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往上点,注意面部表情……”7日,海安中专艺术系老师马逸涵正为花鼓社团的学生们示范动作。马逸涵是齐齐哈尔人,当花鼓社团指导老师已3年,“我越来越了解海安文化,也爱上了海安。”2019年,海安中专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安花鼓传承基地。目前,参加该社团的学生已近百人。
海安中专共有非遗社团6个,包括罗汉龙、彩带龙、苍龙、南狮、海安花鼓、剪纸等,参加学生约320名,其中九成学生为海安人。“依托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团,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艺感人,让学生了解非遗保护的内涵,在参与中体悟、成长、自信,身体力行地赓续传统。”海安中专副校长史有军解释了社团设立的初衷。
“我们坚持校内社团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专业老师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社团活动和所学专业相结合,确保了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该校团委书记、党群办副主任丁姜华说。
“苍龙舞弘扬了非遗文化,还让学生身心得到了释放,有利于我们提升教学能力……”“参加剪纸社团后,学生们变得有耐心了,而且还有很多好创意……”该校经贸系副主任许思艳和艺术系老师李小青都担任着非遗社团的指导老师。她们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社团,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注入了生命力。
“市民们特别热情,我们龙狮队舞了七八遍,非常自豪。”该校机电大专学生陈小杰激动地说,自己参加了民俗表演巡游活动,家人和邻居特意赶到南通支持,“我感觉传承非遗非常有意义,也变得更加自信。” 海安中专艺术系主任陈朋说,当前,学校正探讨设置道情、号子等更多非遗文化社团,激发孩子爱国爱乡之情,为他们提供更多舞台,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必须弘扬好、传承好非遗文化。”海安市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圣红介绍说,海安每年制订年度非遗进校园清单,组织京剧、花鼓、葫芦画、绳艺、越剧、糖画等非遗进校园。并在全市中小学大力推进非遗项目“一校一品”项目建设,舞狮、舞龙、花鼓、连厢、剪纸、道情、水乡号子、扎染等地方非遗项目已在数十所学校普及,参与学生超万人。 边逛校园边打卡,集齐印章即可兑换原创“龙生九子”套色版画等精美礼品……近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学生汪尔雅一下课就赶往校园各处,在集齐全部十枚印章并答对两道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后,喜获了一张“龙爸”版画。 这是通师高专龙年特色迎新活动之一——“寻龙记”集章打卡,集章点位围绕“龙”和“龙生九子”主题展开,将南通木版年画技艺巧妙融入,吸引了全校师生扎堆儿打卡。“把当下流行的集章热潮与传统非遗文化相结合,感觉有意思更有意义。”汪尔雅说,下次还想继续参加这类活动。
“借创新活动形式助力,以原创文创产品拉近传统非遗与年轻群体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地方文化韵味。”该校美术学院“艺亩三分地”工作室负责老师陈靥介绍,自成立以来,团队已向全校师生、社区及多所中小学校策划开展重阳香包缝制、油纸伞伞面绘制、层叠剪纸剪刻、蓝印花布印染等丰富的非遗技艺体验活动。因为形式新颖有趣,活动颇受学生和居民的欢迎。
“艺亩三分地”工作室的蓬勃发展,源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美术学院院长朱敏表示,学院不仅在专业课程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更在课外实践中强调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融合,不断拓展美育的内涵和边界,让艺术之美更接地气。”
据了解,“艺亩三分地”工作室将推出校园植“愈”计划,运用古法造纸技艺将回收的纸质咖啡托制成种子卡片,让师生自愿领养种植。“借助丰富的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花开遍野。”陈靥表示。
手工印染是职大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非遗特色课程,每周8课时,由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等负责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扎染工艺的基本技法,使用更前卫的构成元素创造出更具张力的扎染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审美素养,为后续发展和促进就业奠定基础。”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娟说。
非遗文化与职业教育的碰撞,在职大并非个例,如陶艺、刺绣、红木雕刻等均在校内设有非遗教学工坊并开设相关课程。“在陶艺课上,我体验了拉坯、泥塑、刻花等,还学会了制作茶壶。”和连梦婷一样,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汪虹宇也是非遗课程的受益者。
“将非遗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其实就是结合专业特色,挖掘技艺之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李娟说。职大还与江苏华艺时装集团等企业、民间工作坊展开深度合作,每年输送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实用型人才。
“能否加大对校园非遗项目的资金支持,帮助更多非遗进校园?”“非遗课程内容处在摸索阶段,如何科学设置并推广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非遗教师队伍?”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全中表示,我市教育部门将聚焦非遗传承不断探索,丰富非遗课程,拓宽传承途径,激发校园传承活力,推动非遗传承和立德树人持续融合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