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政府同意,自本月1日起,南通飞鹤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的公交车辆实行持卡乘车免费换乘政策(限本地发行的江苏交通一卡通、市民卡、公交卡),乘客上车刷卡3分钟后1小时内可不限次数免费换乘(相邻两次刷卡时间超过3分钟方有效)。此举扩大了我市公交1小时内免费换乘惠民范围,进一步落实公交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切实提升了市民乘车体验感和满意度。据悉,2018年10月8日,在南通市主城区,由市公交总公司运营的城市公交车辆正式实施一小时内免费换乘政策。如今,南通飞鹤公交也开始实施该项惠民政策,且据相关人士透露,1小时内,南通飞鹤公交和南通城市公交之间的车辆换乘也是免费的。
●7月2日,“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在上海虹桥高铁站举行。18点12分,车身贴揭幕,C3796次列车侧面写着的这16个字将每天出现在沪苏通铁路线上。18点57分,该列车从上海虹桥出发直奔海安。高铁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顺畅流转的重要载体,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与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海安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沪宁核心经济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圈的枢纽地位越发重要。为更好地把海安独特的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持续不断地推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同时也将把更多的人才、信息、市场等资源持续不断地引进海安,海安以高铁为媒,用冠名的方式提升海安影响力。这次冠名,旨在以交通能级提升支撑产业和城市能级提升,全力叫响“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城市品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6月30日,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召开“南通交通精神”学习讨论会暨“七一”表彰大会,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会上曾在南通多个重点项目和多条高速公路重点工程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何锦泉结合自己参加交通建设30多年的经验,做了一堂题为《更加振奋精神,为迎接新的挑战再加油,永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讲座。羌永芬同志代表党委给全体人员上了一场题为《谈“南通交通精神”》党课,她要求全体公路职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敢闯善为意识,全力做好南通“发展四问”时代答卷,为高质量发展做出公路人新的更大的贡献。薛红军副主任代表中心党委宣读了受市交通运输局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名单和受中心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员名单,他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凝聚争先创优的示范力量。
●2020年以来,南通市率先在海门崇海汽渡、临永汽渡等28家重点企业试行称重监控系统,年内将在全市183家重点企业推行,以求全面实现对进出车辆超限超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020年来,海门市交通、公安、应急、住建、发改、市监等部门联合开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截至6月29日,海门市出动交通运输执法人员2755人次,交警1368人次,检测货运车辆3642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34辆,处罚6.77万元,记分531分,卸驳载1896.65吨,处罚企业10家,停运车辆28辆。海门市试行货车称重和视频系统的28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分别涉及3家港口码头、23家混凝土生产企业、2家水泥生产企业。作为配套措施,海门市还排定了8项建设工程,其中包括海门超限检测站货车专业车道改造,国道228线临永汽渡新建动态称重电子抓拍设施,省道222线常乐镇段、省道356线城市出入口、洋海线、正麒线增设动态称重设施,增加了便携式移动称重秤,全面提升了科技治超、源头监管水平。据了解,南通市2020年还将在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新增动态称重检测设施28套。
