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在江海大道南憩亭大桥附近,市政工人用撬棍打开雨水篦子,使用网兜、铁锹等工具将边井中的淤泥、树叶等堵塞物清掏干净,保障雨水排沥畅通。昨日凌晨开始,南通新一轮强降水“上线”,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积极响应要求,加强预警研判、紧盯高架桥梁、隧道下穿等防御重点,严防城市内涝风险。 据了解,市政部门已于汛前对城市排水管网、雨水口等排水设施进行了全面清疏和病害养护,对泵站机电、视频监控、应急车辆等进行了检查和调试,确保所有设施、设备稳定高效运转。13支应急巡查班组进入临战状态,人材机全部前置到隧道下穿、工程项目等重点部位一线,处信息指挥平台24小时实时监控,随时做好应急处突准备。 “上午9时,随着雨势增大,我们第一时间升级排水防涝Ⅱ级响应,全处职工、应急救援力量前往各自责任路段,开展不间断巡查,对于瞬时雨量较大造成的短时积淹,第一时间发现处置,确保雨停后30分钟内排放完毕。”市市政设施管理处路政管理科副科长蒋林告诉记者,根据最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近10年来短历时暴雨强度明显增强,总体雨量偏大19.5%,针对部分设计标准偏低的雨水管网,将结合历年的积水点“回头看”分批进行工程改造。 地下隧道、下穿道一直是城市防汛的重点领域,泵站则堪比强有力的心脏,为低洼区域的雨水抽排提供动力。在啬园路隧道综合监控平台,借助液位计等终端感知设备,值班人员可实时监控泵站的启停、液位、流量等运行状态,一旦水位超过警戒位置,将自动触发报警并抽排积水。同时,隧道主线还设有积水警戒线。在此提醒广大司机,下洼地段积水凭肉眼难以判断深浅,若发现积水即将淹没警戒线,切勿冒险涉水通行。 截至上午12时,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出动应急处置人员280名,巡查发现新华路、江海大道、崇川路3处轻度积水点,已全部处置完毕。同时通京大道、崇和路等多处污水外溢情况已及时通知水务集团处置。目前,全市高架道路、下穿道和隧道运行正常。 近几年,南通市高标准构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实施了一批畅通道、扩调蓄、增能力、治涝点的项目,市区排涝能力大幅增强。今年,市政部门继续聚焦城市“里子”,对去年发现的23处易涝点制定“一点一策”整改方案;同时依托国债资金支持,全面提升雨水管网、排口、篦子、检查井等排水设施,进一步夯实“地下软实力”。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