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4851|回复: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通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3-3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当前,南通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市委市政府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关键,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提升生产、生活、生态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中小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风险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并阐述了如何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2 l) q/ @) j, r
一、“新型城镇化”释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将无法实现。

3 V! y5 g1 `2 F0 u1 w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南通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关键,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抓好城镇建设和改造。如在市郊加快大港河区域、唐闸古镇、新城区东部拓展区、市北新城、观音山新城的开发建设和整体改造;如在海门市形成了“五片区”的区域布局:经济开发区的新兴产业、三星叠石桥工业园区的家纺产业、临江新区的高新产业、海门高新区的智能化产业,悦来镇的轻工食品业、四甲镇的机电产业、余东镇的休闲农业、正余镇的汽配产业,实现了产业资源、行政资源、要素资源的整合和放大,逐渐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如在海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按照“一流园区、现代新城”的目标定位,突出培育产业经济增长极,打造宜业宜居新城区,海安产业集聚、新城建设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等。面对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2 t% |; t, E* Y# p( Z' p3 p  u
(一)在融资方面的机遇
    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还拥有不少潜在机遇。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发达沿海、沿江城市相比,南通的路网、城市绿地、供排水、垃圾处理,以及道路交通、供 电供水、医院、学校、通讯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次,在土地和房地产开发领域。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土地流转和综合利用必然带来土地、社区、保障房、安置房等安居工程建设的巨大需求。中小商业银行可择优支持园区开发、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等。第三,在产业支撑方面,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与南通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相辅相成。这一过程将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
(二)在房贷方面的机遇
     随着南通沿江开发和陆海统筹的战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农民将越来越多。当前大多数农民工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低,工作不稳定,致使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的比重很低。在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让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逐步拥有自己的住房,是必然的趋势,其住房需求也将显著增加,从而使得按揭贷款与和房地产有关的消费贷款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三)在消费方面的机遇
     随着城镇化的深化和消费升级,流动人口的衣着支出、教育文化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将有较快增长。伴随城市人群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新转移人群必然减少自给消费,提高商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对购置大宗生活生产用品、汽车、旅游、教育等都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将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消费贷等消费金融业务机会。
(四)在现代农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上带来的机遇
     现代农业表现为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化、 农业信息化。一方面在农业现代化研究和规范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在农业现代化推进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
(五)在“人的城镇化”上带来的机遇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农民市民化,不仅要造城,而且要使市民化后的农民享受与现有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加强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就业体系等建设,保障转移后的农民各方面的基本利益。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市民化农民的理财意识被逐渐释放出来,对个人理财方面的需要也会逐渐加强。

( P& u4 ?! e8 G( N
四、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中小商业银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原则。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解决经济问题,还要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能仅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出发,而是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二是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兼顾原则。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仅是扩大城镇土地面积,提高城镇人口比重,而是要在发展城镇经济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同步发展,并以此解决城乡社会矛盾,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三是基建投入与产业投入兼顾原则。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可持续性的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四是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兼顾原则。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机构进行产品、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但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金融风险防控,以及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的水平。
* n! L1 p5 w" U4 x
五、中小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风险
     新型城镇化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其内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某些尚不明确的法律政策制度等也会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一些困难和风险。
(一)国家政策法律风险
    在土地财政和政绩攀比的推动下,当前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热情依然不减,城镇化存在过渡“房地产化”的危险。在当前监管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严格清理整顿要求下,部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主体被列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单,信贷投入将受到限制。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缺乏法律支持这一现状下,中小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相关城镇化业务存在很大的介入障碍和法律政策风险 。
(二)地方政府偿债风险
    随着未来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逐步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受政策调控难以大幅上涨,地方政府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受制于系列制度的制约,短期内新型城镇化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尚难以完全建立并成熟起来,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受到一定的资金制约,特别是行政级别较低的地方政府和以地方政府信用为担保的债务不断累积,其风险将加大。
(三)资金监管缺失风险
