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是长江口的一个小县城,能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东西还真不少。论历史,它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建国前是中华第一大县。这里曾走出吕岱、胡媛、冒辟疆、李渔、沙元炳、李昌钰等历史文化名人。论现代,如皋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江苏长江以北的县域中走在前列,多项排名在全国百强县中挺进前二十强。但如皋真正能打得出的还不是这些,有两张名片让世人不得不服,一是长寿,二是教育。
最新统计,如皋百岁老人总数再创新高,2003年底已达到590位。其中,105岁以上有24位,最年长者为白蒲镇新陆村109岁的顾李氏老人。
如皋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长寿之乡,现有户籍人口约137万人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75166人,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4033人,长寿老人占比是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的3倍。
回到如皋,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七十太平常、八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早在1991年,国际自然医学会评选出了五大长寿之乡。除了中国的巴马和新疆南疆以外,还有原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五大长寿之乡有着共同的环境特点,都处于偏僻山区,经济也相对滞后。但与五大长寿之乡迥然不同,世界第六大长寿之乡如皋位于长江中下游,是全球唯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平原地区的世界长寿乡,成为世人乐享长寿健康的主要目的地城市。
如皋长寿老人与其他长寿之乡的老人相比,生活更美满,身体更健康,精神更愉悦,更享受晚年的幸福。在如皋百岁以上老人中,很少有残疾和心理障碍现象。有的老人至今仍坚持读书看报,有的老人还能爬树上墙,有的老人仍能做针线活,有的还在亚洲老年田径赛场夺得佳绩……。
是什么造就了如皋这种独特的长寿现象呢?如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长寿奥秘呢?古往今来,人们探秘长寿之道、寻求养生之方从未停止,尤其在全国去掉贫困的今天,满足健康生活需要,追求生命健康长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关注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为此,多少科研团队、多少专家学者来到如皋大地,想找到长寿的钥匙,想挖掘养生的宝藏,最后大家得到共识:如皋形成今天的长寿现象,是多因一果,既有人文的,又有地理的、自然的因素,归根结底是,如皋人特有的地缘和生活方式造就了长寿现象。
第一大核心元素是“水土”。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帝造人,上帝也赐给了如皋人长生的水土。如皋,古语意为去水边的高地。早在5000多年前,在黄海、东海与长江的交汇处,就孕育了一座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的沙洲小岛,形成了今天如皋的这片肥沃土壤。后来,随着古淮河的不断改道,在东方大地上再未见这样奇特景象。如皋,是长江中下游唯一四水汇合而成的沃土。如皋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是长江三角洲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西汉渔盐之利,东晋垦殖造田,明代纺织桑蚕,清代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在康乾盛世享有“金如皋”美誉,民国时期堪称“中华第一大县”。长江是如皋长寿的原因之一。长江挟带了上游汇集而来的诸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并在此沉积。据如皋地区饮用水源调查资料表明,如皋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8.5%。所有化学指标一直保持Ⅰ—Ⅱ级标准内,人体所需的铁、锰、锌、硼、硒等微量元素丰富。据研究表明,锰、硼、硒等元素在人体内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再说如皋的土。如皋地处长江入海口地区,是由长江冲击而成的平原。因此,如皋土壤主要来源为长江冲积物,使如皋土壤母质的矿物构成丰富,为土壤元素组成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而富含多样元素的土壤,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水果,都包含多种有益于人健康的成分。加之如皋地处北纬32°00′—32°30′,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人体机能发挥。
水、土和气候,孕育出一片生命的乐土。如皋,是上天造就的一方福地,是万里长江的宠儿。千百年来,如皋人在此繁衍生息,长寿的因子也在如皋人的代际遗传中渐渐形成基因优势。
第二大核心元素是“习俗”。 如皋人的长寿不仅得益于如皋优渥的自然环境,更得益于如皋人千古相传的生活秘诀,这些秘诀渗透于方方面面,以至于成为习以为常的百姓日子。
在饮食习俗上,如皋人崇尚“淡、鲜、杂、野”。如皋人一天的生活是从早晨一碗清淡的玉米糁儿粥开始的。如皋人有句口头禅:“常喝玉米粥,能够活一百,玉米糁、米打底,健康长寿九十几”。清晨喝粥,可以调节脾胃,补充夜间人体损失的水分,便于消化。在如皋人的食谱中,有着数十种粥品。有些如皋人甚至养成了“二粥一饭”的清淡饮食习惯。在清淡的饮食之中,如皋人也崇尚“鲜”。如皋土地肥沃,河汊纵横的地理地貌,为如皋人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一年四季都不缺乏食材的如皋人将“鲜”作为饮食基本标准之一。当地人也称之为“出水鲜”。新宰的肉类,刚捕捞的鱼虾,刚采摘的菜蔬,所有的菜品都以“新鲜”为最佳。除了“鲜”之外,“杂”也是如皋人饮食习惯之一。 所谓“杂”,就是粗粮、细粮混着吃,荤菜、素菜合理搭配。甚至田间野地生长的野菜也被列入如皋人的食单。如皋人相信,吃得越杂,越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协调。这也与传统中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起居习俗上,如皋许多老人都有睡“子午觉”的习惯。如皋长寿研究所曾对本地100多位百岁老人进行过睡眠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人不失眠。如皋老人的睡眠习惯很传统,都是早睡早起,中午小憩,保证每天睡觉时间不低于8小时。静养的方式,除了睡眠之外,如皋老人还常常以静坐、闭目养神和“慢散步”来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是健康的根本,如皋人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因循自然,自然也以“长寿”馈赠如皋人。
