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26371|回复: 0

[随便港港] 先睹为快!江苏新学期启用新教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
说说开学的事
下个礼拜
神兽们将迎来新学期
眼下
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忙着配送新教材
保证学生到校领到新书
3603c70da86860cc9f5bb30239076a2a.jpg

今年市区秋季中小学教材330万册左右
受疫情和汛期的影响
教材到货比往年晚了20天左右
这几天江苏凤凰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
正加班加点打包教材
分装送到市区各个学校
还剩下大概30万册
也就是在这两天能够到货
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1dfc8dd3b229d326674718e41ca7fcf6.jpg

接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今年秋季开始
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面使用新教材
其中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使用统编版教材

eea6c8b72daa6626654803646cd5486a.jpg


高中教材的变化对于初中、小学的教学都会产生影响,到底变在哪里?

语文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十三中语文课程基地负责人曹勇军老师告诉记者,新的语文统编版教材与原来使用的苏教版教材相比,在框架结构、教学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有一系列的变化,古文内容明显增加,与现代文混编,“任务群”式的学习方式与原来苏教版相似,因此,对于江苏的老师来说,比较容易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省特级教师举了两个例子

“新教材让学生的读书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在情境中完成任务,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学习型的人文单元,围绕一个基本母题展开。”曹老师举例,高一第一单元就是三篇课文加若干篇文本,文本成为辅助学习课文的资料。第一单元有青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铁凝的《哦,香雪》、雪莱的《致云雀》等。“第一单元所有的文章其实都是一个主题——青春的价值,充满自由的、奔放的青春的气概。”

此外,新教材各个单元文本的选择还引导学生辩证性思考。

曹老师举例,高一上学期第六单元的文本有《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等。“这个单元的主题其实就是‘学习之道’,每篇文本都是一个维度的如何学习,学习需要勤奋、需要向老师请教、需要有好的学风、需要放开眼光等,学生在阅读这些文本的同时就要自己进行思考。”

曹老师认为,高中语文新教材倡导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运用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去解决生命问题,拥有一辈子可以带走的能力。

b4c5c93d816cc6ac92893e0a5e3084dd.jpg b0cb5e9d8d558fae38eb5c7e70138628.jpg
3a4ea59b6d95b13bb034fdcaa6e5754d.jpg 0183f17e94ac3178368a9a7ea9d00625.jpg
思想政治

增加国家安全相关内容

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同时,教材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议题,设计综合探究,阐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

32183dc60e625c83d22cc5987c9593e3.jpg ebf7da2ba71079d04fd8fde2d6dc0ca1.jpg
2e6843a0f2dde3a44b76eb663b980019.jpg f66f726defbe2cb5deebe1c8261e37c9.jpg
历史
包含3册选择性必修教材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统编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0ed5a8b8b3e7e080442556e1d2ecb4fd.jpg a3908a6f634f432b5c6abb98dfd13ab5.jpg
8f1e62ca14c542dfe9f6da22f4293aa2.jpg e41a1fca210becae1df4b87b507946b5.jpg

重点学习内容有四方面,一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二是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三是国家主权、海洋意识教育;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来源:总而言之


南通0
1f6e4b43919f3273c4ff26ecae5014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3-31 14:59 , Processed in 0.167693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