    在城镇化建设中,不少城镇化项目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整体规划,对居民拆迁补助、条件困难群众的安置等一系列投资的项目也缺乏统一资金预算和决算。同时,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缺乏监管,款项未实行专帐管理、规范核算,资金的计划执行并未按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来对公众公示。总体来看,政府对资金运用的真实轨迹、流向和效益情况往往银行无法完全掌握。
) y! c" c* r4 e/ N0 L
六、中小商业银行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应当有所作为。以恒丰银行南通分行为例,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经过2年艰苦创业,该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迎来了二次创业、品质增长的新阶段。至2015年年末,总资产108.39亿元,较年初增长16.59亿元,增长18.07%;一般性存款余额101.86亿元,较年初增长29.54亿元,增长40.85%;各项贷款余额55.99亿元,较年初增长23.86亿元,增长91.31%。接下来,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恒丰银行南通分行将充分认识和分析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图,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方向,站在服务南通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创新金融产品,解决重点需求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议以结构化融资为手段,鼓励借款主体以BT、BOT、PPP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持续融资能力。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要积极推动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的发展。建议大力发展和介入直接融资模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债券发行、借壳上市、发行股票、产业投资基金等途径帮助政府融资,探索以城镇化未来收益为支撑开展市级政府发债试点。建议银行努力牵头建立市级财政城镇化专项基金,从各级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取,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等领域的投入或为各类社会资金介入提供风险担保和利润补助,破解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收益低、融资难等问题。
    2.在现代农业、中小企业方面。建议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围绕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不同分工主体,如农民、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等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抓住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企业,探索资金流、物流全封闭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挥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优势,努力支持它们做大做强,为南通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做贡献。
    3.在消费金融方面。建议针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倾向的变化,创新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可设计金额相对较小、门槛相对较低、风险比较易于控制的消费类信贷产品,支持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住房按揭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在城市,开发新型消费信贷产品,着力支持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及农村转移人口的自主创业。在农村,实行包村、包片、包户的服务模式,通过电子化服务终端、支农金融超市及服务流动车等方式,推行“一站式”农户贷款服务。另外,建议为居民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解除农民进城后的后顾之忧。
    4.在财富管理方面。针对城镇化征地拆迁农民、农村规模经营户、外出经商创业致富人群等农村新富人群,灵活制定存款定价策略,提高银行存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县域居民对短期、保本理财产品的偏好,大力开发和推广风险系数低、收益稳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锁定农村居民闲置资金;加大国债、保本型基金、贵金属等产品在县域和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开发或代理销售适应农村老龄化趋势的保险保障类金融产品;针对高端零售客户适时推出贵金属、信托和私募基金等私人银行产品。
(二)加大政策倾斜,夯实发展基础
    1.调整信贷政策。建议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要从行业政策、产品政策、客户政策等多个角度给予优惠,强化对城镇化建设重点领域特别是县级以下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医院、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2.扩大信贷授权。适度调整对重点区域的业务授权,对于通州、海门、启东等经济实力较强、信贷规模较大的地区,可以适度下放经营部门信贷权限,扩大业务自主权,提升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
    3.加快审批速度。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贷款项目,建议在授信审批流程方面建立快速审核通道,优先给予受理并安排上会审批,提升审批效率。
    4.优配信贷资源。在信贷资源配置中要优先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贷款的需求,积极尝试设立城镇化建设专项贷款,鼓励辖内分支机构加快贷款投放进度与规模,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落地。
(三)加快渠道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1.进一步加快网点机构布局。早日实现县域网点全覆盖,网点设置适度向经济规模大、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兴城镇、农村新型社区等重点区域倾斜。
     2.进一步完善网点服务功能。网点设置向经济总量较大、人口较为集中的百强县、千强镇、农村新型社区等重点区域倾斜。
     3.进一步加强电子渠道建设。努力突破在村镇支付的空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大移动支付、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因此,建议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业务。
     4.进一步加快基层人才培养。加大对本土县域金融营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力度,实现快速稳健发展。
4 K: X% t; T/ o+ h  R/ J$ Y* c
(四)依托地方政府,推进深入合作
     1.开展方案营销。除了通过信贷投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外,还要积极发挥综合性、多功能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政府提供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通过协助地方政府创新金融工具引入新的资金筹集渠道,积极锁定与政府的全面合作。
     2.开展综合营销。实现各业务条线的联动和整体营销,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除了融资支持外,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不同金融需求,积极为政府提供资金监管、财务顾问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及早满足政府公职人员的零售业务需求。
     3.开展立体营销。密切与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及时掌握政府的各项最新决策措施,及时获取重点项目信息。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以政府部门为源头,聚焦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内对企业类型、企业产品、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目标客户,细化出差别化营销服务方案,实施客户和产品支撑战略,一企一策,量身定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 z6 _8 [6 k* z9 z- o% P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土地使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的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只要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我们恒丰银行南通分行深入研究新市场、及时贴近新需求,就能紧紧抓住新机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打造 “精品银行、全能银行、百年银行”迈上更加坚实的一步。
(恒丰银行南通分行  杨中)
7 [4 b. a- ~3 }/ m0 d
南通0
匿名
发表于 2016-4-2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4-2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12 05:06 , Processed in 0.28827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