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过一句话: 如果一个女人突然爱发朋友圈了,那她一定是生娃了。 如果一个女人突然不爱发朋友圈了,那她一定是娃上小学了。 在孩子的成长这块,家长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从天堂跌落人间,再低到尘埃中。 以前觉得娃简直就是天才,将来清华北大肯定跑不了。 后来发现虽不是天才,但还是很聪明的985、211应该也没问题。 现在才发现他智商下降的太快,能否顺利考上大学都得两说了。 抛去亲妈滤镜逐渐崩塌,孩子的智力真的会越来越低吗? 很遗憾,答案是会的。 很多科学研究证明,虽然孩子的智商主要靠遗传决定,但在养育过程中一些事情确实会导致孩子在某些方面智商下降,也就是“变笨”。 01 情绪因素会限制智力发育 蒙特利尔大学曾开展研究发现:“苛刻的养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大脑结构的改变。 什么是苛责式养育? 除了打骂、评判、体罚、大吼大叫等,还有一些更为隐性,不易被人察觉的形式,如:管得太多、要求太多、要求太严格。 不得不承认,比起父辈,这代父母棍棒式教育少了许多,但我们的“苛刻”变得更隐性且更密集了。 现代的孩子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资源,但也受着我们无法想到的约束。 我们小时候从没因不爱刷牙、不收玩具、学习/上兴趣班不认真而天天挨训,因为没人在意你刷不刷牙,也压根没几个玩具,忙于生计的父母也没空天天陪着你写作业练琴。。 但现在孩子不同,因为父母的文化、素质等方方面面水平提高,所以对孩子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且事无巨细: 学习:“手型塌了”、“笔拿错了”、“颜色弄桌子上了”、“房子画歪了” 生活:“该起床了”、“芒果都弄衣服上了”、“别挑三拣四赶紧吃”;“玩具又弄的满屋子都是”;“你又看(电视)起来没完没了是吧?” 社交:“别人跟你打招呼怎么不理?”、“你那么多饼干为什么不分给小朋友一个?”、“别人不爱带你下回别上赶着”。 细细回想孩子从早到晚的每一天,难道不是一副细思极恐的画面吗?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需要退回到小时侯,只是很多时候“隐形的苛刻”也是苛刻,甚至因为隐秘,更加肆无忌惮。 我们总是忍不住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孩子可以做得够好,至少比当下好一些,至少比曾经的自己强一些。 所以,我们看不得孩子犯错、不认真,忍不住反复地去“纠正”他。 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很多本该是孩子通过自身智力解决的事情,转变成了情绪问题。 而情绪是如何限制智力的呢?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新皮层,在大脑偏上部分,主要负责计划决策、理智思考、控制情绪等,可以理解为理智脑。 第二部分叫杏仁核(边缘系统),负责管理我们的情绪,比如,愤怒、恐惧等,可以理解为情绪脑。 第三部分是爬行脑,负责本能的攻击或自我保护,可以看作本能脑。 当孩子情绪平稳、心情不错的时候,他的理智脑启动得频繁且迅速,这是孩子智力思考的过程。 比如一个正在剥芒果、弹琴、写作业、观察陌生人的孩子。 但当我们忍不住插手干预,提出种种要求,甚至不满时: 阅读录视频时,你能不能站直些; 学琴时,你这个指法不对,重来; 你能不能认真点,一道简单的题,怎么做了十几遍还是不对。 情绪脑被启动,孩子开始变得烦躁、焦虑、害怕,而此时的理智脑则被限制,反应越来越慢。 当家长开始发火、吼叫: 怎么回事,说了多少遍了,还错! 我看你就是脑子没在这儿。 这下完了,暴风雨来了,孩子自保的本能脑直接启动,最上层的理智脑则几乎停止运转,孩子的大脑整个呆住了,全是恐惧、害怕和冲动在起作用。 他不会再思考,而是本能的想要攻击:要么跟父母顶嘴、吼叫,要么本能的自我保护,屏蔽掉父母的攻击。 本把该用大量时间来开展的智力活动,都花在了解决焦虑、害怕、担心、忐忑等情绪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情绪脑一直活跃,而理智脑却在睡觉。 一直和情绪纠缠的孩子,又哪有机会和时间去发展智力呢? 而且,闹心的一个事实是,孩子的哪层大脑被启动的越多,他的哪层大脑就会越来越容易被启动,而另外的区域就会被限制发展。 所以,如果你也有孩子越来越“笨”的感觉,一定要警惕,是不是自己干预的太多,破坏了孩子智力发育的过程。 与其苛求孩子做得越来越好,不如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给孩子一个机会可以按着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过程也许不一定美好,甚至是惊心动魄,但最终的结局一定会出乎你的意料。 02 身体上的外在因素也不能忽略 除了情绪方面但限制,还有很多外在因素也会阻碍孩子智力发展。 01 缺碘 在众多营养元素中,碘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非常重要。 