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04|回复: 0

[普法说案] “快递放你家门口了!”警惕新型骗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0-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

电信诈骗的案例

大家都见得多了

但骗子的招数也不断更新

这次

骗子瞄上了快递



你好,在家吗?你有一个到付快递,放你家门口了,到付380元。

我没买东西啊……(′・ω・`)?


明明没有购物,家住北京市的冯先生却莫名接到了一通自称是快递员打来的电话,称其有一个到付快递需要扫码付款。而同一天,小区里的40多户居民都接到了这种电话,可实际上谁也没有收到这份快递。
“对方在电话里说是一个40公斤的大箱子。我很纳闷,是谁发的呢?他说是顺义的李某某,电话和姓名都被遮挡了一部分。他还说,‘我都搬到你楼上了,你先交钱把快递收了,如果有问题要拒收可以再退回去。’紧接着就用短信发来了一张收款二维码照片。由于快递费金额较高,我就提高了警惕,要求核实清楚。这时,对方就说再跟客服核实一下,挂断了电话。我再打过去,对方一直是无法接通的状态了。”冯先生说。


“我老公也接到这通电话了,他扫码把钱交了之后,才问我‘你买的什么东西这么贵?’可我也没买到付的东西呀,回去后发现门口压根没有快递,才发现我们上当受骗了。”居民徐女士说。

经查,冒充人员采取了电信诈骗的方式,作案手段就是先给业主打电话,确认业主没在家,然后声称有到付快递,发送收款二维码让业主付款。物业表示,此前新老物业更替时,有人在群里发过全体业主的信息,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电信网络诈骗着实让人深恶痛绝!要是能针对电信网络诈骗专门立法就好了!

你别说,这件事情还真在考虑!近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

首次提请审议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10月19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增强立法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




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门立法,出了哪些硬招守护百姓“钱袋子”?


硬招1

如何加强部门统筹协调?
建立全链条整治工作机制


银行账户和手机卡“实名不实人”问题多年未根本解决;形形色色“黑灰产”斩而不绝;诈骗类型与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相伴而生……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急需有效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1月至9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41.1%和116.4%;6月至8月,发案数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综合施策,强化行业治理,切实形成整体合力,打击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群众损失仍保持高位运行,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草案提出,国务院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硬招2

如何管住手机卡和银行卡

“实名不实人”?
真实登记、尽职调查、不得买卖


一段时间以来,手机卡、银行卡大量非法开办、随意买卖,“实名不实人”问题突出,成为电诈犯罪分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公安机关案件侦办中,缴获“两卡”动辄数十万张,这些手机卡、银行卡几乎全为“假实名”,均非开卡者本人使用。


去年10月“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累计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2.7万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45万名;工信部集中清理电话卡6441万张;人民银行组织清理异常银行账户14.8亿个。


推动实现“实名”又“实人”,草案规定了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建立健全金融业务尽职调查制度;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对于实施上述行为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惩戒。


硬招3

如何铲除“黑灰产”?
治理改号电话、非法设备、

涉诈App等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出买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收购贩卖“两卡”、架设“猫池”和GOIP设备、提供虚假平台和技术支撑、提供转账洗钱服务等一系列黑灰产业,黑灰产业又反过来“滋养”了电诈犯罪,形成相伴相生的“利益共同体”。


一些犯罪团伙在国内购买大量的银行卡、电话卡以及企业对公账户,转运到境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


对此,草案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治理改号电话、虚假主叫和涉诈非法设备;加强涉诈App、互联网域名监测治理;打击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相关产业。


硬招4

如何加强预警防范?

预警劝阻、紧急止付、

快速冻结制度

将上升为法律规定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可防性犯罪,预警十分重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铺开预警劝阻工作,将打击治理关口前移,及时点醒潜在受害人,守住“最后关口”。


今年以来,公安部日均下发预警指令9.6万条,成功避免1260万名群众受骗;成功拦截诈骗电话12.2亿次、诈骗短信14.1亿条,共紧急止付涉案资金2770亿元。


为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预警劝阻、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草案明确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明确有关条件、程序和救济措施。紧急止付、快速冻结、资金返还由公安机关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硬招5

如何治理跨境犯罪?
积极稳妥推进

国际执法司法合作


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境内大批诈骗窝点开始加速向境外转移。


草案提出,国家外交、公安等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快速联络工作机制,共同推进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



不久便是“双十一”物流高峰

这里小编提醒广大市民

接到陌生来电要警惕

如需付款一定要核实身份

陌生人发送的链接和二维码

一律不点击、不扫描


新型骗局

叫人一不留神就中招

赶紧转发给家人朋友

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来源:新华社、法制网、法治日报、中国长安网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2-22 22:47 , Processed in 0.17513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