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相册
- 分享
- 日志
- 记录
- UID
- 520602
- 帖子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随便说一说。- ?) {8 f1 m* m% q2 j% c
老实讲,我也完全没想到自己会中毒这样一部网络剧,如同陷入了一场恋爱,会追剧、发弹幕、看访谈、关注主创的微博、去看和知乎上的讨论……已经很久没这样中二过了哈哈哈。
) C& G9 ~$ z4 b @ 与一部戏的相遇,有的时候也靠缘份。
# W1 j- M5 x( N, K- | 最开始会看这部剧,确实是因为对《芈月传》感到失望,这时恰逢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可能是营销号)在推荐《太子妃升职记》,说剧组如何如何穷。其实真正让我对这剧感到好奇的,并不是剧组如何没钱,而是太子妃和绿篱这张剧照:3 }- W1 L2 Y2 f/ ]* ?

# p* h+ b, J/ L. z$ y 色彩清丽,构图优美,哪里穷了?
; `" o, @0 F( s1 C+ T! i* Y2 {1 b 抱着这样的疑问,我进了坑。
2 D q$ ?; h" r$ I( u6 i
, Q# U9 E# x' }) M 一、先说营销。# A. c& T. }" [7 b
《太子妃升职记》一大成功,无疑是先自降身份。最开始,太子妃就是打算和《芈月传》同时上线,搭芈月传的顺风车。但和芈月传相反,太子妃一开始就定位在网剧。说起网剧,我首先想到的是“冰火特效”的《万万没想到》和动画+真实场景的《泡芙小姐》,期望值自然是大大降低。不抱期望,反而会带来惊喜。& B- w: }* l$ Q5 d f1 E2 N U) Q
个人认为,最一开始,乐视并没有太为这部剧做营销,看早期的访谈节目就知道,都是些什么鬼!后来发现这部剧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刚好芈月传恶评如潮,口碑难以挽回,正好借机为太子妃推广,也算是间接成就了太子妃。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不管是捧芈月传还是太子妃,最后的赢家都是乐视。
6 m, ? E1 v" M
& D* ^, ?, ^) i* z/ P 至于剧组又穷又雷这样的爆点,到底是乐视自己故意这么说的,还是“自来水”们对它的评价,其实真不好说,两种可能性都有。本身营销号们就会互相抄袭,所以背后到底是如何推进,就不得而知了。; t. \# X, R) w5 X* O7 t. t- _$ Y9 @/ ^
这部剧前期营销不多,大家刚开始没有抱太高期待去看,结果发现是意外惊喜。后期乐视明显加大了营销力度,而且明显是营销过度,提升了大家的期望值,此时再看的话,难免就会失望。这也是为什么评分先升后降的原因。历史评分最高的时候是8.2,现在评分是7.7。这就好比成都著名的小吃店康二姐和甘记,好吃不?好吃。有说的那么好吃吗?不见得。
. P! X; Z) J/ R. B9 w# U3 m. Z1 D 平心而论,这部戏得到了与之不符合的过度好评,虽然我个人很喜欢这部剧,但它始终还是小众向。当小众向的文化侵入大众,自然会有人发出批评的声音,更何况涉及利益相关,因此现在太子妃被下架整改,愤怒无语之余又觉得在意料之中。
7 ~( p9 ^% w8 m% _. [( \ 总之,太子妃的火爆,是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复制。
& A$ s$ d$ R: {6 A
9 I$ U0 t& ^2 O2 y. y4 L 二、再说剧情。2 |% f0 _; S: p7 [& n; `
