联系实际的现象发生.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5-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8 22:01 , Processed in 0.27460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