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以后不要大声跟我说话,那样我一点也听不进去,你应该小声一点说。” 看到女儿一脸怒气,我后悔不已。 今天早晨女儿起床时,我看到她慢腾腾地穿衣服,不由得心中升腾起一股怒火,对她呵斥说,你就不能快点吗? 因为女儿上午8点上课,现在都快七点了,她还没有点着急的样子。 我发火后,看到女儿怒气冲冲的眼神,才认识到自己错了。 毕竟女儿才六周岁多,她的速度不可能跟成年人一样快。 因为自己情绪调控能力差,把怒气全部撒到孩子身上实在不应该。 精神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创伤经历,尤其是童年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 父母的声音越来越大效果也是越来越差,这样的例子并不稀有。 一位爸爸正在辅导儿子写作业,讲了好几遍,儿子一脸懵,眼看爸爸就要发火,儿子小心翼翼地提醒爸爸: “爸爸,你别吼我了,宝贝会写,会写。” “哇,给爸爸鼓掌……” 讨好的眼神,令人心疼。 这是很多孩子在被吼之后真实的表现,带着深深的恐惧感,小心翼翼地讨好着父母。 当孩子没能让我们满意时,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几乎成为父母每天的习惯。 一位家长开玩笑地说:“吼娃两败俱伤,不吼憋出内伤。” 然而,在孩子成长之路,我们真的只能靠吼才能让他们配合吗? 声音越大,效果越差 在一期节目《超级育儿师》里,浩浩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但他妈妈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不分青红皂白对着家人吼叫。 育儿师把她平时的吼叫声剪辑到一起,播放给这位妈妈听,让妈妈体验孩子的感受。 当声音突然响起时,浩浩妈明显吓了一跳,但是当时浩浩妈还把这反应归结为,自己在陌生环境下突然听到声音的害怕。 随着继续感受那些吼叫声,浩浩妈开始紧张、抗拒、崩溃。 看到这里,许多曾以吼住孩子为傲的父母,吓出了一身冷汗:大人尚且接受不了这样的声音,何况年幼的孩子? 是呀,因为父母越是想靠大声音管控孩子,孩子越是想要逃离。 有人问脑科学家洪兰icon:为什么吼孩子他也不听?反而还对着干? 洪兰回答有两个原因:一是被吼时,孩子的大脑释放的生化物质就会形成“战斗”“逃跑”“打架”的感知,让孩子做岀此类反应,表现得很叛逆; 二是因为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当孩子经常被高分贝的训斥、吼叫刺激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 所以,教育孩子的音量,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 正如教育家尹建莉指出的: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孩子变得听话,却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低声教育,更能让孩子配合 记得我坐飞机去外地出差,在广州的白云机场让我遇到了印象深刻的一对母子。 有一个小男孩,大概5岁的样子,可能很少坐飞机的原因,在飞机起飞之后,那孩子趴在窗边头靠着窗户,然后突然大声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我好开心呀!” 还没说完,他妈妈立刻用手捂住他的嘴,然后伸出食指放在嘴边说:“宝贝,安静!” 后面具体说什么我都听不清楚了,大概意思是让他不要这么大声说话。 然后男孩似乎点了点头,好好坐在椅子上之后,然后用手捂着他妈妈的耳朵说了什么。 妈妈跟他一起抬头往窗户外面看,然后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就笑了。 真想为这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喝彩,没有妈妈的抱怨,也没有孩子被训斥后委屈的哭声。 真想为这位妈妈点赞。让很多父母都头疼的事,在这位妈妈的低声教育下,现场氛围立刻变得温馨和谐。 父母的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 对于孩子来说,你大声吼他、训他,他未必听得进去。 相反,你轻声细语,温柔而坚定,他反而更加集中注意力听你说了什么。 正如教育学博士钱志亮icon所说:“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就越认真,教育效果也就会越好。” 孩子做事让父母上火,怎么办? 1、学会倾听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妈妈做了个小手术,被医生要求至少10天不要说话。 儿子放学后,一脸不高兴,喋喋不休地说:“我太讨厌我们的老师了,我再也不想上学了。” 妈妈刚想教训儿子几句,但想到医生话立马闭嘴了。 儿子接着说:“妈妈,今天老师说我的作业是抄同桌的,其实真的没有,为什么我的努力和进步,老师都看不见……” 说着说着,竟然难过得哭了起来。 妈妈只是轻轻地抱了抱儿子,摸了摸他的头表示安慰。 最后,儿子慢慢安静下来,还表达对妈妈理解自己的感谢,表示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 很多时候,父母总以为自己爱孩子,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情。 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陪伴,是停下脚步好好听听心里的话。 2、让孩子体验后果 看过一个小视频,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十分淘气,他喜欢在家里爬上爬下,还试图爬到桌子上,想要跳下来。 爸爸为了让儿子明白从高处跳下的危害,他拿出一颗鸡蛋,当着儿子的面把鸡蛋扔在地上。 看着摔碎的鸡蛋,儿子哭着说,自己再也不敢了。 父母让孩子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孩子自然会管住自己,无需大声威胁。 3、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网上有个叫轩轩的14岁小男孩,他从小是个自闭症患者。 爸爸对他极其耐心和温柔,轩轩慢慢地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甚至比其他孩子做的还要好。 细心的父亲还发现,他非常热爱音乐。就努力培养他音乐方面的才能。 在爸爸的耐心教导下,一段时间后,当这个孩子手指触碰到琴键,优美的音乐就会从他的指尖缓缓流淌。 轩轩的脸上会情不自禁的漾起笑意,有网友说,自闭症让孩子的音乐成就更加卓著。 有时,我们看到的缺点可能并不是缺点,我们以为的优秀也可能并不优秀。 只有我们接纳孩子,才会看见孩子更多的可能;耐心一点,也许会听见孩子更多的心声。 看过一段话: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 孩子只是你的投射,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他自然会变好。 就像《魔法亲亲》那本书里的一样,”知道妈妈对自己的爱,知道偶尔的不快会过去,爱意会充盈全身,不恐惧担心,短暂的风雨会过去,很快就会雨过天晴。 对孩子温柔以待,低声说话,是父母给孩子一生中珍贵的礼物。 让孩子被爱包围,再用爱笼罩他人,让他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也有敢爱拥有爱的底气。
# r& N- p6 X& g |# b
; K) s8 L8 ^; W5 P+ C
5 m0 Y; p" M" |4 f; J2 Y1 c2 L) v8 J% n( n7 i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