●7月6日,南通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首次召开全市重点普通货运企业(含称重、监控设施升级改造企业)培训会,强力推行道路运输电子运单制度。据统计,全市目前被公示的重点普通货运企业共181家。会议要求,自即日起,这181家企业在发车前,必须如实填报电子运单,上传到南通市运输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平台,平台执法人员每天进行监控、抽查。交通、公安部门实施治超路面联合执法,同步查验货运运单,依法记录违法行为所涉及的货物装载源头单位、道路运输企业、货运车辆及驾驶人信息,连同行政处罚决定书一起录入江苏超限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由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实施“一超四罚”处罚。同时,将货物装载源头单位、社会化称重服务单位、货运运单情况等,纳入所属行业监管部门信用管理。
●7月1日,南通公交召开高(中)考动员部署专题会,会议传达了高(中)考期间用车保障方案,结合实际,统筹规划,为防疫期间广大考生顺利进出考场保驾护航。据了解,南通公交高度重视高(中)考期间的交通运输和安全保障工作。对高(中)考接送的驾驶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把关,层层落实,明确职责,制定了严密的接送方案和紧急预案,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高(中)考接送服务优质、安全、准点.根据考生考试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接送线路由安全部门进行实地考察,确定线路走向,在分析研究以往中、高考线路情况的基础上,提前做好线路营运生产计划。安排修理人员对车辆进行全面安检,通过积极的检查和维护,排除车辆初期潜在的隐性故障及安全隐患,确保考试用车平安出行。安排管理人员对考生接送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负责接送车辆的安全、服务质量以及对驾驶员的日常管理,维持考生乘车秩序,保障考生的乘车安全,竭尽所能为考生提供服务,为广大考生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条件。
●6月28日至7月4日期间,市港航中心组织人员及第三方测绘公司对南通市辖区内连申线、通扬线(海安西)两条省级干线航道采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扫床测量。扫测人员加班加点、冒雨前行,在各分中心和运行中心的通力协作下保质保量完成扫床任务。多波束测深仪采用全覆盖的测量方式,采集航道数据全面、直观、高效,能真实反映河床地形。通过采集数据形成水下三维地形图,能快速准确判断水下障碍物和河床淤积冲刷情况,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安全保障。此次主要测量范围包含焦港船闸、南通船闸、九圩港船闸闸室和上下游引航道,其中通扬线(海安西)扫测15.97公里,连申线扫测72.22公里。经过多波束测深仪往返扫测,目前发现连申线如皋段河床两侧水下沉船5艘,部分船闸闸室存在船舶遗落部件等现象,后期将通过对数据的更进一步分析处理,针对性地做好后续清障工作。市港航中心将进一步挖掘多波束扫测成果,争取早日构建全面数字化管理综合平台,建立航道水下三维地形数据库,开拓航道养护工作新局面。
●7月1日,沪苏通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了解到,海安飞鹤公交充分发挥毗邻海安火车站的地理优势,针对动车到达时间,对公交线网进行了优化调整。以便更好实现城市公交与铁路的无缝对接,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据悉,沪苏通铁路开通后,上海铁路局将增开20对通过海安的列车,有40个班次经停海安。据海安飞鹤公交公司总经理李超介绍,为做好与沪苏通铁路的无缝对接,公司从功能、方位、层次多方面对现有班次进行再优化组合,线网调整的初步方案已基本确定。海安飞鹤公交优化了现有城区公交线路首末班次时间及日发班次密度。城区1路公交日发班次加密12班,首末班次时间不变为 7:00-18:20 ;城区2路公交日发班次加密8班,首末班次时间相应调整为 7:20-18:20;城区8路公交日发班次加密12班,首末班时间不变为 7:10-18:30;城区夜班9路公交拟增加5个班次。此外,海安飞鹤公交将6路公交首发站调整至火车站,日发班次增开3班,与1 路、2路、5 路、8 路实施错时发班。为满足海安乡镇居民出行需求,公司拟增开5路(曲塘)和106路(李堡)夜班专线,发班时间分别为 19:30 和 21:30。
●7月2日,通扬线南通市区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指挥部,将每个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如何结合自身岗位抓好安全工作的承诺书,送到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通扬线南通市区绕城段(幸福竖河--通吕运河),里程20.257公里,起自市区幸福竖河,沿团结河东行10.7公里后转向东南,最后在兴东机场跑道中心线以东1.5公里的位置平行开河接入通吕运河。航道等级为三级,设计船舶吨级1000吨,新建改建桥梁18座。 为确保项目涉水工程安全有序推进,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二大队结合六月安全生产月的总体要求,在市区段2标项目部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教育培训活动和“水上安全知识专题讲座”。2020年6月27日下午,工程安全培训专题讲座在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指挥部进行。项目工程总监和安全专监及2个施工标段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和水上施工作业人员等参加了培训,工程指挥部相关科室负责人也参加了培训。
