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48881|回复: 1

“没事别喊妈!有事请喊爸!” 陪读妈妈有多累, 没当过永远无法想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0-5-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虽然孩子当下看着气人,但将来等他们长大了、离开我们了,我们又会突然怀念每天在我们眼皮底下捣蛋气人却天真可爱的他们。
    那么,趁着现在他们还未远离,对他们多点包容理解吧。毕竟,作业诚可贵,亲情价更高。如果实在陪得心力交瘁,陪得亲子关系紧张,那么不妨把桌上的“不要喊妈”的提醒贴,换成高阶版的“有事就喊爸”。
    作者:立正妈妈;本文来源:公众号“孩子教育”(ID: haizijiaoyu001)。 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最近一份“不要喊妈”的书桌提示贴,走红了各大妈妈群,霸屏妈妈们的朋友圈。如同平底一声雷,瞬间在千万妈妈间激起了千层浪,声援者一呼百应,应者云集。
    “不要喊妈”,简单四个加粗的红字,简直说出了天底下所有陪读妈妈迫切渴望耳根清净的心愿!
    因为我们实在听腻了熊娃事无大小,有事无事,一年365天里的每分每秒,都绕梁三尺,唐僧念经般在自己耳边喊“妈妈”。
    尤其是陪写作业时,每动一下笔就喊一句“妈妈,这个字怎么写”,每读一道题就嚷一句“妈妈,这道题我不会”,每写完一个作业就甩一句“妈妈,帮我检查”。
    更别提熊娃写作业时,一会一句“妈妈,我要上厕所”、“妈妈,我要喝水”、“妈妈,我眼睛痒/背上痒/全身痒”……就像在玩打地鼠游戏,当妈的这头刚解决一个问题,熊娃另一头又冒出来新的作妖名头了。
    一句句妈妈,配合着熊娃漫不经心写作业时整出来的一堆幺蛾子,分分钟刺激老母亲的脆弱神经。
    此前就有新闻报道,有位宝妈当天晚上陪三年级女儿写作业到半夜,因为女儿拖拉磨蹭,她被气得双手直发抖,讲话也大舌头。过了几天症状毫无缓解,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脑梗塞了......
    在“陪娃写作业”这项高难度工程上,蹉跎了时间,献出了精力,憋出了焦虑,甚至熬出了浑身的病——胸闷、高血压、二胎妈妈甚至气得回奶了,可谓是呕心沥血。
    2018年,多家媒体共同推出了一个关于“作业焦虑”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九成父母都曾因为作业生过气。调查还显示,在陪学路上的主力军,六成以上是妈妈。
    难怪身边朋友都说,但凡一位妈妈晋升小一家长后,河东狮吼的功力就会瞬间提升几个级别,这都是真枪实战、吼娃吼作业练出来的真本事啊!
    但奈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一个陪孩子写作业的妈妈,谁还不是一边说着“不陪了不陪了”,一边冒着爆血管的风险,挺身上了火线……
    有位妈妈说,孩子上小一以后,家里常备速效救心丹,就怕哪天一口气提起来,下不去?那就完了完了。
    药我们不能乱吃,但办法可以学习。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下濒临崩溃的老母亲?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四颗陪伴学习的速效救心丸。
    调节情绪,不让事态失控
    不少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激动,多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了:“眼睛在哪里?脑子在哪里?真没见过比你更笨的娃!”
    试想,如果每天的作业时间,都要挨父母一顿痛骂,孩子怎么可能积极地看待作业这件事?于是,每天的作业成了孩子最痛苦的回忆。
    我们都说陪写作业,父母是最痛苦的,其实委屈的还有孩子。很多被陪读的孩子,常常被父母的吼叫刺痛,内心遍体鳞伤。
    之前看到一则采访,谈起被爸妈辅导作业的经历,很多孩子们说着说着竟然哭了出来。
    ▼妈妈们注意准备好纸巾,因为分分钟会泪奔
    许多妈妈刚开始看狂点头,然后被娃逗笑,可是最后看着看着却全都哭了。忍不住反问自己,比起孩子的情绪,作业的一时好坏,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孩子做作业总是处于强烈的恐惧和威胁时,孩子大脑的逃生机制自动开启,他根本就听不进去父母所说的。在这样的高压下,孩子的成绩很难有起色,反而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憎恨写作业,产生厌学情绪。
    对孩子来说,有一种逆反叫:你越催,我越不想做。当孩子越不想做,你也就在内心堆积越来越多的愤怒。事情只会越变越糟糕。
    我们时常和孩子说,要学会管理情绪,保持冷静。但道理都懂,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家长如果都时常难以自控情绪的话,又如何要求孩子能管理住情绪呢?
    可是有妈妈说,我实在忍无可忍,要爆发了,真要气出脑梗、心脏病了怎么办?