太子妃的剧情中有很多漏洞,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为什么齐晟和张芃芃一会儿要致对方于死地,一会儿又恩爱得不行。这里是由于原作中一个重要的背景设定在电视剧中没有阐述清楚。原作小说中,张芃芃穿越后,担心随时都会被齐晟废后,小命不保,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间,需要从太子妃升到皇后,再升到太后、太皇太后,皇后可以被废,而太后不能。这也就是小说名中升职记的来源。所以矛盾的根源是利益之争,也是宫斗,但是不是嫔妃们之间的争斗,是皇上和皇后的宫斗。电视剧只有35集,篇幅有限,做了很多改动,需要脑补或看原作补完,从改编的角度来讲,其实是不成功的,没有把故事讲通畅。
1 u( P( G e4 ]0 Z7 q7 C 当然,电视剧中也有不少剧情不错的地方。个人最喜欢的是第33集齐晟中箭后,张芃芃表白心意的那段,很俗套的言情桥段,但真心拍得好,感情真挚,为之动容。
) Y' k: A% a$ N' y5 N5 b 结局也是不得不赞,个人非常佩服导演敢拍出这个打破常规直接逆转的大结局。这种会心一击在看《圣传》的时候就已经领教过,但导演敢在这种傻白甜网剧中运用,这个装逼我给99分。
4 `, B; u1 Y* C h! Y/ x2 H- V # o" Y8 m+ y/ F. G
至于各种逗趣的片段,更是不必多说,随便挑几个都能在B站上刷出大片的23333,虽然很low,但low得很给力,为金戈拍的硬广彩蛋简直是完美演绎了什么叫“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个人最喜欢的是齐晟和张芃芃挑探戈的这段,女生跳男步男生跳女步,还那么认真,这反差,太萌了!
! H1 L2 K2 [- ^2 C$ c
6 e( ]# C. X) J. m' O 但这些小片段注定是小众向审美,现在已经被阉割掉了。% s' S& f, J( Y# a' m7 `' x
# M9 g) d+ E" x) `& i 三、人物。
0 p9 I" N( M4 U% X 1、张芃芃。! U" \5 T% N( S/ ^4 ]# L( e
这剧的主线剧情是,张鹏穿越后,由男变女,慢慢地喜欢上了齐晟,被大家调侃为“芃芃哥你弯成了蚊香”,这里有一个本作到底是BL还是BG的争论。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伪BL,本质是BG。1 C- r% G |( @/ X3 n$ ?" W+ P
因为这里存在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张鹏原本是男性,当他穿越后,生理性别已经成为了女性,在整个剧中,有一条暗线,是张芃芃的自我性别认同,从最开始吃几个妃子的豆腐到最后打了黄妃,从最开始“我居然让齐晟给上了”到最后和妃子们玩游戏产生了呕吐的反应,她对自己的性别意识在发生着变化。在访谈中,导演也提到,太子妃的寝宫颜色由蓝色慢慢转变为粉红色,也是在暗示这点。很多朋友更喜欢前面的剧情原因也在这里,后期张芃芃接受女性身份后,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的差异这个矛盾点就消失了,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看点。0 c$ Z$ D! X$ Y( q7 R2 N
这里不得不说说演员张天爱。张天爱在对男性语言和肢体动作上的把握很好,真的是很像一个“男人”,而不是“男人婆”。看到一个大美女把脚翘在桌子上四仰八叉地说着“阿西巴”,真是太逗了!在拍戏前,张天爱曾做过功课,认真研究了男性的心态和动作,所以才呈现出这么好的效果,真是用心。$ }; J, w* K0 D
张天爱不是第一眼美女,但是看久了会喜欢,抬眼回眸邪魅一笑都攻气十足,是我喜欢的御姐类型。0 N! j% B! z j, a" b' ^! W* S8 [

4 Y( L; n4 I7 Y$ `; y. @! g 2、齐晟。
