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相册
- 分享
- 日志
- 记录
- UID
- 930793
- 帖子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歌词中唱到,1 B5 N5 _9 B; j3 c' o( F$ t7 u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
4 C# j- l: J6 P7 }0 X: [ 多看了你一眼,, p J1 W7 X8 {- V6 |# e' ?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 ~8 m3 v* C% n7 O" n0 O
……1 { D4 W. N% d0 G4 v
众里寻他千百度,
9 [2 i/ m) q! d! h5 y+ l! \ 慕然回首,6 D6 m V. s' U% V! U' W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o1 {* t1 \1 D: x! n
一眼万年,
: `7 q7 N, K; e! K 也不过如此了吧!" @- s, Y! w' C% h% ^1 d
脑海里是不是已经5 A9 H1 T4 W' F/ Z; d2 u O
响起熟悉的旋律,' R t$ j" G( ?! i# J# i0 `& R/ P( ^
开始脑补唯美画面~- @) h2 Q* A3 |$ g' K: b; Z
打住,快打住!有些东西,看一眼都嫌多,再看,让你“毛骨悚然”!
. f' j5 [ u: W- I/ _4 ^ 天呐,这都是些什么?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太多了,都数不清,密密麻麻的,好恐怖,密集恐惧症又双叒叕要犯了,简直不忍直视!' b- B4 ]0 a( I5 U
这是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接诊的一位患者胃肠镜内的景象。他的胃肠道内均有百余枚息肉,看得直叫人头皮发麻~8 r1 M3 `. u1 d' h' r
44岁的李先生体检时偶然发现胃部和结肠壁上均分布着100多颗大小不一的息肉,尤以胃部最为密集。为寻求进一步诊疗,他来到南通六院消化内科,并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切除微创手术,分次切除结肠息肉和胃息肉。
/ g; M; {6 ^' t3 ]& Z( h) F' f- S$ M2 }' M/ g* @. S/ P6 f
3 p+ X) s( h$ W: Z# j. z
. k: B" @2 X" ^" F& c! S9 k' c
9 b$ \0 V( Z" m/ j& T
▲胃镜内景象
! D" V. [2 U" K \5 {# q0 O “内镜下,可以看到胃部有大片密集的肉疙瘩,一个挨着一个,像一串葡萄一样,数量多达百余颗,部分已经出现糜烂、出血。肠道内的息肉虽然没有胃里那么密集,但从肛门口至回盲部数量也足足有100多颗,这些息肉0.2*0.2-0.5*0.6cm大小不等。”2 i4 U& [ C. ], A# O
: \( a0 i4 Q! M2 R
" \4 m2 P$ k6 C: p+ Z; B
* V% j* P9 g* E8 C
" }$ k4 [+ s2 U/ f; e- o ▲肠镜内景象
! g2 k8 w% }; |: n 消化内科主任姜树中表示,李先生这属于胃肠多发息肉病,不仅数量多,而且胃肠道内都有,实数少见,可能存在家族遗传性。
7 t S; |+ F0 \- S/ n7 h+ g; a 治疗方案如下:
6 G/ r6 \- @8 m! a7 ]2 W* T6 ]# g (一)外科手术切除:考虑到李先生息肉数量多,涉及胃壁和肠壁面积太广,如果选择外科手术,会大量破坏胃肠内壁,不仅创伤大、恢复慢,而且并发症多,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R$ y* M* {7 o. e/ D+ T1 m y/ k
(二)内镜下一次性切除:极易出现胃肠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风险极高。
1 e6 z! Q! L' g: w8 r5 x! r# _ 消化内科团队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风险和手术损伤较小的治疗方案——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先切除结肠和胃里的部分息肉,择期、分次清除剩余息肉。
) R4 \1 [) b. u( `3 h" Y
' ?* t7 x7 e0 J: R- K* |: L
0 a8 H5 G, m$ P5 ?' Z 术后,结肠息肉病理结果显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 U1 L8 ]+ H. z8 s$ ?7 \% b
医生提醒:
, Y8 ` C& a2 k* N 如果放任不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展成恶性肿瘤,幸得提早发现,及时干预治疗。
1 }7 J- E1 Z1 v+ `4 a- i3 s' z 一般情况下,胃肠息肉并无明显症状,体积较大时才会出现腹胀、上腹部疼痛、便血、梗阻等症状,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体检时偶然发现。虽然不是所有的胃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但它的确是致癌的一个主要因素。
4 I3 y8 t* S5 r1 K( c 消化内科主任姜树中建议,40岁以上健康人群,不论男女,都应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性息肉病史的人群,最好30岁开始就定期做胃肠镜检查,筛查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胃肠息肉,应依据息肉的形态、病理属性等特性,采取合适诊疗,避免因延误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1 Z7 T- B) l2 S- P, L) ] 如果发现胃肠息肉直径大于2cm,或呈现多发状态,亦或是病理结果显示腺瘤时,如绒毛状腺瘤或绒毛状管状腺瘤等,息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应尽快手术摘除。
# J9 G, c1 L/ H4 A3 f2 u 息肉切除了,就可以一劳永逸?0 O" V7 S9 ]2 u+ \
息肉切除后还有可能会复发,所以要定期随访复查胃肠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远离烟酒,忌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这样可以降低胃肠息肉的患病率。
0 n$ p/ P3 D: Q" k, X4 W8 v 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简介
& C4 o3 l% C8 M) G- H 消化内科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疗以及消化内镜下治疗为特色,同时,在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治疗、炎症性肠病、肝内胆汁淤积、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2 z: ?3 ?) A1 ^; L 近年来,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的专业水平不断实现突破和飞越,疑难病例和危急重症处置能力大大提升,年消化内镜诊疗人次达近6000例。熟练开展内镜下胃、肠道息肉摘除术,内镜下肠道息肉氩离子凝固术(APC)、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切除术(EMR)、胃肠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治、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内镜下钛夹止血术以及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等项目。- b" l/ s, P) k$ `6 x6 r2 B5 R
; @ t3 p. @- o" E5 E. L! T! j
南通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