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44246|回复: 0

支教日记| 汪抒文:微光,开启一扇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0-2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支教志愿者

星光区 汪抒文

南通平安星青年

2023年至蚌埠五河平安希望小学参与公益支教



爱是一种接力


能够参与到今年的支教行动,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身体原因,家人的反对一直持续到出发前,而我从未动摇过那颗始终向往的心。这对于我而言是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支教让我倍感珍惜与孩子、与团队相处的每一分时光。

家中女儿的支持 ,无疑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出发前,女儿帮助我准备了手工课—猫头鹰课程内容,并提出了“刮刮乐”奖励机制的想法,嘱咐我一定要将些承载了满满爱意的课程,好好地传递给希望小学的弟弟妹妹们。


热爱可抵万难


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手工课老师受欢迎的程度,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一下子将我拉进了上课状态。这里的孩子动手能力虽然不及城里的孩子,但是他们静静地剪纸的神情、积极寻求帮助的状态,一定是源于热爱吧!课程最后,我临时决定收集孩子们的心愿,想为孩子们制作一个“橙色愿望板报”。“我想当军人保家卫国、我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我想做一名老师传播知识!”孩童时代的愿望总是最纯真的,祝福每个孩子能够实现愿望。

有了第一天手工技能的摸底,第二天的风筝课得心应手得多了。孩子们早早的候着,看到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更有干劲了。五年级的风筝课堂遇雷暴天气,讲完风筝的进化史和南通特色板鹞风筝的形态,开始创作没多久,电线短路冒出了浓浓的焦味,我们支教老师都提心吊胆着,但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都已习以为常。老师说这种情况这里时常发生,而孩子们只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而我只一心祈愿雨快点停,只留风给他们,放飞属于自己的风筝。
完成风筝制作后,我带着孩子们齐诵一首高鼎的《村居》,当吟诵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时,孩子们一溜烟的飞奔出教室,带着自己心爱的风筝在微微的小雨中欢快狂奔。


陪伴即是馈赠


支教的那一周,多是雷雨天气,大雨后的宁静和乡村特有的清新气,仿佛承载着所有美好。一天课后,二年级的小男孩儿和她的姐姐给我送来了三只苍耳,虽然他们没有表达什么,但是这份爱与依恋从他们的行为中也已感受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诗经》里的《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孩子们大概并不懂这其中的含义,但这歪打正着的怀念之意,让我忍俊不禁!
姐姐贴心地告诉我苍耳油可以治鼻炎,弟弟挥挥手说:“下午不见不散!不见不散!”连说了两遍,我开始不理解为何他如此在意这句话,后来的课间闲聊中,我得知很多孩子的父母或离异或在外务工,回家一趟不容易,所以“不见不散”对很多孩子而言,是很难实现的约定。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男孩,他说他6岁后就没有见过妈妈了,和爸爸一起生活,唯一的爱好是五子棋。每当下课时,他就会来找我,用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说:“老师,我们下棋啦!”之后我每每有事缺席,他也总是默默等待。在一天午休时间,我教给他如何预判对手落子,他很快地学以致用,并且战胜了我,那一刻我看见了他眼里的光芒。我想未来他总会回忆起这个瞬间吧,执着的等待让他收获了新的技能。
支教的时间是短暂的。希望在未来,他们能记得小时候有一群支教老师,把梦想的种子留在他们心间!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6-4 20:57 , Processed in 0.208555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