现如今,碘缺乏仍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导致幼儿可避免智力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证明,即使只有轻微的碘缺乏,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因此,日常生活一定要注重使用含碘盐,多吃富含碘的食物,膳食均衡。 02 铅超标 还有一种元素被称为儿童智力发育“第一杀手”——铅。 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发现,当儿童体内的铅超过100μg/L时,就表明铅超标,会对脑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而幼儿特别容易受到铅中毒的影响,尤其是3岁之前,吸收铅的速度是成人的4-5倍,但排泄铅的能力却是成人的1/17,铅滞留时间是成人的5-8倍。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铅中毒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生活中容易存在铅的地方: 像膨化食品、爆米花、松花蛋、用锡焊的铁皮罐头或饮料等均是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儿童应该少吃,最好不吃; 劣质塑料、喷漆玩具、不合格的蜡笔、油画棒、铅笔和盗版书等; 二手烟,研究表明,对比吸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和无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前者患铅中毒的比例比后者要高出10倍以上。 铅是一种累积性毒物,只要身体里有铅,就对身体和大脑有伤害,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因此,对于孩子经常吃的或入口的物品一定要谨慎,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多吃一些可以帮助排铅的食物(奶制品、海产品、维生素)等。 03 汞超标 汞和铅一样,都是人体代谢困难且非常损伤孩子智力的重金属元素。 研究表明,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汞的浓度上一个等级,孩子的智商就会下降一个等级。 而孩子生活中接触到汞主要在这三个方面: 1.吃鱼 都说吃鱼能变聪明,但是吃不对,也有可能对孩子健康造成危害。 因为汞是一种在环境中自然产生的元素,存在于海洋、湖泊、溪流中。 所以几乎所有的鱼,是的,几乎所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汞。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联合环境保护署发布的鱼类消费建议中提到,对于野生、生长周期长、体积较大的鱼,体内汞含量较高,应避免食用。 这些鱼一次都不建议吃: 哪些鱼是适合孩子吃的呢? 三文鱼、鳟鱼、鳕鱼、龙利鱼、鲈鱼、罗非鱼、沙丁鱼、鲶鱼、鱿鱼、螃蟹、虾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买到并且含汞量低的品种。 除了种类,还有鱼的鱼胆和鱼脑,也不建议吃的。 鱼脑是鱼身上汞含量最高的位置,而鱼胆一般都有毒,所以都不建议吃。 关于吃鱼,可以看这篇《没查过真不知道,给娃吃鱼补DHA居然有这么多误区!怎么选、吃多少,你做对了吗?》 2.医用品 还有就是家中常备的物品也容易导致汞中毒。 比如水银体温计: 如果不小心摔碎处理不当,是很危险的。 具体应急处理方法看这篇:《最准的水银体温计将被全面禁产,以后给娃量体温你用啥?》 红药水: 这可是家中外伤必备品,儿时记忆,孩子有了磕碰、擦伤,都会用它们来消毒外用。 但你知道吗,其实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汞。直接接触皮肤上会被身体吸收,长期使用也是存在汞中毒的风险。 所以,如果家里有也别给孩子用了,对于一般的轻微外伤用生理盐水清洗即可。 还有避免长期给孩子使用含汞的中药或中成药,比如材料中有朱砂、雄黄、红粉等。 3.孩子接触物品 像是生活中一些劣质的玩具,喷漆、涂层的玩具等,还有孩子们都超级喜欢的贴纸,尤其是那种颜色鲜艳,直接贴在皮肤上的,一定要警惕,不仅刺激孩子皮肤,还很可能有重金属(汞)。 C妈说: 提高孩子智商很难,但让一个孩子变笨却非常容易,甚至是在我们无意识下就阻碍了孩子智力发育。 看完是不是觉得作为父母太难了,不仅要警惕生活中潜在的危险,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得不够,恰恰是做得太多。 养孩子如其所是,使其成长。 当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不如给孩子一个机会,把成长交回孩子自己,孩子自然会给你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T$ v: c/ f0 h0 c" b9 j3 e1 ~+ h" s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