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o$ @ W1 [6 P0 K/ p4 R
) U/ S) L9 y; m% t( c$ y) [8 ^ 十月怀胎不易,但宝宝出生并不意味着卸下重负,随之而来的是全新挑战,其中少不了妈妈们最关心的“口粮”问题,母乳是妈妈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
! l* \* B8 X0 w1 ?, @( F9 z
a6 J. R3 f+ {. b) i
8月1日至7日是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 今年的主题是“母乳喂养促进 健康教育先行” . ?" e/ B: v: N8 H
: P G& A# v6 M+ m' S, n 近日,南通六院妇产科举办了一场母乳喂养知识讲座,妇产科主任陆惠菊从母乳喂养的好处、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孕妈妈及家属掌握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与技巧,树立起母乳喂养的信心。 * O2 p" Q, W' }$ u
5 o7 T! w: g. Y" D' v( [9 d* n `+ ?+ S
现场,妇产科护士长张世芳还指导示范了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和技巧,医护人员发放宣传手册,增加了新手爸妈们母乳喂养的热情。 宝宝频繁哭闹,就是没吃饱? 宝宝饿了会有什么表现?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 5 U6 Q1 J1 h9 o9 H6 c& h& \1 N' [" ?
! W. i8 o# T. K) _
% K! \5 x2 [0 L+ V, Y
' Z5 i* f! L9 u' P- y9 O8 n3 p8 k, w- e
针对宝爸宝妈们最关心的问题,陆惠菊主任一一作了详细解答。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干货吧! 母乳喂养的好处 对宝宝 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需求 增强免疫力 促进胃肠道发育 促进子代神经系统发育 _减少成年后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压等) 对妈妈 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预防乳胀、乳腺炎的发生 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 有助于产后体重下降,促进体型的恢复 _生育调节 _预防母亲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的发生 _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母乳喂养关键72小时 坚持“三早”原则 1早接触 指产妇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接触的时间建议选择生产后的1小时以内。可使产妇心理上得到安慰,也可使刚刚脱离母体的婴儿获得安全感,增加母婴间的情感联系。 2早吸吮 指在产后应尽早让婴儿吸吮宝妈的乳头,通过反复吸吮反射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也可使产妇分泌较多的催乳素,增加乳汁的分泌。还可以减少胀奶发生,促进婴儿肠蠕动,促使胎粪尽早排泄。 3早开奶 指在分娩后的1小时内进行喂奶,让孩子尽早得到初乳,获得第一次免疫。初乳当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蛋白质,有利于保护新生婴儿避免感染,还可以帮助尽快排出胎粪,清洁肠道。 误区 按需哺乳=宝宝一哭就要喂? NO! 宝宝饥饿、口渴的征兆
% ~0 x2 @* T; s4 l1 C
5 r6 A6 t3 H5 J! {4 c 扭头
5 b% P& y+ P7 y
1 O6 u9 ?6 s2 B( d
舔嘴唇
: V/ P" s0 z* K5 Y" c P
5 E" F0 j6 { ?5 W2 S
咂嘴
/ Q' v% A% ^8 ?1 I/ i" D7 I) P
. l2 @6 Q# x# ~- g 嗦手指 注意 母乳喂养的时间和次数不设限 宝宝胃容量小 每2-3小时就需要哺乳一次 $ `. F7 w( j* q6 C0 w
9 X" P% ~) I0 Q# r
(宝宝出生后的胃容量) 宝宝饿了、妈妈乳胀……都是哺乳的时机,每天至少哺乳8-12次,甚至可多达15次,频繁、不设限地哺乳有助于最初的奶量建立,达到供需平衡。 母乳喂养正确的体位 : p6 }& i% a9 I
' m5 \0 m }* L& S1 z 要点: 宝宝的头及身体应呈一直线 宝宝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母亲抱着宝宝贴近自己 母亲不只托宝宝的头部,还应托着宝宝的臀部 注意 不管何种体位 一定要保证妈妈和婴儿的舒适 才能母乳喂养成功哦! C字形托起乳房的方法 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放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 托乳房的手不要放在太靠近乳头处,影响孩子含接乳头 含接原则
- v- D& }/ ?9 [% f; _4 E' }: _
3 k+ [4 F3 n6 _! @
①婴儿口中含入乳晕以及其下面组织的大部分 ②婴儿把乳房组织拉长,形成一个长长的“奶嘴” ③乳头只占了这个“奶嘴”的1/3 ④婴儿是吸吮乳房,不是乳头 母乳是妈妈与宝宝之间 最温暖的情感纽带 母乳喂养过程中 幸福和艰辛并存 妈妈们不是超人 但“喂”爱,她无所不能 ( p3 s6 W( @9 _; e: C6 [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