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2127|回复: 1

[新闻快讯] 南通这所幼儿园真不简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3-2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叔叔好。”3月24日,7岁的孤独症儿童小豪被妈妈送到博园岚郡幼儿园门口后,在妈妈的提醒下,和保安打了招呼,随后自己走进了幼小衔接班教室。


自己独立进校上学,能够和外界简单交流,这一幕,小豪的妈妈王女士盼了7年。自从去年上了博园岚郡幼儿园,小豪进步明显,已经能逐渐融入集体生活。


博园岚郡幼儿园是去年崇川打造的全市首家康教融合幼儿园,也是崇川区残联定点的康复机构。在这里,每位特殊儿童都有专属的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计划。该幼儿园的打造,不仅让南通特殊儿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幼儿园,也点燃了更多特殊儿童家庭的希望之光。



解决了没有学籍或无法融入普园的烦恼


“现在每天回来,孩子都很开心,我们就知足了。”小豪在25个月时被查出患有孤独症。经过四五年的康复训练,能力有所提高。去年上半年,妈妈王女士将其送到了家附近的普通幼儿园。


“怀揣着希望而去,带回来的却是失望。”王女士说,入校才一个月,孩子问题频出,“我家的孩子主要是行为问题,要到处跑,到处摸”,老师无法理解,和其他孩子也玩不到一块儿,孩子每天回来都是不开心的。无奈,王女士只得选择退出。去年下半年,改上了博园岚郡幼儿园后,这一情况明显改善。



“有家长还联名反映到园长那里,叫我们退学。”今年5周岁的孤独症儿童小七,在进入普通幼儿园后也遭遇了同样的境遇。


在南通,像小豪、小七一样,上了普通幼儿园,因无法融入或者遭到排斥,选择退出的特殊儿童不在少数。


“不上幼儿园,以后孩子的学籍怎么办?”


博园岚郡幼儿园园长缪寒路早在12年前,就创办了南通星辰儿童康复中心,开始了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之路,累计服务了2000多名孤独症、发育迟缓儿童、唐氏等特殊儿童。与诸多特殊儿童家长接触后,她越发能体会到家长们的纠结与烦恼。


去普通幼儿园,难融入;不上,就没有学籍。缪寒路透露,这对于能力稍微好一点、以后想上普小的孩子来说,很不友好。为此,“有的家长,让孩子半天在普通幼儿园,半天来机构康复,但这样,家长和孩子都十分奔波,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还出现了能力倒退的情况。”


2024年,位于崇川区的原博园岚郡幼儿园因接收不到足够孩子,产生了闲置。缪寒路获悉后,有意收购并打造成特殊儿童的专属幼儿园。本着管理更要服务的宗旨,崇川区政府牵头区残联、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展开联合服务,帮助完善手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往往是分离的。机构康复师更多关注孩子生理功能的恢复,往往忽略了他们身心、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而普通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也很难顾及特殊儿童,所以导致进了幼儿园的无法融入,有些甚至上了也被迫退出。”缪寒路透露,康教融合幼儿园的打造,就是要将康复治疗与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帮助特殊儿童渡过学前教育这一关。



分班分课程,实现康复学习“两不误”


如何将康复治疗与学习教育有机结合?


走进这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幼儿园,“融合”氛围扑面而来:室外悬挂“只要我们不放弃  孩子们就有未来”标语,室内有言语治疗室、运动治疗室等10多个资源教室,孩子们正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或学习文化知识,或训练语言能力,或做体能训练……



“康教融合,关键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缪寒路介绍,学校建立了跨专业的团队,包括特殊教育、康复治疗、应用心理、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共有老师63名。此外,还与全国康教融合走在前沿的北京睿智全纳幼儿园建立了合作联盟,定期安排学校老师去培训。


目前,幼儿园内有200多名特殊儿童,其中大部分为孤独症,另有少部分唐氏、发育迟缓儿童。这些孩子中,有近30人采取了全托康教,其他的只上半天康复训练课。对于全托孩子,根据年龄和能力评估,分成了学前预备班和幼小衔接班,每个班都有1名班主任+N名配班老师。