如皋人有养花种草、蟠扎盆景的习俗。如皋的老百姓,家前屋后都栽着树种着花草,不仅美化净化了环境,更陶冶了情操。如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以其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所最得体、最庄重的鲜活艺术品。如派盆景始于宋朝,兴于明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盆景界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全国首个盆景类地理标志,蟠扎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也成为中国花木协会盆景分会的永久所在地。如皋现有花木盆景面积超20万亩,花木盆景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生产出口基地,花木盆景产业已成为如皋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被称为如皋人的“绿色银行”。
第三大核心因素是“心态”。如皋人在生活中始终坚守“知足常乐”的心态,事事看得开,想得透。在如皋的核心区,有近1平方公里的古街区,这里很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在这片街区中有座迎春桥,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这副对联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表达了如皋人民美好的心愿,更是如皋人良好心态的见证。讲究和气生财,崇文尚理在这里蔚然成风,社会和谐在如皋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已成为如皋人的一种自觉追求。如皋街头上,很少见到象有些外地人吵架骂街的情景,这大概与如皋人儒气、温和的性格有关。
如皋自古以来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尊朋厚友,人与人之间崇尚礼貌友善,这种融入血液的豁达大度,体现在如皋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日常行为细节之中。为人处事不失信、友善待人不恶语、有序排队不争抢、礼让行人不抢行……《市民文明公约》已然成为每一个如皋人的行为指南。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限制,构建起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亲善、互助、友爱变得尤为珍贵。淳朴的如皋人,这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皋人的孝道也是出了名的。有句民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少家庭里,老人们都跟子女们生活在一起,四世同堂、五代同堂的家庭非常普遍。在共同生活当中,后辈对长辈悉心照顾,使得老人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这也成为如皋地区老年人长寿的原因之一。
除了家庭成员对老人的孝敬和照顾之外,如皋地区敬老爱老的风气也代代相传。不仅是亲人和邻里对老人照顾有加,甚至连如皋政府和社会,也有着重视老人的传统。逢年过节,各级政府的领导都会亲自登门,看望百岁老人。百岁老人过寿,都会为老人举办寿宴。尊老敬老,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这是如皋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对于老人来说,生活好,饮食好并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存在,他们所期望的其实是在人世间,依然能够感受到至亲的关爱和重视,这是他们生活最大的满足,也是他们长寿生命的意义所在。
长寿,是人类千百年来延续并传承的生命信仰,是中国人追求生命境界的美好愿景。如皋的长寿现象,是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共同造就的奇观。如皋至今还留存着百岁桥、百岁巷等关于长寿的遗迹。它们见证着这个地方关于长寿的神奇和魅力。在长寿的背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神。解密如皋长寿文化,也是给天下人提供通往长寿目标的丰富启示。
说了长寿,再说第二张名片:教育。都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教育领先全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皋作为南通的一个区市,更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之乡。
千百年来,如皋人崇尚教育,注重礼义。过去再穷,也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读过书的孩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在如皋人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个家庭所有的心血都是供孩子读书。在我上小学时,看到许多村民家里即使有一碗米、一个鸡蛋,也要换成钱供小孩上学。在当时的农村里,最好的房子必定是学校。天下父母心,孩子亦争气,我们上学时,早上天不亮就去学校,晚上点着煤油灯做作业,学习一个比一个,一个赶一个,那时的学习空气真好,学习氛围真浓。
后来我参军到部队,在安徽驻地山沟的国防仓库当兵,发现当地的教育就没家乡好了。附近的大队有一个小学,学生不多,一问有许多家长宁肯让小孩挣工分,也不愿让小孩上学,也有因交不起书本费停学的。冬天太阳出的老高了,才看到三三两两的小孩上学去,下午很早又放了学。老师上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部队有几个干部子女在这个小学上课,自己不愿学,教育质量又不咋样,结果年年留级。
退休后一年要回几次故乡,必竟故土难忘,乡情难却。回到家乡,看到如皋人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如今漫步如皋的校园之中,你能感受到的是深邃的文化古韵,是浓郁的求学氛围,思绪总会被拉回过去,又被引向远方。
或许是因为深厚的底蕴浸染,或许是因为一代代教育人的接续耕耘,如皋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迈出了令人艳羡的步伐。一次次傲视群雄的高考成绩单,一项项稳居榜首的教育监测数据,一批批卓越成长的优秀学子,让“如皋教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教育品牌。
最近这些年,如皋教育更是“蹭蹭蹭”往上进步,仅就高考而言,如皋中学2023年的高考一本录取率接近百分之百,许多考生被清华、北大直接录取。而且,如皋的教育不是拼凑尖子在好学校,而是注重均衡发展。农村许多高中,高考成绩同样名列全省前茅。外界评价,如皋教育既有群山,又有高峰。
因为综合实力不俗,国务院的门户网站对如皋予以热评;因为教育质量走在前列,教育部表扬如皋“全国领先、全省领跑”……
长寿和教育这两张名片,如皋值得拥有。老有所养,少有所教,无疑,如皋人是幸福的。
来源: 漫山秋枫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