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兴仁镇,古称徐涧,又称新地。历史、文化、美食、名人,皆不逊色。
通江达海、水陆空立体多维,宁启铁路、江海大道东延工程穿境而过;宁通、盐通、通启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坐落镇区;得天独厚的热土之上,兴仁镇焕发着无穷潜能。 而在南通,只要提起兴仁,我想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兴仁庙会。如果说庙会是兴仁曾经的标识,那么现在以猪头肉和羊肉为代表的美食就是兴仁的代名词。 兴仁街是一条南北大街,以前商贩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条街上,后来随着有外地人不断的涌入这里,街边的商户也变的多了起来,于是后来又扩出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街。街上虽说有不少形形色色的各种店铺,但最为热闹的还是那些卖吃食的地方。 兴仁的猪头肉肉色红而不暗,肉酥而不烂,质肥而不腻,味香而不呛。吃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而且老食客们都知道,要想吃到正宗的猪头肉,记得千万往弄子里去寻,那里才是家常的味道。 多年来,兴仁猪头肉除了向百姓零售以外,还作为一道特色菜肴出现在通州和南通的许多宾馆饭店的餐桌上,很受欢迎。昔日的“下里巴人”,如今竟成了宴席上的“阳春白雪”。南通城里的宾馆饭店都会来这里预约订货。 由于选料精良、加工细致,崔记老板崔新严格按照传统加工工艺,在煤球炉上加工出了如此美味。因为加工规模小,产品还供不应求,迟一点还买不到呢。
60年前,兴仁镇就有人用八角、桂皮、茴香、花椒、陈皮等香料制作猪头肉。当年人们因囊中羞涩,重体力劳动者吃不起猪肉,只能选择不登大雅之堂且价格便宜的猪头肉。 上世纪70年代,有位叫崔新的工友,开始潜心研制猪头肉,在选头、洗污、烫焯、刮皮、浸漂、配料、蒸煮、割肥上下功夫。他就是兴仁“崔记猪头肉专卖店”的老板。“崔氏”猪头肉肉色红而不暗,肉酥而不烂,质肥而不腻,味香而不呛。 其实兴仁猪头肉的出名,绝非仅仅几十年。民国初年,兴仁就有人在猪头上下了功夫,制作鳌包肉。鳌包肉,就是猪头肉。虽然今天兴仁的猪头肉与它并非一脉相承,但吃食的出名,皆因为有人能认真的做,有人能认真的吃。 民国初年,兴仁有个叫吴文科的人,开了个熟肉店,其鳌包肉在兴仁街独一无二,口碑甚好。为什么好好的猪头肉偏叫鳌包肉呢?原来,猪头肉听起来既龌龊又不雅。而鳌头却是吉祥喜庆之物。皇朝时代中了状元,必得到朝廷外门侧的石雕鳌鱼的头上用一只脚踩一会儿,叫“独占鳌头”,后来这个词就固定下来,特指夺魁。故而“猪头肉”称“鳌包肉”,吃了添好运。 吴文科制作鳌包肉,至少有七道工序。先要将猪头上残留的细毛一根一根手工拔除(绝不图省事用刮子刮毛而留下毛根),然后刮净,再用清水漂,漂尽血水后放在温度适宜的开水中焯,然后刮去油污再用温水清洗,在水中煮成八分熟,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酱油、桂皮、八角、花椒、陈皮、茴香等五香文火慢炖,待到一定火候(这是最难掌握的)之后出锅。这时的猪头酱红色、喷喷香,酥而不糜,肥而不腻,时人称“打嘴不放”。 吴文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又把猪的小肠打洗干净,用剪刀破开。再将猪肝切成条状,用小肠裹紧扎好,放在锅里与猪头共煮,既吸收了猪头的肥气,又增添了猪肝的美味,还节省了柴火,可谓一举三得。这样制作的猪肝叫扎肝。 吴文科的店里常常客满为患。乡民们都喜欢在他店里花两到三个铜板,割一块巴掌大的鳌包肉,要一壶米酒、一碟五香兰花豆或者五香花生米,美食一顿,满意而归。看来,往昔兴仁猪头上的“功夫”就是不一般,而且在兴仁这块土地上根深蒂固,难怪乎今天的兴仁猪头肉依然出名了。 来源:夜航船上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