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185|回复: 0

[随便港港] 奋进新征程,勇当排头兵 | 崇川:为南通“两争一前列”做出主城贡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2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1.jpg
数字2020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崇川区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年初,崇川区上下众志成城,铸就了全省唯一主城区境内确诊病例“零报告”的年度记忆。年中,紧抓区划变更的历史性机遇,新崇川挂牌成立,“1+1>2”的崭新发展篇章就此打开。

■ 2020年崇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2.6亿元,同比增长3.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5亿元,位列全市第一;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89元,位列全市第一;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2亿元,位列全市第一;

■ 进出口总额598.35亿元,位列全市第一;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2%,位列全市第一;

■ 全年新增“四上”单位数475家,位列全市第一;

■ 全年招引大鹏激光等十亿元以上项目21个,华汇智谷等27个重特大项目集中开工。

“紧扣市委打造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定位,崇川区将根据‘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经济总量全省市辖区排名升两位’的要求,勇当‘两争一前列’排头兵。今年,崇川区将紧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核心引领力、核心支撑力、核心吸引力、核心供给力,发扬‘登高望远、勇毅精进’的新时代崇川精神,以为全市全省多做贡献的要求砥砺奋进;以奋斗者姿态,坚决扛起热血先锋的时代重任,把主城区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成果。”

——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刘浩

2.jpg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经济质量与生活品质两者兼得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了!”这几年,生活在崇川区的居民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十三五”期间,崇川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PM_2.5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下降36%,中心城区20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高标准实施沿江沿河城市绿廊建设,城市绿化率、林木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5%、25.6%。

岸边青山如黛,江上万舸竞发。拥有7公里沿江岸线的五山片区,已成为全国滨江生态修复的典范、南通亮眼的生态名片。而就在几年前,五山片区还是小景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的城市角落,与仅几公里之隔、鳞次栉比的新城区形成鲜明对比。“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成了城市发展窘境。

2016年年底,南通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推进五山和滨江地区生态修复工作。在五山滨江片区生态修复工作中,崇川区是主战场、主阵地。一批低效利用、污染严重的工业岸线、散货码头和低端产业进行了腾退、搬离,大量村组非居等拆除一空。根据不完全统计,崇川区拆除的街道、村组资产面积近21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4800余万元。移港退产,是生态修复,也是转型升级。接下来,滨江地区的建设将驶入快车道——对标深圳蛇口太子湾的狼山国际邮轮港正式立项,3年至5年内,国际化、现代化、品质化的新滨江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五山滨江片区的蝶变是主城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典型和缩影。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崇川区致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将“美丽崇川”建设作为实现中心城区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城市品质提升的主要抓手,崇川区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环濠河整治、黑臭水体整治、透景增绿等工作。接下来,该区将加快虹桥路、平安路等4条道路综合景观提升,打造美丽街道样板。做好濠河属地管理承接工作,统筹推进环濠河绿色生态经济圈建设,扎实推进通吕运河绿廊建设,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增荫添彩”工程等,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景观体系。

绿色效益进一步得到释放。崇川区正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游,着力打造长三角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2020年,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唐闸古镇汤家巷被评为全市首家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五山滨江片区生态游吸引省内外游客争相“打卡”。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崇川区探索建立五山、森林野生动物园、城市绿谷等景区联票机制,开辟“滨江、濠河、运河”水韵生态旅游专线;以举办首届“崇川区农旅文化节”为契机,加快都市农业公园建设,力争2021年全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以上。

3.jpg
▲滨江花海

“提升首位度,排名升两位” 将主城资源转为发展成果

2020年,崇川区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试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8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2亿元,进出口总额598.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2%,全年新增“四上”单位数475家。

在过去的一年,主城崇川产业发展更优。预计完成工业应税销售740亿元。电子信息、船舶海工产业逆势增长,预计年应税销售26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建筑业产值729亿元,同比增长8.5%,服务业应税销售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10.5%。纳税超亿元楼宇11幢,数量保持全市第一。

创新活力更强。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企数达126家,同比增长5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全市第一,入选省“双创人才”9人。中国长城(江苏)国产计算机成功下线。海宏建设、通富微电分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中远船务参研项目获中国工业表彰奖。南邮研究院“创芯空间”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京源环保、国盛智科、赛晖科技3家企业成功上市。港闸经济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创成全市唯一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市北高新区获批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开放水平更高。在全市率先签订跨江融合战略协议,组织苏南投资促进周、恳谈会7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南通线上商务示范中心成功启用。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94亿元。商汤科技、思达歌等11个外资项目相继落户,实际到账外资2.4亿美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对崇川提出了“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经济总量全省市辖区排名升两位”的目标任务。

聚焦“提高首位度、排名升两位”目标要求和勇当“两争一前列”排头兵的追求,崇川区将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提升,持续增强核心引领力、核心支撑力、核心吸引力、核心供给力,以奋斗者姿态,把主城区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成果,再创一个辉煌的热血崇川。

树立引领全市建设“创新创业新首选”的雄心壮志,崇川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创新示范高地;对标上海、苏南,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确保全年新增产学研项目超百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0亿元以上,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400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家;全面落实人才新政18条,全年新引进省“双创”领军人才10名以上。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作为长期战略,该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确保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20个,力争50亿、百亿级项目取得新突破,形成与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主城区定位相匹配的产业能级。认真落实省市美丽宜居城市部署,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气质,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深化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在高品质供给上下功夫,强化更为充分的民生保障,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档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围绕主导产业积蓄发展动能

重大产业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2020年,崇川区以全市1/40的土地创造了近1/6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稳居长三角地级市中心城区前列。该区扎实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聚焦“345”产业体系,全年招引大鹏激光等十亿元以上项目21个,华汇智谷等27个重特大项目集中开工,毕马威、特斯拉等国际知名品牌入驻主城,长三角网络安全产业园、南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开园,车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入选省十大标志性工程……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投产为主城区高质量发展继续了强劲动能。

“选择到崇川落地,不仅因为这里区位位置独特、产业聚集程度高、配套完善,更因为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十分给力。” 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兆勇深有感触地说。在崇川区,由机关干部充当企业发展“店小二”的传统由来已久,2020年,崇川区推出的“CSO(首席服务员)”制度则打通了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489名首席服务员一对一挂钩规上企业,助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为企业解决了160多条实实在在的问题。区总工会副主席臧柯在走访格陆博科技时发现,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市区高技能人才的扶持政策还不是完全地了解。区总工会一步步帮助企业负责人申报了紫琅英才计划,获得政府扶持资金100万元。

4.png
▲通富微电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流的营商环境、优质的服务、日益提升的载体能级,为崇川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崇川区上线“兴企通”APP,政府扶持像“网购”一样便捷;还开创了同步并联审批新模式,成为南通交地即发“三证”的首例。

今年,崇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地区生产总值增幅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8%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7%以上,居民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崇川区将继续保持产业强区战略定力,坚持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结合该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根据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完善“345”产业体系。即主攻信创产业、车联网、人工智能“3”大先导性产业,抓牢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建筑“4”大支撑性产业,加快发展高端商贸、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生态康养“5”大功能性产业,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集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新的一年,崇川区将坚持不懈发展实体经济,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该区将发挥园区主力军作用,细化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完善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工作机制,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行动自觉,着力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投入产出水平高的高质量产业项目,确保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20个,力争50亿、百亿级项目取得新突破。

来源:南通发布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3-31 19:00 , Processed in 0.233797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