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二季度的到来,很多有房人和无房人都表示不淡定。无房人在犹豫什么时候才是购房时机,有房人担心如果房市继续下跌,那么手中的房子或继续贬值缩水。 下边这2个例子,或许是2022年以来,比较常见的情况了: 1、有人买房30天贬值40万。 朋友李威(化名)是一位五星级酒店的厨师,这个酒店位于新一线城市武汉。其实李威籍贯并不属于武汉,而是江苏,由于学习成绩不佳,所以高中之后读了一所技校,技校毕业之后,就跟着朋友到沿海城市打工,技校学习的是厨师烹饪,从配菜开始,李威默默努力,经过长达7年的磨砺,终于从洗菜工当成了一名厨师,厨艺也见长。 随着厨师烹饪技能的提高,自己的工资也日益提升,从当初的20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5万元。2年前,李威经过多次跳槽之后,终于攀爬到了一家当地的五星级酒店做大厨师,月入1.5万,这让李威看到了成家立业的新希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腰包鼓了之后,介绍相亲的人成群结队,几经折腾之后,李威终于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除了结婚,2021年6月份,他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总价值145万元,首付款30%,贷款达到70%,然而就在签订购房合同30天之后(这时按揭贷款还在审核中),老李发现,这家楼盘竟然打折了,按照新的价格显示,自己同户型、同楼层一模一样的房子,价格降低至105万元,这也就是说,老李在短短30天的时间里,房子还没拿到手,就已经缩水了接近40万元。 像老李的情况似乎还有很多,天津、郑州、合肥、石家庄等城市不少楼盘在2021年下半年都出现了“因为降价过度导致维权”的情况出现。 2、还有人手握3套房卖不掉,房子或迎“萝卜价”? 来自合肥的网友老张,自从2017年之后,就表现的不淡定,在2014年至2017年这几年时间里,合肥被称之为“霸都”,除了GDP增长让人羡慕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事,房地产的价格增幅同样让人为之惊叹,笔者还记得在2013年前后,北区的房子均价才3000多元,然而到了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1.2万元左右。虚高还是真实?至少到2021年这个价位从来没有下滑过。 老张这次买房属于“判断失误”,他相信了“南有滨湖,北有北城”的说法,真的以为北部城市会快速被撤县划区、引入重工业或者高新产业。于是在这里以1.2万元的单价入手了3套房产。然而4年过去了,这3套房子价格纹丝未动。老张预测,短期内这3套房子还有下行空间。 一方面,有人买房30天贬值40万,还有人手握3套房卖不掉,或迎“萝卜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新楼盘不断折价销售、二手房也难以转手呢?指闻君认为,3大因素提前看看! 第一、房子已经超过需求。对于住房过剩这一点,多位房地产大佬给出了高度一致的意见,例如王健林曾经说到,你去看看各个城市里有多少房子,将来房子涨跌还用说吗?王健林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城市住房库存高于需求,所以房子价格难涨;另外王石也直言,当前是一个流动性的社会,买房很容易把人固定住,而且王石认为在住房过剩的情况下,年轻人不买房,也可以从父母们那里继承来多套房产。 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中国住房报告》给出研究结论,城镇的存量商品房住宅数量高达3.11亿套,房子数量多于需求,户均房产达到1.1套以上,结论显而易见。以此同时,还有房产学者研究指出,除了商品房外,小产权房、集体房产、宅基地房的数量更庞大,总量在商品房的4倍以上,足够30亿人居住还绰绰有余。 第二、高层新规,切断了楼市的稻草。任何行业,一旦和金融深度绑定,那么就必然会产生泡沫化的可能性。黄奇帆说过,要想抑制房地产的高价格,解决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今后要禁止房企继续背着银行买地皮,黄奇帆认为,只要拒绝给房企贷款融资,那么房地产的高热自然消退。 指闻君认为,黄奇帆的观点是正确的。经过20年的发展,房地产整个生态链都充满了“金融化”的味道,开发商买地皮的钱90%来自银行贷款;开发商建房子的钱90%来自银行贷款,购房者买房子的钱70%来自银行贷款。房企在这个环节中,只是充当了钱的搬用工角色,整个房产开发、销售生态链中,资金70%由银行维系。一旦银行退出,那么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 2020年至2021年,央爸连续两次加码“收紧房地产贷款”,三根红线之后,双上限袭来,直接切断了楼市的稻草。 第三、城镇化已达60%,对房地产驱动减弱。北师大教授董藩、中国城镇研究专家李铁等人认为,城市化是房地产发展的基石,北师大教授董藩说,未来城市化还有15年的红利期,将有4亿农村人进入城市,所以董藩、李铁等才认为,房产价格继续上行依然是必然的趋势,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样的大城市,涨到80万元/平米是可能的。 有一点必须承认,过去的20年里,城市化确实为城市房产带来了很多购房需求。但是未来真的还如董藩教授所说,还会持续推动房产价格上浮吗?指闻君认为不会,首先城市化已经达到了63%,距离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水平只有10多个百分点了,今后趋势会减弱,所以对房产的促进作用自然削减。 9 W) |- [; s; Y( O
0 h, A3 c! C; W/ y0 o2 B
1 I& P7 t# L1 n3 r5 U7 O
. B7 [; l! M; m3 r; E8 [. Y2 U2 a* ?$ R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