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984|回复: 0

[随便港港] 高成长性企业炼成记——推动南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⑤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7-2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高成长性企业发展速度快、市场份额优,能够带来较高的效益,具有高增值能力。

3月底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通商大会上,市委市政府表彰了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其中,十大高成长性民企或是行业“单打冠军”,或是掌握“独门秘技”,或是在新兴领域崭露头角,它们苦练内功、提升内核、积蓄动能,成为高成长发展的生力军。观察并总结它们的成长路径,对其他企业不无裨益。

360截图20200727081830175.jpg

工作人员在政田重工车间忙碌。记者许丛军

苦练内功

小步快跑跻身“单打冠军”

16日,当记者来到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安正忙着联系包机事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境外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人员不足,鹏飞集团想方设法尽快向境外项目外派工程技术人员。

鹏飞集团是一家传统装备制造企业,从起步之初为大型水泥设备厂加工配件,到推出自己的主导产品回转窑,再到开展生产线建设和安装服务,企业一路苦练内功、小步快跑,终于稳稳站在行业头部,并于2017年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质量,是鹏飞集团的看家功夫。数年前王家安怒砸配件的事,员工们记忆犹新。轮带是回转窑的一个关键配件,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高,铸造难度大。当时,一件重达110多吨的轮带已运抵安装现场,但技术人员探伤后发现轮带存在质量缺陷。如果换用新配件,损失超百万元。“不管企业损失多少,砸自家牌子的事决不能干。”在王家安坚持下,回转窑换上了新轮带,缺陷部件被切割成两段并永久陈列,作为企业质量教育的反面教材。如今,鹏飞集团设立了质量首席执行官,从制度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这些年来,国内水泥设备制造行业大浪淘沙,不少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型企业或是因为疏于管理,或是因为盲目扩张,倒的倒、并的并,这让鹏飞集团更加坚定了稳步发展的决心。

“我反复跟财务说,如果我们银行流动资金少于一个亿,你要提醒我,我暂时不搞新的投入。”王家安说,企业发展,首先要保证工人的工资,第二块是国家税收,如今企业上了市,还要保证股民的收入。

“稳”的目的是“进”。鹏飞集团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利用龙头企业规模、技术优势,拓展产业链,从单一从事建材行业向进军环保、冶金、化工等多行业转变;提供设计、采购、建设、监管一体化服务,从单一制造向项目集成服务转变;加速国际化产能融合,从单一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举转变。

市政府表彰的十大高成长性民企,海安独占4家。这一成绩是如何获得的?海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康健介绍,海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内涵优化提升作为“第一动力”,为高成长性企业厚植创新沃土,目前已有鹏飞集团、通润汽车、铁锚玻璃、亚太轻合金获评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威尔曼、天楹集团等12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

引进吸收

行业“黑马”挺进世界一流

走进位于九圩港边的江苏政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火热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高大的船用起重机列队待发,漆光锃亮的锚绞机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截面积有手臂粗的钢板等待切割……

说江苏政田重工是船舶配套企业的一匹“黑马”一点也不为过。2005年起步之初,企业年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2018年4.5亿元,2019年7.03亿元,今年目标设定为突破10亿元。企业仅用10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国内能够整体打包销售起重机、锚绞机、舵机三大类甲板机械产品的优秀供应和售后服务商,成功跻身全球四大甲板机械供应商之列。

快速发展的奥秘何在?公司行政总监李亚琴说,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公司抓住了与三菱重工集团合作的机遇,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之路。

2008年6月,江苏政田重工与三菱重工签订了船用起重机技术转让及生产许可合同,引进三菱重工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生产管理体系及售后服务体系,成为三菱重工在中国唯一授权生产船用起重机的公司。

“我们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客户的某个零部件坏了,会不惜代价及时发运,船靠码头,我们派工人连夜上船维修。”李亚琴介绍,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让三菱重工对江苏政田重工信任有加。

此后,江苏政田重工与三菱重工又先后签订了船用锚绞机、舵机、船用软管吊、重型克令吊、液压油泵和液压马达的技术转让与生产许可协议。至此,三菱重工船舶甲板机械设备技术全部转让给江苏政田重工。

政田重工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贴牌加工厂。企业通过消化吸收三菱重工的技术和经验,增加零部件自主加工比例,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与此同时,成立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电动变频锚绞机、电动变频甲板起重机、折臂海工吊等多个新产品,成功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40多项。新产品液压回转吊为南极科考船“雪龙号”配套。和船东共同研发的全电动变频克令吊,填补了国内空白,船东先后订了16船套,总价格超过2亿元。

后疫情时代,政田重工坚定了自主创新的决心。近期,公司正频频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就合作开发新型船用设备进行洽谈。江苏政田重工正向着“成为世界一流的船舶配套企业”目标奋力前行。

创新转型

不畏艰险转出新天地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企业来说,转型发展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创新,两次转型,为企业发展转出了一片新天地。

九九久科技脱胎于国营如东化肥厂,原先生产低端氮肥,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营陷入困境。“与其让市场抛弃,不如放手一搏。”在公司董事长周新基带领下,企业上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选择转型生产医药中间体——头孢的主要原料7-ADCA。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耗时两年多,投入3000多万元,终于开发试制成功,这一产品迅速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

初尝转型甜头后,九九久科技再接再厉,先后成功开发了农药中间体苯甲醛、三氯吡啶醇钠等产品,实现了由单一化肥产品向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发展的第一次战略转型。

然而,创新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公司管理层敏感预测到化工行业会面临周期性波动,即开始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研制开发无水氢氟酸溶剂法生产六氟磷酸锂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但这一项目从2012年投产至2015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上下认定绿色新能源发展方向,咬牙坚持,终于迎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性增长。九九久科技抓住机遇扩大产能,迅速扭亏为盈,目前六氟磷酸锂产能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与此同时,企业又向研发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品发起攻势。该产品是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之一,具有耐切割、抗冲击、防腐蚀等优点,被国家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品。2014年,企业团队研发的第一期生产线投入生产,低油高强度聚乙烯纤维及石墨烯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被列为省企业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

2016-2019年,企业又投入8亿元,对纤维产品进行了二期、三期扩建,目前公司的纤维产能已达到12000吨/年,为全球最大。为拓展纤维产品市场,企业还与高校合作,研发增强混凝土、3D打印建筑物,探索建筑房子不用钢材的路径。随着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成功开发并规模化生产,公司也顺利实现了由药物中间体向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的第二次转型。

“创新转型是九九久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将不断做精、做专、做强,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周新基展望,未来九九久科技的发展目标是打造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全球专业化制造商,在新材料领域站稳脚跟,并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来源:南通发布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6 11:55 , Processed in 0.18268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