    我们并非要求妈妈们要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当你的情绪怪兽要跳出来时,你要学会掌控它。你可以暂时离开房间,找个地方深呼吸,倒数20个数,或者做点别的转移注意力,努力让愤怒的情绪平复下来,恢复理智后再回到孩子身边。
    当你不被孩子的行为激怒时,你就赢了。赢的不是指作业的对错,好坏,而是你给孩子树立的好榜样,教会了他比作业更重要的事——情绪的自我管理。
    当孩子深陷负面情绪时,
    需要你的拯救
    我家小立刚学英语时,有天回家老师要求录视频,可是反复教了十几遍,简单的两句话,他怎么也背不下来。我的耐心在逐步瓦解,到最后忍不住河东狮吼,啪啦啪啦一通训。他站在那里很无助的样子,眼泪哇哇就直掉下来。
    虽然只发了那么一次火,可是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很恐惧英语录视频这件事,因为他曾经的感受告诉他,他做不好,然后妈妈会生气。所以在还没做之前,他已经丧失信心,心生畏惧,打退堂鼓了。
    我后来一直在反省自己,对于当时小小的他,刚接触英语,对着完全陌生的语言,肯定感到无助和迷茫。这个时候的他,需要的是我的鼓励和帮助,而非落井下石。
    当他深陷在负面情绪漩涡,如同溺水一般,伸出手向我求助时,我应该赶紧拉他一把,给予他信心和力量,也是给予他安全感。
    后来我努力补救,每次他学了新单词或新句子,都主动向他请教,表扬他英语进步很大,慢慢帮他重拾信心。后来有一天,他自己突然主动提出让我录一段他英语表演的视频,录完回看视频,他很得意地说:妈妈,我觉得我说得挺好的。
    之后,我又特地把视频发给爷爷奶奶们看,大家都表扬他。从那天开始,他每天盼着老师布置配音作业,甚至还提醒老师布置。
    所以说想法产生感受,感受激发行为,行为导致结果。而最终的结果如何,取决于一开始我们如何引导孩子的想法往哪个方向发展。
    不要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提醒”有技巧, 无声胜有声
    在孩子写作业时,很多父母虽然也在旁边,但他们不是“陪伴”,而是“监工”。不断挑孩子的毛病、训斥孩子:
    “你那是写了个横吗?都歪到本子外面去了!”
    “你擦个橡皮那么用力干嘛?嫌本子烂得慢是不?”
    “整天为了这点作业,我得让你愁死。”
    ……
    看似陪读,实际是却起了负面的反作用:一则干扰孩子注意力;二则令孩子感到紧张、厌烦。
    让你陪写,不是让你每个字都去指导,而是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创造一种孩子的疑问可以得到解决,困难可以得到指导的良性环境。除此而外,孩子的学习主要靠自己,这一原则并没有改变。
    我们要记住,孩子要的是陪伴,而非“监工”。所以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技巧很重要。
    放宽心: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不会因为一两次作业做不好就完了;
    寻共识:让孩子认识到写作业的主体是自己,获益的人是自己;
    定规则: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奖赏制度等;
    重过程:多看少说,多陪少论,多引导少指导,多鼓励少批评;
    给予孩子信心和勇气,
    激发孩子学习的真正动力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时常会犯一个错误,即没有远见——看不到诗和远方,只看到眼前的作业和考试。
    殊不知,比起一两次作业和考试的好坏,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才是关键。
    在陪学过程中,减分思维是只关注到孩子的缺点,不断打击孩子。而正确的加分思维,是鼓励优点,增强孩子的自信。
    可是有家长可能会说,我都被气得要死了,表现那么糟糕,实在不知道怎么去鼓励他!实际上,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就像吸引力法则,当你天天往好的方向夸他,慢慢他就会朝着你夸的那个方向发展。甚至很快,他就会跑在你前面了。
    写在最后
    虽然孩子当下看着气人,但将来等他们长大了、离开我们了,我们又会突然怀念每天在我们眼皮底下捣蛋气人却天真可爱的他们。
    那么,趁着现在他们还未远离,趁着我们还能付出,对他们多点包容理解吧。毕竟,作业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如果实在陪得心力交瘁,陪得亲子关系紧张,那么不妨把桌上的“不要喊妈”的提醒贴,换成高阶版的“有事就喊爸”。
    毕竟都说老公觉悟高,老婆心情才会好。(此处手动@老公)
    各位帅气懂事的老爸们,当代女人衰老的真正元凶,不是岁月催人老,而是陪娃写作业。如果你们希望妈妈们保持好心情,貌美如花,年年十八的,就从今晚接过接力棒,主动陪读开始吧!
    为了全家人的幸福(an quan),加油鸭!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5-1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6 15:29 , Processed in 0.919495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