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可可妈送娃去幼儿园时,看到有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又哭又闹,死活不愿意进园。 我们到底是该扭头就离开,还是哄好才走呢? 认真看完以下5点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点,好好安抚孩子情绪。 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哭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不少父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安抚和引导,而是先去制止孩子哭这个行为。 孩子哭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你强烈地去阻止,你的行为就变成一件坏事了。 因为孩子哭,可以把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很多孩子哭完也就没事了,但如果被强行制止了,孩子的情绪就被长时间埋在心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害处。 所以,我们应该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抱抱孩子。 可以跟孩子说,宝贝,妈妈知道你不想跟我分开,我也不想跟你分开,但你上学就像妈妈上班一样,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下午我会准时来接你哦。 你这样一个拥抱、一个安抚、一句话,孩子的情绪就抽走一小半,那么孩子就会在你的理解和接纳他哭闹情绪之后,逐渐地平复下来。 第二点,送到门口放心离开。 如果此时门口已经有老师在等待接小孩了,并且老师明确地说,你放心吧,交给我们就好了。这时候,家长要坚定地离开。 温柔而坚定,是父母最应该把握的原则。因为刚才安抚已经温柔了,这时候就需要坚定了。 很多时候,是少数父母没有理清自己的情绪,自己在幼儿园门口一直不走,舍不得孩子,有的妈妈甚至看到孩子哭得那么伤心,自己眼里噙着泪水,这时会感染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更伤心难过。 家长要想想,我们送孩子来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给孩子一个练习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吗? 所以啊,到校门口后,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坚定的转身离去,大人不要有任何的情绪波动,慢慢的孩子就会接受现实。 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就是咱们家长逐渐退出的过程吗? 这里讲一个小技巧,在送入园的时候,可以让关系一般的人送,这样孩子分别情绪会稍好点,而下午去接就换更加亲密的人,这样就能开开心心地放学,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 第三点,准备小东西类似依恋物。 为了让孩子更好更快适应幼儿园,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东西,类似依恋物,或者说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纽带,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比如,我们可以在孩子的书包、被子或者水壶上,贴一个卡通标签,是孩子喜欢的,诸如小猪佩奇、彩虹轻骑队、宝宝巴士等卡通人物,或者是孩子喜欢的发卡、小挂饰等等都可以,以此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给孩子带这些东西的同时,要跟孩子说好,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摸一摸水壶上的卡通人物或者小挂饰,爸爸妈妈就能感应得到,因为他们是父母派去保护你的小天使。 让孩子把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寄托在小饰品上面,爸爸妈妈是能感受到的。 这样,其实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念,父母可能不在你的身边陪着你,但是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以及对你的关注和关心,会永远陪着你,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 第四点,入园前不过度美化幼儿园。 这里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园前,不过度美化幼儿园。不要为了哄孩子去幼儿园,就拼命描述幼儿园有多好,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小朋友。 而在幼儿园,在有的小朋友视角来看,在幼儿园没有人跟我玩,这些玩具也不是我想玩儿就能玩儿的,感受到却是陌生和失落,会觉得跟父母讲的不一样,爸爸妈妈是骗人的,反差会更大。 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孩子客观地描述了幼儿园里将会发生的事情,比如陪着孩子去看一些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幼儿园场景的一些绘本,包括好玩的部分,以及他可能遇到的挑战。 当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认知,才会发现有这些问题的不止是我一个人,大家都是一样面对的时候,孩子的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会慢慢地疏解开来。 第五点,提前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最后一点,就是要提前在家培养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 有的孩子哭闹,是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来应付在幼儿园马上要发生的事。 比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脱衣服等等,有的是看到别的孩子会,自己不会,就很焦虑,有的是甚至都不敢跟老师说,寻求老师的帮助。 因此,父母们在家,要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会孩子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穿衣服,自己脱鞋。 当孩子生活能基本自理后,可能他就不再害怕了,因为这些在幼儿园需要经历的事,全部都是他会的,而且也是他擅长的,在他的控制和能力范围内,孩子就不会那么拒绝上幼儿园了,甚至他的自理能力比同龄人强,还能找到优越感,会喜欢上幼儿园的环境。 ! b5 Q/ }" j1 i7 p/ M- Y) N
, A; r& j7 v2 A- i2 j
- [# d+ R/ p! n, m. L6 J% q
' h% c( G% `7 W& x& X
& D! x* s6 i6 q+ E
# N& u1 n% g; \8 {: _- @
, } v3 t) F9 g) \7 o2 m
8 h3 k2 }( n0 k/ N) t. \
1 h. O# r2 ]6 x8 t |
南通0 |