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5861|回复: 1

对“体育100分”的“扎心”7问,回答来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0-1-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
    体育100分会在全国普及吗?如何保证体育考试公平性?体育老师地位真的提高了吗?残疾孩子怎么办?
    新年伊始,云南省首吃“螃蟹”,将中考体育成绩上调至100分,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平起平坐。一石激起千层浪,体育100分冲上热搜。对于这一开先河的地方之策,大家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家长、网友纷纷祭出“扎心”之问。在政策细则尚未出台前,政策制定者、政策推动者、体育老师等相关人士给大家做“交心”之答。
    ——问题一:体育老师地位真的提高了吗?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体育老师杨骏:是的。体育100分文件出台后,我们学校就把所有年级体育组进行了合并,并制定了新的体育教师管理办法。举个例子,我们带运动队的体育老师是按照班主任的级别和待遇来认定的。
    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刘刚:现在全省按照课程方案开足、开齐了体育课,各中小学都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相信下学期开学,体育老师“总生病”“打酱油”“被要课”的现象会消失,孩子们的体质也会越来越好。
    ——问题二:大幅提高体育分值是不是矫枉过正?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骅:不是矫枉过正,是体育回归主科地位。学生体质健康和视力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在凸显,比如征兵兵源的体质健康问题、部队飞行员招聘的视力问题、一些对身体和视力要求高的专业招生难等问题已非常突出。我们把中考体育提升到100分,近期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降低近视率,教会孩子1-2项运动技能,为“体教融合”探路。远期目标是让孩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民族振兴、体育强国之梦。
    ——问题三:如何保证体育考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
    张春骅:我们正在制定一套科学的初中体育考试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规范化考点,减少人为操作影响;从管理制度、人员选拔、考试过程、监督保障等方面建立考试运行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委会代表监督。
    云南省体育局副局长吴亚敏:我们将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在日常授课、考试项目设置、考试标准、考试要求上进一步谋细、谋实、谋深入。让中考指挥棒向日常、基础、基层延伸,带动全省青少年主动、自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问题四:这一举措会不会在全国推广?
    云南省教育厅学校体育负责人李华海:云南已经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和网球改革试验区,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又确定把云南作为全国体教融合试点省份。这次中考改革受到全国人民关注,云南省教育厅一定会认真负责地把方案做好、做实,执行到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问题五:孩子体育运动多了,运动伤害也会增多,怎么办?
    张春骅:2019年我们明确提出在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都到位的情况下,出现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学校不得认定为教学事故,不得追究体育老师和相关组织者责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追究学校和校长责任。这极大地激发了体育老师的积极性,为校长和体育老师在校园体育安全上松绑解套。
    李华海:我们会考虑尽量去健全保险机制,可能会引入第三方机构,丰富保险种类,使理赔程序更简单、更迅捷。
    ——问题六:残疾孩子怎么办?
    李华海:对残疾、体弱、生病的学生,我们有单独政策。残疾学生虽有不同残疾部位,但只要坚持锻炼,照样可以拿满分。体育的精神是鼓励身残志不残,通过体育培养这些孩子的意志品质,这也是我们的初衷。如果残疾学生参加残疾人运动会,拿到名次,依然可以给他算成绩。
    ——问题七:学生锻炼与比赛的场地问题怎么解决?
    刘刚:随着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全部实现,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学生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基本得到解决。当然,昆明老城区一些义务教育学校的每个学生平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会有不足,我们将会利用一些公共体育场馆,让学校与场馆实现资源共享,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希望更多体育场馆对孩子们免费开放。
    他们的回答,是否让你暖心?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2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9 09:16 , Processed in 0.272491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