24日下午,在幼小衔接班,一堂拼音课正在进行中,每个孩子都有专属课桌,仿佛一个“小小学”。“幼小衔接班的孩子,能力相对还可以,他们来我们这里,就是想通过边康复边学习,为上小学做准备。”班主任陈睿敏介绍,针对该班型的孩子,学校专门设置了拼音课、数学课、画画课、音乐课等,同时每天会和学前预备班的孩子一起,安排出操、升国旗等环节,让他们提前熟悉小学学习生活流程。


“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未来孩子能融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缪寒路说,但这些孩子在生活自理、社交等方面,确实有欠缺。为此,针对全托孩子,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特别融入了社交游戏课、生活自理课等多元化融合集体性康复课程。


入口处,有兔子园、孔雀园;西南角的种植园内,青菜、菠菜等长势正盛;东北角,是游乐场……“这些都是我们打造的集体性康复课程情境课堂。在种植园,我们会带着孩子们播种,教他们认识农作物;在游乐场,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社交能力,学会分享、轮流、等待;在兔子园、孔雀园,我们会教孩子如何喂养,既训练精细动作、手眼协调,又培养了责任心。”


目标分解教学,是幼儿园推出的特色教学法。在生活自理课上,老师会将每一个目标进行任务分解,通过全肢体辅助、半肢体辅助等方式,引导孩子洗手、穿脱衣裤等。小豪妈妈王女士说,儿子去年下半年上的幼小衔接班,现在已经会简单的加减法,名字也会写了,有时候还能帮着家里做简单的指令性家务。



一人一案,每个孩子都有专属成长计划


“请拿第二个五角星给我……24日下午,在个训室,孤独症孩子尧尧正在单独上语言训练课,个训老师缪海莉在看到尧尧能够精准听从指令后,给了一个大大的赞。


“别看孩子现在能够懂得指令,背后是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反复训练。”缪寒路拿出一本厚厚的康复训练记录本,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尧尧语言训练课的康复内容和康复成效。


“通常下来,像表达‘我要什么’,要讲到20次课。”缪海莉说,每次讲课,她都会给孩子的接受程度做评价,只有孩子的接受程度达到80%以上,才能开新的内容。否则,同样的内容就要反复讲,直到达到训练目标为止。


孤独症孩子,最大特点就是难以合群、不懂表达、学习力弱,在行为上也有个体差异。因此,除了集体性大课,幼儿园还开设了个训课。



“我们根据每位孩子教育的需求,各部门的老师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明确康复目标和教育重点。”缪寒路说,譬如,感统失调的,侧重于感统训练;不会表达的,侧重于语言训练。而每种课程,每个孩子都有专属的成长记录本,老师每天都会和家长交流孩子情况。


而即便在集体课时,老师们对于每个孩子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24日下午,在学前预备班上,班主任陈海玲正在给孩子们上《狼来了》绘本课。不爱说话的阳阳回答出了故事名字,陈老师奖励了贴纸;爱跑闹的欢欢,在陈老师的指令下,安静坐了下来,陈老师也奖励了贴纸……“孩子的能力各有千秋,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康复学习方面做适当调整。只要达到预定分解的小目标,我们就会给予鼓励、奖励。”陈海玲说。


“这在普通幼儿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七的妈妈杨女士告诉记者,康教融合幼儿园,有更多的包容性,给了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最大进步就是语言能力,原来不愿开口,现在不仅会表达我要什么,也会仿说。”说起儿子的变化,杨女士满是欣慰,“我没有给孩子办残疾证,为的就是有一天他能融入普通学校,从现在来看,不是没有可能。”


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特殊儿童康复,崇川区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孩子提供每年9个月的基本康复救助,由区残联负责按要求兑现。“特殊儿童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缪寒路说,希望政府层面更出台更多帮扶政策,社会上有更多爱心人士关注,为更多的特殊儿童家庭带去希望。



来源:江海晚报

南通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2-16 1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5-3-27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回忆起当年我在南通市崇川区春芽幼儿园上学,当时班主任把我当智障看,排队总是最后一排,当初上幼儿园就把我当智障,大便拉了一身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2 00:17 , Processed in 0.163395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