9 d# s1 ]6 h4 {' ~ 原作小说中,齐晟是个心机很重的人,利用张家上位,但又要遏制张家的势力,从头到尾张芃芃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电视剧中对齐晟心机腹黑的描写,只有利用杨严的父亲去当卧底这里稍微体现了一点,大概也是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度,做了简化。! \$ i) u2 F: H- l, c. k7 i
齐晟到底喜不喜欢张芃芃呢?最开始应该还是喜欢的。后来因为张氏善妒、陷害江氏,便疏远了她,后来张鹏穿越后,性格有所变化,大度、开朗,因此齐晟又重新喜欢上了她。齐晟本质是个腹黑傲娇,占有欲强,喜欢张芃芃就希望对方也全心全意,这样的观点如果放在现代,就是标准的直男癌,但放在一个皇帝身上,则再正常不过。
' A$ A" @* G7 I5 h( B# G9 g$ J 剧中齐晟另一为人诟病之处,是他和江氏的关系。原本他和江氏有情,江氏无法嫁他,只好嫁了赵王,但仍然和齐晟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这也是和原作差别很大的一个地方。原作作者是女权(平权)主义者,江氏本来只是齐晟放在赵王身边的一枚棋,齐晟对她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电视剧这么一改,齐晟就成了一个渣男。这里要强行解释的话,也可以解释为君权,实在要说的话,要求君王一生一世一双人,本就是虚妄的奢求,无法用现代的爱情观来评判。
4 a' U* C# m' G* W" n& w 齐晟的扮演者是盛一伦,不得不说,导演真是找了一群好演员。剧中经常给出齐晟的面部正面特写,可以看到,他的五观很对称,柔美中又带着硬朗,看了很舒服。
" p" J0 k" @. Z" r: B 盛一伦原本是模特,身材线条也很赞,在剧中是卖肉担当(噗),经常动不动就秀身材杀必死,画面又十分漂亮,导演真的是很懂得掌握观众的心理需求。盛一伦是第一次演戏,演技台词明显还有不足,幸好角色和本人性格吻合度比较高,各种面瘫也能脑补出内心戏,不算失格。只是若以后还要再走演员之路,还得再有更多磨练才行。
& r* ?6 R. f8 O. R8 J8 l6 R! {
& K( c( X+ F& z$ g5 o7 Y 3、九王。
3 ~) `0 a: I2 f! c/ O/ O 剧中对九王的描写和原作有较大差异,在电视剧中,将九王描写成了标准的男二暖男,对张芃芃一心一意却求不得,最后铤而走险落得了悲惨的结局。这个改写也是简化原作,使用了俗套的桥段,为情而伤。
+ p+ b n( O5 l& h# ?7 X: l! M) p- q! d 演员于朦胧,是符合当下潮流的男生女相,非常阴柔,书卷气息很浓。* |! A; { s: p- H
1 l$ ^9 m" I+ R% j
4、杨严。2 M7 N8 }8 y7 G& v
在剧中主要负责逗趣搞笑的一个角色,经常会表现得很浮夸。不过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九王落难,杨严不离不弃的片段。齐晟和张芃芃是伪腐,而九王和杨严才是真基情。全世界都背弃了九王的时候,只有杨严留在了他身边。九杨(豆浆机)这个CP我站了! + W. F3 U1 t1 a3 [2 ^* ]8 ^9 ^
演员郭俊辰,符合90后孩子们胃口的小鲜肉正太一枚,以后的路还很长。
& L5 g3 G- I; g) | ' B9 i' ~# H. N( |$ Q6 P
5、江氏。" D/ {2 a7 C8 o+ n& _- j+ F
和九王一样,改动较大的角色,标准反派女二,结局也和九王相似,被齐晟抛弃的可怜女人,对情求而不得,让人心疼。个人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34集中,江氏被绑在城墙前,看着城墙上倒下的齐晟,泪流涟涟。. d- i W% m, ?4 m( e# p$ P w: w
演员安泳畅,眼梢带情,很像演87版黛玉的陈晓旭。! y( F8 P, D h2 C1 d

