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355|回复: 0

[新闻快讯] 江海联动:奏响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新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江苏“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从“面江而生”到“向海而兴”,是江苏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选择,更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应有担当。

南通作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发展势头迅猛的城市,自觉扛起争当江苏沿海崛起龙头的光荣使命,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促进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新支点、服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勇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排头兵,在新赛程上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统筹规划 高起点描绘蓝色发展图景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把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江苏“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抓手。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南通要全面融入、主动服务全省开放发展大局,推进沿海发展,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成为江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开放门户,拥抱大海、向海发展是必由之路、必然选择。

立足资源禀赋、机遇优势、发展基础,南通谋定而后动,向海寻取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年初,市委市政府发出了争当排头兵的动员令。强调聚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从争当龙头先锋、打造全省发展新增长极的重大使命中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南通“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实施方案,加快优江拓海、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步伐,建设综合交通新枢纽,持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不久前,南通召开全市沿海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融入、主动服务全省开放发展大局,高站位、大视野、快节奏地推进沿海发展,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通道和有力支点,成为江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开放门户,开创沿海发展新局面。

推动沿海地区发展,必须突出高质量这个主题,让新发展理念真正在沿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南通高站位、大手笔勾画出沿海发展的新图景:以新出海口为引领构建双向开放通道,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港口,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构建现代化运输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向海发展的交通支撑力和便捷通达性,构建畅通内外要素循环的大通道。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培育硬核产业集群。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突出港产联动抓项目,聚焦产业培育抓项目,强化创新服务抓项目,到2035年建成万 亿元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南通。

——以城镇体系为支撑塑造滨海特色风貌。强化规划引领、塑造滨海风貌、提升功能品质,加快构建功能完善、集聚有序、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打造沿海最美示范。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着力提升生态质量,让人们领略到江风海韵的独特魅力。

扛起争当沿海崛起龙头的重大使命,南通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追求、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加快向海发展、江海联动、跨江融合,带动全省沿海发展的“巨龙”舞起来。

陆海联动 打造新出海口促内外循环

为更好落实国家战略、实现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南通以“大通州湾”建设引领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整合洋口港、海门港、通州湾示范区和吕四港,港口规划面积达87平方公里。大平台承载大产业,按照港产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前港后厂”格局,以“一个港口作业区+一个临港开发园区”模式,统筹各片区整体联动、错位发展。

17c9cc28-3b11-4fab-9a1f-86ff4928f8aa.jpg

吕四港“2+2”码头B标段施工现场。许丛军 摄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按照“前港后产”的总体布局,重点培育“三大基础产业集群+三个新兴高端制造集群+一个港口物流产业平台”硬核产业集群。城市功能布局上,形成“一核两组团”的滨海组合城市发展格局。集疏运体系打造上,发挥长江下游深水岸线和东部沿海深水航道优势,通州湾将建设通洋、通常和海启高速连接线,洋吕铁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等“3+2+3”公铁水集疏运体系,构建“内河到港口、铁路到货场、港口通大洋”综合集疏运体系,打造江海联运最便捷新通道,有力支撑长三角经济乃至欧亚板块运输。生态文明建设上,把通州湾14公里黄金海岸带作为沿海景观带的先行区、样板区,打造高识别度的魅力空间和城市名片。

江海联动,乘势而上,南通广建“朋友圈”,用好“江出海、海进江”的江海联运优势,共同推进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建设。签订《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沪苏通开启围绕通州湾新出海口合作共建工作。牵头举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与长江沿线的多个城市代表共话合作。不久前,南通在上海举办2021通州湾新出海口投资合作恳谈会,签约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0个项目,在更大棋局上打造“江苏新出海口”,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如今,“大通州湾”规划在南通黄海之滨正全面落地,在“以港立区、以产兴区、以商活区、以绿美区”的思路下,这片热土正上演着一场“蓝色新剧”。

畅通血脉 打开双向开放新门户

向海而生,生机勃发。通州湾大湾区承载着江苏新出海口和江海联动发展新引擎的使命,各港区分别明确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四个作业区共同构建起“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的现代集疏运体系,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沿海和南翼杭州湾联动的高效融合经济体。

通州湾示范区是“大通州湾”的核心区、主战场,作业区岸线长近50公里,规划建设2—20万吨的泊位127个。作为集装箱新出海口主体港区,坚持“以港立区、以产兴区、以商活区、以美绿区”的发展战略,重点布局“大进大出”的临港、近港产业,发展绿色金属材料生产及其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聚焦“主攻重特大、围猎优特精”招商引资,2020年以来大通州湾累计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总投资3328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个(百亿级项目9个)、总投资2036亿元;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百亿级项目6个)、总投资2316亿元。今年以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约350亿元。充分发挥深水大港优势,通州湾聚力打造集聚集约、特色鲜明的精致园区,通过规划“五园一城一基地”总体空间布局,释放湾区经济巨大潜能。

海门港以服务临港产业所需要的各类运输物资为主,已建成企业码头、通用码头共4个。2020年,中天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24天,创造了南通项目建设史上的海门奇迹。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落户为契机,海门港新区推进形成全产业链,打造循环经济,促使关联产业高度集聚。

499ed70a-f7f6-4d6f-84da-206dc48c07a8.jpg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施工现场。黄哲 摄

吕四港是新出海口集装箱的起步港区,港区“2+2”码头建设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和2个1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将实现港口运行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集装箱港区装卸采用全自动化装卸工艺。港口打造国内罕见的“铁路进堆场、内河连码头、海港通大洋”的多式联运体系,为江海河联运奠定坚实的基础。

洋口港以LNG、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主要服务石化、能源运输和临港产业。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确定“能源岛+产业港”定位,突出攻坚重大项目招引和服务。去年,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为项目建设盘活用地2046亩;启动金光、桐昆等重大项目基础配套工程34个,总投资近50亿元。

新征程上,南通笔蘸江海,绘就“十四五”蓝图,让绿色产业、蔚蓝海洋、金色滩涂、青葱大地、火红生活在沿海交相辉映,用扎实举措兴起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浪潮,奏出江海联动的新乐章。

来源:南通发布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6-2 15:16 , Processed in 0.221840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