●今年1至6月,受疫情影响,交通服务热线96196工单量激增,共受理话务工单22000余件,转办12345政府热线工单1200余件,受理工单量同比增长15.58%,办件率为100%,满意率为93.71%。据悉,受理话务工单内容中,高速公路、水路领域咨询量大幅上升,增幅分别约为去年同期的300%和60.92%。分析显示,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网约车等与公众出行密切相关的城市客运是市民关注的主要领域,占比为69.4%。其中公交运营时间、线路走向、相关站点的出行信息以及市民卡的办理、充值等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针对工单量激增,南通交通服务热线服务前移,主动与全市交通运输系统10余家相关单位取得联系,提前收集市民关心的市区出入口道路交通管制措施、“易来通”乘坐公交车规定、长途客运班线信息、从业资格考试及办理、防控应急物资运输通行证办理以及永久自行车退订等方面的最新资讯,做到服务提前,让广大市民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咨询回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市民工作、生活的影响,受到普遍好评。
●近日,海安飞鹤公交公司所属雅周、何富两个下属站的4组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充电桩项目已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截至目前,海安飞鹤公交公司配套充电桩建设可同时满足46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有效缓解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难”问题。据了解,为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全面落实“绿色公交”,海安飞鹤公交公司计划今年新增108辆新能源公交车,淘汰部分燃油公交车辆,逐步扩大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率至90%,让新能源公交车成为城乡公交的主力军。为给新能源车辆备足“粮草”,公司未雨绸缪,攻坚克难,在已有6组充电桩的基础上,增设17组充电桩。其中,客运东站扩建充电桩7组(配备充电枪14把),雅周、瓦甸、北凌、何富四个下属站场内共建设汽车充电桩10组(配备充电枪20把)。目前,充电桩已全部建设完工并交付使用,可同时服务新能源公交车辆46台,基本满足车辆到位后的充电需求。
●近期,启东市境内连降大到暴雨,由于大量的雨水冲刷,极易引发堵塞。为确保汛期辖区内道路安全畅通,吕四船闸运行中心多举措做好汛期船闸养护工作。 针对雨季易发生堵塞,做到早预防、早治理。7月2日,特邀江苏通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水下检查,对上下游门库,闸门杆件进行了全面的摸排。潜水员发现门库淤泥和垃圾在闸门杆件中堆积严重,只有靠球和树枝通过人工捆绑上岸。建养股随后听取专业水下潜水员的意见,对四个门库进行全面清淤工作。由于持续下雨,雨量增大,辖区区路面积水严重。7月6日起,按照精细化养护要求,严组织、细管理,对重点路段每天至少清扫一遍,保持路面清洁,及时对积水辖区进行排水,防止发生排水堵塞。同时运调股加大雨季巡查力度,通过高频、广播、电话,做好船员安全防护措施宣传,确保人员通行安全。
●近期,梅雨季节雨水明显增多且偶发大暴雨,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如东分中心及养护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加大道路巡查频率,及时处置雨季产生的各类路面病害、道路水毁。经巡查发现X354如泰线紧邻五级航道如泰运河,该县道南侧的河岸基础被快速下排的河水激流冲击、掏空,导致如泰线9K+600、11K+400道路南侧路肩、边坡整体下沉、开裂,存在坍塌趋势,两处水毁长度共计35米。为保障公路运营安全,如东公路分中心迅速会同养护单位对现场进行了勘察,确定了应急抢修方案,对路肩开裂处利用路面铣刨料进行分层回填夯实,表面铺筑15公分的水泥砼,防止雨水漫流灌入,避免路肩、边坡二次沉降、坍塌。养护单位在雨停的短暂期间,于本周六中午前完成X354如泰线两处水毁抢修任务。
●为保障高考期间我市广大考生能安全、准时到达考场参加考试,海安市交通运输部门聚焦重点环节,全力做好高考期间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今年海安市高考考生共计3063人,其中需要统一运送的考生为703人,承运单位南通汽运集团海安分公司及时了解高考考点分布、学生出行需求等信息,合理安排运营计划,抽调19辆客车参加运输,分公司负责人带队跟车督促和监管。高考期间,考点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途经省海中考场的2条公交线路实施临时绕行,考场周边公交线路实行实时调控,确保正班、正点运行。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对所有参运车辆和驾驶员的经营资质进行全面核查,利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动态监管车辆,实时掌握客运车辆安全运行情况。四家出租车公司安排了20辆“爱心送考”出租车,在城区两个考点提供免费接送考生服务,满足考生出行需求。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