2 d" D2 W( {4 P) ^3 h 其他角色都各有特色,最大的特点是,高颜值,再次感叹导演真是好眼光!绿篱,呆萌的小侍女,第一眼就喜欢,活泼娇俏而不造作。瓜子F4,每个都很可爱,各有不同的风韵。就连张鹏这个角色都不含糊,选了一位超模来演。 4 W `; |2 f4 Z* w: c$ g
顺便说一下,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导演和演员是gay的流言,其实本质还是借大家对同性恋的恐慌和反感来抹黑,不管是营销炒作有意为之,还是竞争对手恶意中伤,这种手法都很low,导演和演员都已经否认过了。退一步说,主创的性取向究竟如何,并不重要,只要好好拍片好好演戏,不要被娱乐圈这个大染缸弄得乱七八糟,就值得让人欣赏和喜欢。
) k7 {' p7 X; F& m" ]! b8 v- b 相比之下,我更关心的是演员们后续成长的问题,希望以后能继续看到这些演员们沉淀下来,演出更多的好戏,而不要成为昙花一现。( x1 i( R$ i2 C' b
) k# B/ N) q* }, g
四、画面。2 z1 W5 S7 e5 _% j2 n
个人认为,电视剧中最成功之处就是画面。导演是玩摄影的,所以片中经常有惊喜,好多画面都是精心构图,高饱合度,用色大胆,艳而不俗,截出来都可以当桌面。
3 a& X2 r6 k- Y T% e: F7 \ 黑+红+翠绿,0.618黄金分割比例。
: z% i& f) O! d 6 l* }+ k6 T, ~0 x
粉+黄+湖蓝,同样黄金分割。
" m6 n, j. J4 Z" }% q: y5 f- }
5 U1 N7 B) r: @2 N6 J, X 大量的左右对称构图,很符合传统中式风格。
! j1 P6 T# R' x; N: D
; l# N5 Y: m; `) |& A 同样左右对称,这张的配色明艳得多,用黑、蓝冷色调压住了艳红。 t) Y2 G3 ?% S9 P8 c( K
6 |: v3 H3 T/ n: J2 K4 u( S+ @
这种双人正坐的镜头也很多。
/ H, G7 q; w8 q) a( y' U 1 h' }* P, n. J1 g1 ?, A) U U0 U
前景虚化。
# Y) q- i8 R6 s% s4 Q
+ q5 }8 M2 v2 m4 \) Y7 m4 S4 W. Z m* \5 Y7 _
五、音乐和配音。
, r6 T& Y) Q1 P/ E. x 看第一集的时候就发现了,片尾曲的画风和正片不同,走的是正剧路线。一首《可念不可说》哀伤温婉,配上剪辑镜头,很优美。片中也有大量BGM听着很是耳熟,疑似从某大片中借鉴而来,后来一查,发现都是原创,OST上竟有34首曲子,主题曲《可念不可说》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崔子格女声独唱版,一个是崔子格和盛一伦的男女声合唱版,男声还有变调,真是有心。# K0 H+ N% {8 G7 z6 V- `8 }
本作中启用了专业配音演员,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其他的配音和演员原音都比较接近,区别不大,除了齐晟。盛一伦原音太柔,被粉丝们称为“奶狗音“,台词功底也不足,撑不起齐晟的霸气,换边江配音以后,整个气势都不同了。4 H- Q, p% ]) [) |- }3 N; G
所以说这个剧其实根本都不穷,穷只是放下身段的一个卖点,钱都用在这些地方了。% \# y, ~0 G; e# ?5 J: {5 f
0 s8 X; _9 W# x3 l: E. { 六、未来走向。
1 o' d- \1 ?- u1 G1 c( i 根据各种消息,太子妃2和大电影已经开始运筹,乐视的本质是商人,放着这么红一个题材(现在流行说法叫IP),必定是要好好利用一番,赚个够本,只是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老实说,对续集和电影我并不抱任何期待,太子妃走红,注定只是个案,只是太子妃。
; J0 W' A/ Z' ], v9 | (以上图片出自《太子妃升职记》)南通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