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当中大呼我就是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视频结尾时,这位家长问到,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了?家长群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共鸣,不敢屏蔽,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可又会经常收到一大堆没用的消息,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也有老师感慨自从进入了微信群,天天都是家长会,为了避免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苦恼,不少地方学校都开始自立规矩,如班主任在群里规定群内只发学校公告和班级通知,绝不就个别学生的情况在群里做任何讨论。大连幼儿园更为明确,直接在家长群当中设立9条规定,其中明确了老师和家庭沟通的时间,并特别说明切忌在群中发奉承拍马的行为,实际上呢家长群本身只是服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之一,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有效方式,但不管怎样啊,家长和学校双方还是应该互相理解,毕竟教育永远离不开两者的紧密配合,那位视频开头退群的爸爸,我想说一句你的难处我们都能体会,可退群容易加群难,退了群?孩子怎么办? 就目前而言,家长群成为“负担群”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如下两点: 1、家长群不仅分享孩子的状况,发布的成绩状况更让父母攀比。家长群一开始是想给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等等。但是现在的家长群不仅有老师拍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情况,更把孩子的各科学习成绩都上传到家长群上面。"没有对比就没有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发布,要努力学习的不仅是学生更是学生的家长。 2、家长耗费的精力、时间更多。现在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有一些老师会在家长群发布成绩,家长不想让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就要不断的督促孩子学习,现在小学生学到11点、12点已是常态。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休息时间不足,还要应付上学上班的压力,不利于身体健康。 就以上来看,家长群已经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家长群,应该是辅助工具,现在已无形中把事情变得复杂。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拴在群里的蚂蚱。老师变群管,家长变流量。 - `3 ~# _4 s# g! M) D9 ^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