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第三周的周一是“世界镇痛日”,我国将世界镇痛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旨在提高大家对疼痛的认识,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和治疗疼痛类疾病。
- l9 w# a" g/ z& N4 Z# U ; t/ G; W1 j9 w) D
日常生活中,大家会使用一些小工具来帮助消除疼痛,筋膜枪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过,近日有新闻报道:青年人在运动后使用筋膜枪放松肌肉,结果出现了脑梗。 新闻一出,不少人困惑:在家还能用筋膜枪吗?医院里的冲击波治疗和筋膜枪有什么不同? 南通六院疼痛科主任谢南海在今天的直播间中详细地为大家进行了解答。(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5 A2 |) e! n5 L
( R0 }! q3 V% v. E8 ?1 e7 }4 B 什么是筋膜枪? 筋膜枪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一种放松方式,因其操作方便、经济实惠而快速被大家所熟知,那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 筋膜枪是一种体育器械,能够通过高频率的振动来达到放松皮下软组织的目的,其核心部分是电机,是一种单纯的“震动器”,能够在运动后放松肌肉、缓解疲劳,但没有治疗效果。 什么是冲击波? 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波,是通过震动、高速运动等导致介质极度压缩而聚集产生能量的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其治疗原理包括: 机械波效应:冲击波通过不同介质时,在交界面产生机械应力效应,能够在痛点处松解组织粘连、伸展挛缩,特别是病灶部位在肌肉、肌腱附着点及筋膜处的松解作用较为明显。 空化效应:引发的张力性破坏能够达到降解钙沉积灶、治疗钙化性肌腱炎的目的。 镇痛效应:可以使神经元兴奋阈值减低,从而消除或减轻疼痛。 代谢激活效应:可以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活跃,改变细胞通透性,加速代谢分解物的清理、吸收,有利于慢性炎症的减轻、消退。 成骨效应:激活成骨细胞,促成新骨形成,用于骨不愈合(骨不连)的治疗。另外,冲击波还能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勃起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体外冲击波种类较多,根据冲击波波源发生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液电式、压电式、电磁式和气压弹道式;根据能量聚焦特点分类,又可分为聚焦式冲击波和发散式冲击波。 南通六院疼痛科使用的是气压弹道式冲击波,同时又是发散式冲击波,其主要优点包括无能量焦点、相对安全、波源传播范围广泛、治疗过程中治疗头可灵活移动、对软组织疗效较好等。
/ d. N0 d1 }' ~6 f8 R; n5 p$ W : U# W4 ~7 V& r9 k
! y% } b8 }6 C1 o% X
6 j1 v- i0 i3 G8 g0 D
筋膜枪和冲击波的区别
; A" n! {9 ^# l & Y9 |4 g/ b3 X) p
总而言之,筋膜枪一般只针对浅层肌肉,可起到缓解肌肉紧张、痉挛的作用,但不能治疗皮下深部组织结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在血管和神经、淋巴密布的颈部、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使用,骨头突出的各个关节和包含心脏、肺部等胸腹部也不宜使用筋膜枪。 u" W; d9 u Z& b6 D

# a/ ^) ]' q! _ S6 l% Q' \ 而冲击波治疗可用于骨骼、关节、筋膜及肌腱等病变部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炎、止痛、松解粘连等作用。 一些患者会有顾虑:“总要上医院治疗,比较麻烦!” 其实,冲击波疼痛治疗不需要每天都做,一般4~5天做一次,每个部位5~10分钟即可。 最后,介绍一下疼痛科这是一个介于内科与外科之间,以微创治疗为特色的新型专科 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肌筋膜炎、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等等 这些疼痛科都可以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专家 ) L$ p1 l; S6 I) [

- w, A( y. D2 s' W# x: ^. Y
3 w a5 Z3 Z' D+ n {
; c! y3 ]( G% t4 u; e 本院专家 # G3 r7 n. ?, T. y. g
9 d5 I( _) B! w& E9 C
谢南海 疼痛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专长】综合运用微创介入、药物、物理因子及运动疗法等手段治疗颈椎病、颈源性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肌筋膜炎、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腱鞘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缺血性疾病、癌痛等,并对疲劳、肌肉酸痛、焦虑、睡眠障碍等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有一定的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0 @0 y/ X& W, ]' P# o% F0 v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